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6-01-01 00:00

2016年是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实施“融郴达江、产业强县、幸福共享”三大战略,着力稳当前、谋长远、打基础、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3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7.5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33.94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48546元,增长10.1%。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0:48.3:38.7。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36.9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55%;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3.82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8%;失业人员再就业4501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5.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35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27人。大力实施“1172”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实现10578人脱贫、7个贫困村摘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25.5亿元、3.2亿元、14.6亿元、1.7亿元,分别增长9.5%、7.5%、-7.3%、5.5%。粮食种植面积54.7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53%;产量28.4万吨,下降1.62%。烤烟种植面积14.62千公顷,增长9.56%;产量3.24万吨,同比增长10.46%。油料种植面积9.2千公顷,增长1.03%;产量1.57万吨,增长4.7%。蔬菜种植面积15.03千公顷,增长3.2%;产量45.6万吨,增长2.44%。收购烟叶52.16万担,实现税收1.65亿元;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22万公顷,绝收面积0.53万公顷。全年出栏生猪98.39万头,下降2.14%;出栏牛1.46万头,增长1.39%;出栏羊6.37万头,增长0.99%;出笼家禽315.61万只,增长2.76%。水产品产量1.65万吨,增长1.54%。

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54.83亿元,增长36.39%,实现利润7.22亿元,增长38.67%,实缴税金1.15亿元,增长37.25%。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实现销售收入184.59亿元,增长40.87%,实现利润8.82亿元,增长45.21%,实缴税金1.39亿元,增长20.86%。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3.9亿元,增长20.86%,接待220万人次,增长13%。种粮专业大户489户。农民专业合作590个,增长31.4%;合作社成员7.85万户,增长26.7%。家庭农场480个。耕地流转面积19.98万亩,增长1.42%,耕地流转占承包耕地总面积比重33.38%。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931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91亿元,完成土石方903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0.24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68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9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0.7万千瓦,增长5%。

持续推进规范村民建房和农村环境整治,新建示范村45个,启动集中连片建房点89个,改造空心村51个,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着力完善基础设施,X055线、黎埠公路建成通车,衡武高速连接线、洋雷公路加快推进,桃源水库枢纽工程即将完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安全饮水达标人口77.6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57.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长24.2%,重工业下降1.3%;公有制经济7.0%,非公有制经济增长7.0%;大中型工业企业下降7.6%,小型企业增长13.4%;高技术行业增长21.0 %,高耗能行业增长3.0 %;采矿业下降17.5%,制造业增长8.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5.9%。制造业中,有色冶炼、化工、食品分别下降7.1%、增长6.2%、增长26.8%、。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79家,实现增加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原煤产量7.06万吨,同比下降13.18 %;铁矿石47.5万吨,同比下降50.4%;铅金属含量4.3万吨,与去年持平;锌金属含量4.0 万吨,同比下降2.4 %;硫铁矿(折含硫35%)3.3万吨,同比下降8.3 %;发电量8.59亿千瓦时,增长29.85 %;其中水力发电量3.19亿千瓦时,增长10.31%;风力发电5.39亿千瓦时,增长45.05%。水泥216.8万吨,增长20.1 %;铅9.8万吨,下降9.3%;白银72.9吨,下降17.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家,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9 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38.62亿元,同比下降36.8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0.88亿元,增长14.0 %。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 2.1亿元,下降5.8 %;制造业利润总额27.2亿元,增长13.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1.58亿元,增长35.1%。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9.89亿元,增长8.1%,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5.94万平方米,增长11.9%;其中新开工面积63.68万平方米,下降2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07万平方米,增长4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51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10个,已投产项目374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7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2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02个,完成投资314.6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0.9亿元,增长13.9%;第二产业投资104.9亿元,增长31.5%;第三产业投资185.9亿元,增长6.5%。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投资151.4亿元,增长65.3%;非公有制投资180.4亿元,下降10.5%。

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143.3亿元,增长12.3%。民生投资17.1亿元,下降25.2%。生态环保投资71.7亿元,增长7.4%。产业投资59.5亿元,增长20.3%。工业投资104.9亿元,增长31.5%。技术改造投资26.9亿元,下降39.9%。房地产开发投资14.4亿元,增长5.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9.4亿元,增长46.25%。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44亿元,增长5.4%;其中,住宅12.92亿元,增长27.7。商品房销售面积73.2万平方米,增长41.6%;销售金额22.40亿元,增长55.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7亿元,增长12.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2亿元 ,增长17.9%。限上企业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03亿元,增长2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19亿元,增长7.4%。限上企业按行业分:批发业8.34亿元,增长17.9%。零售业52.23亿元,增长15.4%。住宿业0.55亿元,增长31.9%。餐饮业6.1亿元,增长42.6%。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4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6.2%,日用品类增长56%,书报杂志类增长3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4.3%,汽车类增长21.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八大消费品中:食品上涨4.2%;烟酒及用品上涨1.0%;衣着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8%;交通和通信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3.8%;居住上涨1.3%。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1.1%。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0805万美元,其中出口6621万美元,进口4184万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273万美元,加工贸易出口3348万美元;一般贸易进口471万美元,加工贸易进口3713万美元。

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14236万美元,同比增长12.7%。新引进内资项目73个,实际到位内资39亿元,增长15.8%。外派劳务1005人,同比增长59.8%。从行业引资看,二产业引资29万元。合同利用外资14376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全年接待游客240.20万人次,增长11.3%;实现旅游总收入18.50亿元,增长12.90%。境外入境人数2.53万人,同比增长12.40%。。其中外国人0.44万人,增长16.44%;港、澳、台同胞2.08万人,同比增长11.2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1.0%。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25.44亿吨公里,增长2.9%。年末机动车保有量71639万辆,其中,汽车36046辆,摩托车34648辆,农用运输车923辆,挂车22辆。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63733万元,增长5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52万元,增长17.5%;电信业务总量13215万元,增长43.9%;移动业务总量32687万元,增长60%;联通业务总量17651万元,增长47%;铁通业务总量180万元,增长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万户,减少0.9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5.2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36万户,减少1.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0.5户/百人。互联网电脑6.7万户,增加1.0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4户/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25.85亿元,增长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99亿元,增长5.6%。按部门征管看:国税部门征收4.21亿,增长23.3%;地税部门征收8.25亿元,增长4.7%;财政部门征收13.39亿元,增长4.4%。上划中央收入3.45亿元,增长7.7%,上划省级收入1.41,增长34.5%。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34亿元,增长8.6%;非税收入13.65亿元,增长4.0%。总税收12.19亿元,增长10.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7.18%,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34.97%,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9.94亿元,比年初增加44.50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1.70亿元,新增20.31亿元,同比增长14.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1.25亿元,新增1.69亿元,同比增长4.3%;广义政府存款余额36.97亿元,新增22.52亿元,同比增长155.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3.27亿元,新增18.49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30亿元,比年初减少2.47亿元,同比下降13.2%;中长期贷款余额72.23亿元,比年初新增21.45亿元,同比增长29.7%。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5.86亿元,同比降低40.27%,不良贷款比率5.17%,减少5.23个百分点。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证券交易额113.6亿元,下降57.4%。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增长12.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4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73.85亿元,增长24.9%。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件;专利申请331件,增长19.9%;其中发明专利33件,增长32%;授权专利167件,下降22%;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件。年末有桂阳国家气象一般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0所,其中,新增1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2099万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3.83%,毕业生升学率97.2%。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34人,在校生3746人,毕业生924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39.1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91人次。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5.4万元,资助高校学生89人。普通高中招生3837人,在校生10431人,毕业生2764人。初中招生10884人,在校生31638人,毕业生10112人。普通小学招生12097人,在校生70917人,毕业生1083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5755人。特殊教育招生27人,在校生123人,毕业生0人。各类民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855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农家书屋504家,村组文化活动室368个,免费送戏下乡公益演出130余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档案馆1个。图书出版量1000册。已开放各类档案17万卷。电影下乡免费放映5880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0583万户,增长11%。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均达100%。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50个。其中:医院32个,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村卫生室548个。卫生机构院床位数3643张。卫生技术人员350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94人,注册护士121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3人。乡镇卫生院19个,乡镇卫生床数826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91人,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1所。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620个,其中体育馆5座,运动场28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6个。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8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6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8个。获得全国冠军3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批准建设用地164.9公顷,建设占用耕地52.2公顷,补充耕地1.08公顷。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建设规模303.38公顷。耕地面积6.6623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3233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1种。其中,能源矿1种,金属矿27种,非金属矿14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0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0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1个,完成资源整合的重重要矿种4种。

全县年平均气温18.6度,年日照时数1613.3时。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750.1毫米。全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650立方米。总用水量3.36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86立方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0.195亿立方米。

城镇污水处理率94.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4.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100%。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98.9%,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建成环境噪声点位达标率100%。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1993吨、 4374吨、1506吨和182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6%;单位规GDP能耗比上年降低0.593吨标准煤/万元。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61.57%;全县活立木蓄积 392.3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193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33.3公顷;完成荒地造林面积4059.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0000公顷;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3%;。

当年交通事故死亡7人,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0.0981人;当年火灾事故死亡0人,万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0人;当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44人;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年报告发生数为0起。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91.53万人(按省市统计局每年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核定),常住人口71.56万人(同上),人口出生率为11.72‰,死亡率4.13‰,自然增长率为7.59‰。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2396人,发放奖励扶助金345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253人,发放扶助金214万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43元,同比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18612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7902元,转移性收入1209元,财产性收入18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7元,同比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4060元,家庭经营可支配收入9979元,转移性可支配收入2489元,财产性可支配收入157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92元,增长8.5%,其中食品支出5014元,衣着支出1723元,居住支出2959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105元,医疗保健支出847元,交通通信支出250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014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41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17元,增长11.1%,其中食品支出2983元,衣着支出494元,居住支出2047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19元,医疗保健支出1280元,交通通信支出643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979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27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7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79平方米。

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271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37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343人,其中职工19638人,退休人员770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63472人,参合率达98.94%。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8343人.其中职工10879人,离退休人员7464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3047人,本年减少1487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8562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9638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939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163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1582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6505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36108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585.6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5.4%。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578张,收养各类人员219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56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37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善19.55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时光轴

RAG15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6年是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大力实施“融郴达江、产业强县、幸福共享”三大战略,着力稳当前、谋长远、打基础、促改革、惠民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一、综合初步测算,全县生产总值346.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7.5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33.94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48546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0:48.3:38.7。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全年共投入改善民生资金36.9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55%;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3.82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9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8%;失业人员再就业4501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5.8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35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27人。大力实施“1172”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实现10578人脱贫、7个贫困村摘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RAG-ES2024-09-11
二、农业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25.5亿元、3.2亿元、14.6亿元、1.7亿元,分别增长9.5%、7.5%、-7.3%、5.5%。粮食种植面积54.7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53%;产量28.4万吨,下降1.62%。烤烟种植面积14.62千公顷,增长9.56%;产量3.24万吨,同比增长10.46%。油料种植面积9.2千公顷,增长1.03%;产量1.57万吨,增长4.7%。蔬菜种植面积15.03千公顷,增长3.2%;产量45.6万吨,增长2.44%。收购烟叶52.16万担,实现税收1.65亿元;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22万公顷,绝收面积0.53万公顷。全年出栏生猪98.39万头,下降2.14%;出栏牛1.46万头,增长1.39%;出栏羊6.37万头,增长0.99%;出笼家禽315.61万只,增长2.76%。水产品产量1.65万吨,增长1.54%。RAG-ES2024-09-11
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54.83亿元,增长36.39%,实现利润7.22亿元,增长38.67%,实缴税金1.15亿元,增长37.25%。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实现销售收入184.59亿元,增长40.87%,实现利润8.82亿元,增长45.21%,实缴税金1.39亿元,增长20.86%。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3.9亿元,增长20.86%,接待220万人次,增长13%。种粮专业大户489户。农民专业合作590个,增长31.4%;合作社成员7.85万户,增长26.7%。家庭农场480个。耕地流转面积19.98万亩,增长1.42%,耕地流转占承包耕地总面积比重33.38%。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9310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91亿元,完成土石方903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0.24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68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9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0.7万千瓦,增长5%。RAG-ES2024-09-11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