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王山

联合创作 · 2023-08-06 01:18

僰王山又名博望山,是古僰民族最重要的繁衍生息地之一,古名纶缚大囤、石头大寨,宋徽宗政和七年赐名为僰王山。其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境内,属喀斯特地型省级风景名胜区。山林植被葱翠,均海茫茫,清幽静雅。山门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字熔宙冶,浑然天成。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僰王山干地凸几,四壁绝崖凌空,主峰黑帽顶高耸入云,海拔达1180米。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僰王山自古即为名山。昔名石头大寨、轮缚大囤, 又名南寿山。自宋代起,这里便是都掌族(即僰族)的生息之地。县志载: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五斗夷(僰人一支)以此山为据点。起兵造反,故而博望山又名僰王山。至今山上还保存着僰人所建大、小寨门、古城墙、古城堡等战场遗迹。2000年2月,僰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僰王山园区。

主要景点

景区山门

僰王山景区山门是僰王山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山门长四十八米,高十一点八米,分别喻含僰王山主峰黑帽顶的周长四点八公里和海拔高度一千一百八十米。山门依山就势而建,表面采用塑石工艺,形象刻画出僰王山几百万年前古生代志留纪所造就的奇异千层岩型和险峻嵯峨的奇峰异石;史料记载:僰人,古称濮、蛮、都老等,已消亡。僰居石屋,多依山临崖,厚而固,可防兽扰和御外侵。在山门顶部,按相关记载根据僰人生活习惯和居住习俗仿建了一间石屋,是古僰民族的一种文化再现。山门整个建筑风格苍劲古朴,大气凛然,与青山绿水遥相应缀,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僰王山的奇异山水风格和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

世界地质公园副碑

僰王山园区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大园区之一,主碑建在兴文石海景区小岩湾园区入口处。此副碑是僰王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的标志,高5.9米。碑体基座岩以青褐色僰王山横平纹异石为材料,仿飞雾谷自然造型岩石雕砌,岩石上刻金色僰人岩画;基座设计即自然融合了本园区的特色,又体现了公园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碑体以天然红褐色砂石为材料,一正一倒的锥体结合设计,上扬的尖角象征着山峰,抽象体现了园区的“奇,险”特点;上部三角锥体镂空设计,孔洞造型为园区幽深而具有特色的溶洞洞口造型,作为世界独有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的体现。渐薄的溶化浮雕效果给人一种自然多变的美感,体现园区“幽、秀”特点;最上面镶嵌的是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碑体侧面,下部分雕刻园区简介,以仿竹纹为卷底,上部分渐尖的造型,刻上竹笋纹理浮雕,形似一株红褐色的竹笋,体现了园区竹海特色,也寓意着园区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节节高升。碑体四周地面铺装有僰人最崇拜图腾——铜鼓“太阳徽”造型,体现了浓郁的僰族文化。

僰王山园区博物馆

僰王山园区博物馆建于2006年,是僰王山地质科普和文化展现的集中场所。园区汇聚了峡谷、瀑布、湖泊、溶洞、古遗址和宗教寺庙等多种地质遗迹景观和以僰人遗迹等人文景观为依托,灵秀神秘,令人神往。博物馆内,陈列有地质标本、化石、古僰民族生产生活用具用品等,以实物、文字及图片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介绍和展示了僰王山园区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文化。

插旗山

进入山门前行数百米,公路右侧一锥形山峰拔地而起,满山山花烂漫翠竹葱葱,这山,就是有名的“插旗山”。插旗山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属僰人在僰王山据点的前沿阵地,也是平时僰人站岗望哨和有外敌侵扰时警戒报信之地。据讲当年居住在僰王山大寨小寨的僰人,轮流来此警戒望哨,当发现有敌情时,便会升起寨旗,点燃狼烟,敲击铜鼓,鸣奏号角,大寨小寨僰人便闻声倾巢而出组织防御。现插旗山顶仍留有当年安放旗杆的巨石孔洞和点放狼烟的古石灶台。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