哲蚌寺
哲蚌寺是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又叫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处,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文化
整体布局
哲蚌寺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树木和灌木覆盖着,前临拉萨河及开阔的谷地平川,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佛殿经堂、扎仓僧舍,群楼耸立,层次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其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四大扎仓及康村、僧舍等,各个建筑单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大殿和主要经堂均覆以金顶,加有法轮、宝幢等装饰,多姿多彩的装饰与高耸林立的殿堂楼宇交相辉映,巧妙地形成藏传佛教寺院奇特庄严且富丽堂皇的景象,其内部基本分为三个地平层,即院落地平、经堂地平和佛殿地平,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步升高的格局。
建筑结构
哲蚌寺建筑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它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的格局,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其中规模宏大、雄奇庄严的措钦大殿,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阳扎仓,粗厚古朴;布局严密的阿马巴扎仓,高耸森严;富丽常皇的甘丹颇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它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顶、法轮、宝幢、八宝等佛教题材加以装饰,增强了佛教的庄严气氛,使建筑整体上显得更加宏伟壮观。
历史
历史沿革
哲蚌寺是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是在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绛央曲杰扎西班丹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它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公元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寺院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阿巴四大札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最盛时有僧众近万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
1951年后,政府非常重视哲蚌寺的维修和文物抢救工作。
1959年民主改革后,彻底废除了它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还寺庙为广大僧俗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文物保护
1962年,哲蚌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哲蚌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强巴通真殿
强巴通真殿位于措钦大殿三楼西北侧,规模不大却因主供弥勒八岁等身像而著称。殿门上还悬挂着一块汉文横匾,上写:“穆隆元善”,匾上刻有椭圆形篆字图章一枚,文为“大清道光丙午年孟秋印”;后有图章两枚,一枚刻着“铁穆氏”三个字,另一枚刻着“琦善之印”四字。殿内还供有该寺的镇寺之宝——白色海螺。
措钦大殿
措钦大殿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措钦大殿位于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积近4500平方米。措钦大殿前有石铺广场,面积200平方米,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措钦大殿的经堂规模宏大,有房221间,有柱183根,面积约1800平方米。其中心升起一层构成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高敞天窗。它的经堂雕梁画栋,依柱是悬幢,帏幔交织、五光十色,加上后面醒醒目的鎏金铜像、盏盏长明油灯,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它堂内供奉的佛像造型精美生动,特别是正中的广殊菩萨及大白伞盖佛母,高大而精致,佛像的背光、周围的边饰和雕兽造型生动,是罕见的精美艺术佳作。
甘丹颇章
甘丹颇章为极乐宫,建于公元1530年,由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时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在这里居住过并历任该寺赤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因政务在该颇章(颇章意为宫殿)处理,故名甘丹颇章政权,甘丹颇章遂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中心,后来五世达赖迁往布达拉宫处理政务。
辩经场
哲蚌寺院的四周没有草木,都是砂石荒山,寺内却有几处树木繁盛的院场,这便是辩经场。每个札仓(即僧院)都有两个这样的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辩经的时候喇嘛依次就坐,原则上全寺喇嘛都可辩经,但实际上能够凭着足够佛学知识而登上辩经台的,只有少数能够逐级在札仓和全院性的大辩论中获胜,最终取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的喇嘛。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3月-10月
用时推荐
2-3小时
营业时间
9:00-16:00(周一至周日)
占地面积
约20万平方米
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北京西路276号
交通
建议自驾,从拉萨市出发,全程17.9公里,途经吉拉路、麻迦曲童路,再向当巴路行驶2.6公里,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50元/人(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联系方式
0891-686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