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
地名由来:原名附城区(2000年改今名),处在市中心东部得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东城街道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东城街道人口数量为59.72万人,位列东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2017年9月,广东省林业厅认定东城街道为2017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东城区原名附城区(2000年改今名),是市区四个区之一,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多,外来人口28万多。处于穗深经济走廊的黄金段,地理位置优越,接广深、莞深高速公路,靠京九、广九铁路,莞龙、莞长、莞樟及市区多条城市道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城区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优势,以“开拓、创新、团结、诚信、务实”的东莞精神,成功走出一条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之路,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近两年,东城区围绕建设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投入近15亿元,建成了东城文化广场、御景湾洒店、行政办事中心及教育设施工程等十大城市形象工程项目。规划开发同沙生态旅游区、城市道路改造、城市主要街道两旁景观装饰、建设旗峰公园及榴花公园第二期工程、汽车展销一条街、东城污水处理厂及东城高级中学、新东城小学、东泰小学等新的十大重点工程项目。
城市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东城区现有企业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600家,与香港、台湾、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商业贸易活跃,区内形成了花园新村、岗贝及红荔路商业街等商业旺地,建成了花卉、三鸟、鞋业、装饰等一大批专业市场,法国大型超市家乐福、日资吉之岛百货也落户东城区。
榴花公园
榴花公园占地面积31.5公顷,位于东城、石龙、石碣之间,莞龙公路与莞碣公路的交汇点的铜岭。公园南面与莞龙路相接,西面是铜岭山,山顶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榴花塔,北面有抗日纪念亭。是一个集休闲
榴花塔
榴花塔在附城铜岭,在主要的公路旁边,十分醒目。据说它是明朝万历年间当地人袁昌祚、袁应文所建,他们是当时的解元,也就是科举当地第一名,象唐伯虎那样有名的人物,而且后来也上京考中了进士。他们当时
袁振英故居
袁振英故居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GPS坐标:北纬23°0257.3,东经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笔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
榴花抗日纪念亭
榴花抗日纪念亭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峡口村铜岭山北面。东莞市政府于1997年7月出资修建。1998年10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榴花抗日纪念亭落成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标:北纬23°0250.6,东经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根据形势的需要,东(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袁泽光(温塘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里,GPS坐标:北纬23°0259.8,东经113°4949.5,海拔高程34米。194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