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朝山城遗址

霸王朝山城遗址

共 1617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霸王朝山城遗址
1962年4月,吉林省博物馆会同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及集安县文物保管所组成集安考古队,对霸王朝山城进行了调查、测绘。
1983年5月30日,集安县文物普查队,对山城进行了复查、拍照。
2015~2018年,霸王朝山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围绕城垣结构和城内布局开展,先后对北门址、南门址、东南角台和部分墙体进行了清理,对城内部分人工台地进行了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霸王朝山城遗址
霸王朝山城遗址,系凭依山脊天然形势构筑,充分利用了山脉的悬崖峭壁,只有山势凹伏的地方,以及南面谷口平缓处,石筑墙地势愈低处垒越高,以求城垣的绵亘一贯。其中西墙南段和北墙东段垒筑较高,保存状况亦好。整个山城北高南低,状若簸箕。山城西北角因山脊走向外伸南墙呈漫弧形向内凹入,俯视平面略星梯形。实测东壁长298米,西壁长420米,南壁长27米,北壁长295米,山城周长1260米。
霸王朝山城遗址
霸王朝山城遗址,砌筑城墙所用石材系花岗岩,经过修琢成长方体,筑墙时较平齐的一面于外侧。城垣的高矮宽窄颇不一致,最高处垒石21层,高达52米,宽度在1至4米之间。西、北、东三面有些地段筑有女墙,一般女墙高0.5米,宽1米左右。山城四角修有突出墙外的平台,东南角平台计5.5米X6米,西南角平台长约6米,宽7.5米,西北角和东北角平台恰正各占一座峭峰顶,四周略施石块垒筑。平台上原来可能有角楼一类的建筑。
霸王朝山城遗址
霸王朝山城遗址城门有两处,一南一北。北门位于北墙中部略偏东,门道左右城墙的宽度向内延展,构成两相对的横长方台,并使门道加深至4.8米便于防御。门道两旁墙垣坍入的乱石堆塞,尚可见到城墙内壁与门道两壁折处城基,垒做圆角,间宽3米,正对北门外面约8米处,还有一段用石条垒起的墙脚,从凌乱的石块中尚可判明,其东端原跟北墙相接,这里可能原为半圈翁门,当时出北门须左拐才能出城。翁门外仍见两道石砌的垣。应是便于戍卒出人修筑的盘山通道,测知当时道宽10~15米不等。南门在南墙中部略偏西。今墙垣已颓圮,门道堆塞乱石不可测,仅阙口处间宽9米。
霸王朝山城遗址北墙近东端有石砌柱洞18个,紧靠女墙下,排列大致成东西直线,相距1.45~1.5米,惟东端三个间距较大,约2米。柱洞作方形,每边长0.27~0.30米,深0.50米。同样,柱洞在东墙近南端也曾发现一个。
霸王朝山城遗址
霸王朝山城遗址内有一口泉眼,是城内的水源。在泉眼的北部较平坦的坡地上,有数块较大的石块伏于地表,可能与当时驻守有关。就山城的构筑方法以至布局选址、形制等均与高丽一致。霸王朝山城修筑在不宜居住或生产的山颠。方圆只一公里许,就地理形势和建筑规模看,显然具有军事性质。根据山城形制和出土遗物推断,属高句丽时期,其年代应晚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耸立于浑江东岸,居高临下,既扼住了东渡浑江通往新开河川谷的咽喉,又控制了入泉眼沟,绕道南下进攻都城的关口。是当年高句丽设在南道上重要的防守城堡之一。

文物遗存

霸王朝山城遗址采集遗物有:铁车、铁饰件、铁链、铁铤铜镞、铁带扣、石臼和少量陶片。

研究价值

霸王朝山城遗址的发掘,为高句丽历史文化、军事、经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历史文化

霸王朝名字由来
据传早年该村居民为免水患,于村南修一座大木桥,称霸王桥,后讹传为霸王朝,村名既因此得来,山城也以村名而命名之。

保护措施

1961年4月20日,霸王朝山城遗址被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霸王朝山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吉林省通化财源镇霸王朝村东北的高山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财源镇人民政府开车大约8分钟,路程约4.9千米。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