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金塔

联合创作 · 2023-07-23 00:20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南昌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因此而得名。该塔古朴秀丽,具有中国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2016年10月,获得“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

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绳金塔,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发达。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兴屡毁。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经历多次重建。
第一次重建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该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
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体长期失修而“全仆于地,无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抚佟国勷的主持下重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塔圯,五十二年重建,后数次修缮。今塔为同治七年(1868年)修建。塔身为砖木结构,七层八面,高59米,周长33.6米,每层都有飞檐 ,八面均有门通往飞檐,塔内有楼梯。该塔是南昌市最高的古典建筑,登上塔顶,可鸟瞰全市。此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塔遭雷击起火,部分本质结构被焚,嗣后又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劫难,整座塔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
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此塔。自1989年维修后,历经十余年,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当时木材未经防腐处理,木构件被雨水、潮湿等侵蚀而糟烂,有的被虫蛀、蚁啮而空朽,镏金铜皮(塔刹)锈损,油漆斑驳、脱落,砖石风化。
2000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该塔重焕勃勃生机。
2014年经改造后,复古金塔西街焕醒老南昌记忆,金塔美食街在保留6幢住宅建筑的同时,建筑风格上一、二层原商业店铺采用一层内退,二层外扩的改造方式,下面两层通过返租形式规范业态。在引进全国各地小吃的同时,又以南昌特色小吃为主。在业态布局上,已成功筛选入驻商户31家。整个街区分为A、B、C、D、E五部分。其中B区为中华老字号区,以本土老字号企业为主,兼顾全国知名老字号。

文化典故

1.搓绳献金
相传,古时南昌常有蛟龙精作怪,闹风、水、火三灾,称为“三害”,当时豫章郡牧刘太守,为了安抚百姓,开仓赈灾,贴榜招贤治理三害。
却说进贤门外有一金老头以搓牛绳为生,立志誓除三害,造福子孙,便一边搓牛绳,一边研究天文地理知识。一天,他梦一高僧,用禅杖在他家菜地重敲三下,说:“进贤门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济,坐镇江城,在此建一塔,便永保平安。”老人立即挖地三尺得铁函一只,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每一剑柄上镂刻着两个字:“驱风”,“镇火”,“降蛟”;金瓶舍利三百个;竹简一块,上刻二十字偈语:“一塔镇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绳勾地脉,万载永无忧。”次日,他便揭榜献策,太守便命人破土动工造塔。经三年时间,建成一座十七丈高,方圆十丈另八尺的七层宝塔和塔下寺,那四根金绳在塔基底下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勾锁地脉;那三把宝剑高悬在法华殿上;那净重六十两的金瓶和金老头捐的四两黄金一起溶镀在塔顶上;那三百粒珍珠镶嵌在佛台上。因金老头搓绳献金,挖地又挖到金瓶、金绳,所以就命名为“绳金塔”。
正门牌楼上高悬“永镇江城”烫金牌匾,往里看,很通透,一眼能见金塔首层大书一副对联:“深夜珠光浮舍利,半空金色见如来”寓意此塔黄金浇顶,内藏三百粒佛陀舍利。
2.宝鼎传说
传说在建塔时,地仙郭璞用风火宝铜在炼丹炉里锤炼了九九八十一天;安装时,禅月大师设坛祭天,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才装上。此鼎高约二尺八寸,周长一丈一尺八寸,里层是九九八百一十斤风火铜,外层是八八六十四两黄金。鼎内装有八卦,鼎壁画有水族水兽,鼎底刻有“驱风镇火,降妖伏魔”八个大字。因为有了这个宝鼎,南昌才避免了风、火、水三灾。
3.狐妖传说
相传,绳金塔一带非常繁华,游人络绎不绝,四乡农民都在这里交易,因而这里有“猪市”之称。但是人们经常在阴雨天气看见塔上有个年青貌美的女子出现,在月朗星灿的晚上听见塔上乐声悠扬;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之夜听到塔上有凄厉的哀鸣……于是塔上有狐狸精的消息传开了,由于妖精作祟,市场萧条,赵龙为了让父老乡亲重新过上好日子,腰插尖刀,径直来到塔下,却负伤而回,晚上,其在梦中见一白发老人把他领到屋后一个洞口边,从怀里取出一面圆镜说:“持此镜沿洞进去,妖精可除灭,”,于是次晨携镜于塔中把女子一照,哀鸣声中女子现出原形,原来是只麻色大狐狸。
4.对联招婿
相传,1100多年以前,绳金塔建成后,塔高五十九米,七层八面五十六孔。每逢中秋节烧太平塔,该塔上也要点灯,一眼望去,四面八方闪光耀眼,甚是壮观。这年中秋,豫章刘太守带领夫人王氏、女儿瑞莲来到绳金塔寺敬香赏月,瑞莲见塔上灯火辉煌,随口呛出一副上联:“塔上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却无法对答下联,太守见上联文字不俗,遂在塔前,贴上榜文,豫章才子,若有人对得下联,揭榜招为门婿。莲塘漆家庄,有位漆公子,名唤子菱,是村上有名的秀才,来到塔前揭下榜文,对道:“池中栽藕节节太白李长庚。”太守不禁失口叫绝,说道:“将对联挂在绳金塔寺,公布于众,择吉完婚。”

建筑特色

绳金塔为中国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按照制作古代编钟的工艺,重新铸造风铃,七层七音)。葫芦铜顶金光透亮,通身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古朴无华。
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面真门洞、四面假门洞,各层真假门洞上下相互错开,门洞的形式各层也不尽相同。第一层为月亮门;第二、三层为如意门;第四至七层为火焰门,三种拱门形式集于一塔,这种做法是不多见的。它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塔刹高3米,最大直径1.75米,内以樟木构架为胎,外钉2-3毫米厚镏金铜皮。1988年维修拆卸塔刹时发现,该塔刹为同治六年制造,而重修该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冬完成(见刘坤《重修绳金塔记》)。由此可见,在施工之前就对塔刹有周密的考虑和设计,塔刹各部位尺寸比例匀称,线条柔和流畅,在江南民间的诸多宝塔中,这样的格局也是不多见的。
塔以须弥座为塔基(基础仅深60厘米),历经近三百年未见严重沉陷和倾斜,这与我们现代建筑基础处理大相径庭。该塔内旋步梯直通其顶层,直视湖山千里道,“下窥城郭万人家”(明、王直诗),是我市仅存的高层古建筑,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该塔层层“飞檐翘角,铜铃高挂”,“双树影回平野暮,百铃声彻大江寒”(明、吴国伦吟绳金塔诗)。该塔风铃每层一个音阶,七层七音,微风吹过,悦耳动听。
其地宫为塔基下的一种建筑设施,1988年在维修该塔的过程中,在其他宫和塔刹内发现一批珍贵文物(现陈于绳金塔千佛寺内)。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