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聚焦丨处于商业化初期的北斗应用,该往哪走?

共 203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0-11-26 02:53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部署工作完成,北斗系统开启了全球服务的时代,同时也给下游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热度来看,尽管目前还处于北斗应用的商业化初期,但在智能穿戴、无人驾驶等领域已有需求爆发的可能。在日前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业内人士对北斗导航下游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01


北斗背后的商业机会

北斗技术可以撬动巨大的产业,而北斗的产业化则是可以撬动万亿级大市场。


随着北斗系统的陆续开通,各企业基于北斗系统的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等进行了多次的优化与创新,并在年会上进行了发布和展示:

  • 千寻位置最新发布的时空智能操作系统“昆仑镜”,能够快速实现北斗系统与终端应用的连接,降低北斗高精度应用门槛;

  • 海格通信所发布的“海豚三号”基带芯片和北斗三号RX系列射频芯片则是支持北斗三号RNSS/RDSS双模应用的芯片及模块;

  • 北斗星通发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统全频厘米级高精度GNSS芯片—和芯星云NebulasⅣ。




 


目前,这些产品及系统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包括交通运输、农业渔业、通讯系统、救灾减灾等等。而当下比较火热的无人机、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都会是非常大的市场。

 

11月24日,海格通信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北斗系统在道路运输领域应用开展深度合作。这是北斗三号系统首次在运输领域的验证应用。

 

从总体来看,根据此前的规划,中国将在2035年前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接下来的5-10年,综合PNT将会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02


两大关键点:需求爆发与政策引导

虽然当下北斗在各场景下的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客观来说,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与产业化依旧相对小众,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程度。要想推动北斗的快速商业化,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刺激需求的爆发以及政策的引导推动技术与应用更好地结合。

 


以交通领域为例,自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关于交通强国的政策,北斗作为重大时空基础设施,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全国大部分公里运输的车辆,海上运输的船只以及集装箱,都在北斗应用终端、北斗系统运营以及增值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内,政策的引导让北斗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除了政策引导,北斗为手机、汽车、共享单车等各类的智能终端提供的高精度时空智能服务,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激发着用户进一步的需求。再加上北斗与5G、AI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北斗的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正在快速展开。

 

03


北斗产业链集群备受关注

“各行各业都要有北斗,这是时间和空间的产品。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表示,北斗第一个方向是大众化产品,比如穿戴电子产品,再者就是汽车导航。刘经南提到,北斗还能和大健康产业结合,比如结合手机的智能穿戴设备,检测老人、小孩的健康状态。

 

中国航天科工原总经理夏国洪谈到,“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把万物时空信息,身份特征参数联系起来。再比如大范围进行指挥调度控制,把北斗和其他产业融合一起,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夏国洪表示,未来发展北斗产业,要抓大企业,特别是在全国、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产业链集群引导。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原总工程师蔡兰波则认为,这几年的北斗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比如芯片、天线等核心产业,“它们非常成功(地)走出一轮中国特色的摩尔定律和学习曲线。在这个领域正在向中国智造迈进。他提到,北斗产业融合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产业生态,这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

 

尽管北斗产业的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雷开平就谈到北斗方面的问题:

  • 资源力量统筹整合不够、空间地理信息融合不够、大众感知度不够高。这体现在北斗导航与高分、卫通、地信等数据信息未有效融合,北斗时空大数据的作用和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 四川缺少“杀手级”应用场景及较强带动作用的商业模式,高精度导航等尚未全面进入大众出行领域。

 


实际上,各地已经注意对北斗产业的集群规划。以东道主成都市为例,此前成都市提出了2030年要实现相关产业营收规模3000亿元。其中上游火箭、卫星研制及发射180亿元,中游芯片零部件和终端集成420亿元,下游应用服务600亿元,衍生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800元。

 

此外,成都还将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其中规模超百亿元龙头企业1~2家,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3~5家,超亿元的企业上百家,孵化培养高科技上市企业。

 

可以说,北斗导航具备了全球服务能力,市场格局将打开,未来相关产业及应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行业动态资讯



浏览 3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