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共 1102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明万历五年(1577年),万历帝母亲李太后带头捐资,在聚瑟寺原址修建万寿寺,主要用来收藏经卷。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现)迁至万寿寺内。
明朝末年,万寿寺毁于兵燹。
清顺治二年(1645年),为万寿寺赐匾“敕建护国万寿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万寿寺重修、扩建,并新建行宫院落。
清乾隆八年(1743年),永乐大钟移至。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为其母祝寿,重修万寿寺,并增建西路行宫建筑。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帝为其母祝寿,重修万寿寺,并增建西路行宫建筑。
清光绪初年,万寿寺曾毁于火灾,随后成为菜圃。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借60寿辰,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万寿寺,在西跨院增修千佛阁和梳妆楼,连菜圃一起圈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万寿寺修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前后,万寿寺的前部辟为东北难民子弟学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万寿寺被辟为戒毒所,由于电路短路,致使万寿阁及附近建筑均被火焚毁。
1957年,万寿寺交付政府部门管理。
1985年,万寿寺中路辟为并对外开放。
2017年1月24日,万寿寺开启修缮工程,暂停对外开放。
2022年9月16日,万寿寺修缮工程完毕,恢复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传说轶事
文物价值
万寿寺是一座具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艺术的集中体现,对研究古代园林建筑有着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物保护
1979年8月21日,万寿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万寿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万寿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1号。
交通路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