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源街道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有沙河源头而得名沙河源街道。
2021年10月,沙河源街道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摄影)。
2021年7月,沙河源街道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摄影)。
沙河源街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北大门,府河上游、沙河源头,毗邻成都火车北站,与新都区、成华区、郫县交界,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1个社区(其中9个涉农社区),74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3.7万人。 街道一角
街道前身为洞子口乡,于2004年1月撤乡建街。街道下设8个村1个联社,75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有正住人口37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0余人,劳动力10800人,暂住人口110000余人,全街道产业结构呈“三二一”布局。2003年街道实现财政收入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4620元。招商引资达2.5亿元。古柏村、新桥村为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村。2007年11月调整街道组建后,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不破村、不破组”原则,再次调整扩大街道管辖范围,幅员面积由13.54平方公里增加至16.43平方公里,其中辖区14.8平方公里、西华大学1.63平方公里,街道地处府河上游,南与金泉街道交界、北以府河为界、东以三环路为界、西与郫县接壤,辖社区10个(涉农社区9个、西华大学社区1个),居民小组79个,常住人口47 166人,其中本辖区20 460人、西华大学师生26 706人。沙河源街道按照金牛区委、区政府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结合区情实际提出的“三个全面接轨”的工作思路,大力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促进农村建设管理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促进农民组织管理和社会保障与中心城市全面接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沙河源街道正在脱胎换骨,开始新的跨越。
-城镇整治
沙河源街道由于地处沙河源头,直接承担了沙河金牛段大量的拆迁和安置工作。截至2003年底,实施了对高笋塘平安桥以上至洞子口水闸沿线的拆迁,共计完成沙河整治红线范围内拆迁 拆迁户数1394户,房屋拆迁面积44.93万平方米,补偿金额3434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拆迁1247户,面积为14.9万平方米,企业事业单位157户,面积30万平方米。按照市、区的要求,沙河源街道结合沙河整治,重点对沙河源头的凤凰河、杨泗堰以及府河、南堰河、金牛五斗渠、金牛六斗渠、茅草堰、黉门堰等8条河道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办法实施整治,清理直排式厕所21户,打捞漂浮物38吨,疏淘河道55482.5米,清除淤泥16097立方米,新增河岸绿化面积5500平方米,修复河堤4542米,清理排污口1处,增埋污雨水管道59处,新增垃圾池4座,凤凰河得到实质性改善。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污染治理。该街道新、改、扩建项目报审率达到100%,严格执行“三同时”工作制度,控制新增污染源的产业,禁止新建“十五小”企业,对已存在的老企业,要求其进行技术改造,达到环境保护的排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限期搬迁。加强府河上游饮用水源的保护,截至目前,已迁、停、转有废气、废水、烟尘等污染源的作坊、企业近100家。
-经济发展
沙河源街道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总体布局要求,进一步发掘街道区 商贸市场位和生态优势。坚持第三产业“现代化”。即: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形成大商贸、大流通,构建全市物流配送产业的制高点。重点发展商贸大道北沿线区域的医药物流中心区,构建西部一流的医药物流基地和金府生产资料商贸区的金府板材城、金府家具城等精品市场区。坚持第二产业“高科化”,以现入住的国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为依托,以培植科技含量高、具规模、无污染的企业为重点,把工业做大、做优、做强。 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立足街道大市场、大商贸的比较优势,加快整合资源,着力引进一批大商贸企业;面向驻辖区省、市企业,多联系、多服务,采取改制、剥离等措施引进新企业、新项目;利用土地市场清理整顿的有利时机,整合土地资源,对安全、消防隐患多,污染环境、劳动纠纷不断的低档次、粗放用地微税企业,甚至无税作坊坚持腾笼换鸟,引进、培育一批税收稳定、厂区形象好的生产型企业,使街道财政税收继续保持全区前列。
-文化建设
沙河源街道积极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积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送文化下乡,举办创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在全辖区举办了全民健身路径比赛等等。古柏村乡村艺术团常年活动在街道社区、村组院落,这也是全省最早成立 摄影活动启动
的一支农民艺术家团体。以农民摄影艺术活动为代表,由街道一批摄影艺术爱好者发展起来的摄影队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当地农民摄影活动更加蓬勃开展,年年有展览、月月有活动,曾举办了全市性的农民摄影展、“先进文化之光”中国西部乡村摄影邀请展、“记录沙河”大型摄影活动启动仪式暨“沙河追梦”摄影展。街道摄影艺术爱好者组织成员来自机关干部、农民企业家、务工人员、学校师生等各方面。摄影爱好者队伍从80年代初的四五人发展到今天,已拥有摄影创作骨干30多人,活动参与者150多人,摄影爱好者近千人,全街道拥有不同档次相机的家庭占总数的80%以上。开展农民摄影艺术活动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是富裕起来的农民追求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具体要求,沙河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继续把发展农民摄影艺术事业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继续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保证农民摄影活动年年有展览、月月有活动,继续坚持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推进沙河源发展的新跨越。[1]
历史沿革:
街道前身为洞子口乡,于2004年1月撤乡建街。
2007年11月调整街道组建后,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不破村、不破组”原则,再次调整扩大街道管辖范围,幅员面积由13.54平方公里增加至16.43平方公里,其中辖区14.8平方公里、西华大学1.63平方公里,街道地处府河上游,南与金泉街道交界、北以府河为界、东以三环路为界、西与郫县接壤,辖社区10个(涉农社区9个、西华大学社区1个),居民小组79个,常住人口47166人,其中本辖区20460人、西华大学师生267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