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回寺石像冢

曲回寺石像冢

共 2745字,需浏览 6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曲回寺石像冢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是大禅师慧感奉诏创造。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曲回寺被侵华日军纵火焚毁,周边的石塔幸存下来,因其形如墓冢,被称之为“石像冢”。
1967年,修建京原公路(108国道)时,经过曲回寺村南,将一座石像冢推平,出土有石雕佛像6、7个,已全部散失不知下落。
1972年到1973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要拦河造地,为取石用料,将独峪河两岸的部分石像冢挖开以取石料用于造坝,其中以四塔台(又叫四塔地,是相连的四个石像冢)挖得最多。
1990年代后期,有外地不法分子勾结当地个别利欲熏心者对石像冢进行盗掘,这一时期30余座石像冢被盗挖,造成的破坏极大。
从2001年7月开始,由山西省考古所大同市考古所、灵丘县文物局联合组成了考古队对曲回寺石像家进行试掘。此次发掘基葬3座,出土的遗物以石雕像为主,另外也出土有部分残碎的陶器。

遗址特点

曲回寺石像冢,外观为土石墓丘状。一般构造为:冢高3~4米,周长30米左右。冢顶之下为用当地白色花岗岩石块筑起的长方形石框,长约6米、宽高各1.5米。石框上部用花岗岩石条排列封顶,顶上堆土石呈墓丘状。斗江岗一冢冢顶南缘用巨石封门,封门石上浮雕横向并列的7帧佛像,每尊佛像上方刻有和尚法号。如第11号冢封门石佛像上方,分别刻有“大禅师道秀和尚”“大禅师道信和尚”“大禅师法忍和尚”等。封门石右端刻有建筑石佛冢的年代,如“天宝元年”“天宝十载”“天宝十一载七月一日”等。
现已确认的43座石佛冢分布情况为,北自曲回寺村后九龙岗、旗叶山,南至距村东南3公里的马王沟、围地沟,西自距村2.5公里的河浙村安台,东至距村1.5公里的梨园台、古道门,以曲回寺院周围居多,达27座。

文物遗存

1980年发现石像冢群遗址,1999年进行发掘,保存较好的有三座。出土遗物以石雕像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每座石像冢外形呈土石墓状,占地约20平方米,冢高3~4米,周长约30米。冢穴内石佛多少不一,少则三十尊。多则五十尊。佛尊大小不等最高1.5米。小者不足0.3米。有圆雕、半圆雕、浮雕,坐立不同,形态各异,相栩如生。这些石佛都用当地“贵妃红”或“芝麻白”花岗石雕刻而成。质地坚硬,保存完好。其中16号冢前沿石壁雕七佛,旁镇“天宝十载”题记。
尚存建筑基址、柱础等遗迹。石像冢当与寺院大致同时,以寺院为中心,周围依山势分布,在20余平方千米范围内,现存圆形封土50余座,系用土、石、砂筑成,残高2~10米。每冢曾留有小门。
曲回寺石像冢
冢穴内正中线上,前后整齐排列着数量不等的白色花岗石佛像(11号冢内有5尊,坐像两侧还有小石佛。村南四塔台的两座佛冢中,各有30尊坐佛,在冢穴内一层石佛一层土,分层埋放)。

历史文化

史料记载
据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蓬庵所作的《曲回寺碑记》记载:“肇自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有大禅师慧感,俗姓王氏,北京人也,初住此山,奉诏创此寺,持旨赐曲回山寺。”
寺中原有明代正德年间铸造的一口大钟,钟上也有文字记载,曲回寺属五台山下院,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时值盛唐时期,也是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曲回寺是奉玄宗圣旨修建的,寺成之后,玄宗又亲赐寺名,可见曲回寺当时的规模和在全国佛教寺院中的地位了。
学术研究
《曲回寺碑记》中说“天宝十载(751年)奉诏因建石塔三百六座”,有学者认为该碑记记述的是工程决定时间和工程计划,而并非是结果。也就是说,是唐玄宗在天宝十年下令在曲回寺周边建造306座石塔,而非在天宝十年已经建成了这些石塔。冢内有大量半成品佛像等种种迹象表明,现存的石佛冢群并非已建成的佛塔,而是暂时覆藏佛像的设施。
对佛像进行暂时覆藏,在佛经中有明确的要求和记录。《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中,佛陀明确指出“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因为不完善的半成品佛像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愉快感受,这与造像者崇敬、供养三宝的本意是违背的。所以,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立即造作完成这些佛像,致使佛像“身不具足”,唯一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密覆藏,劝人令治”,然后才能公开拿出展示,供人瞻礼。佛陀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带弟子们出门,路过一个叫“丰财”的园林,“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这时佛陀“迳往塔所……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佛陀的这种身体力行,为现在人们还原古人如何处理半成品佛教用品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当然,覆藏并非为了永久掩埋,而是为了条件成熟时再次复工完造。这就是为何在曲回寺发现的石佛冢均有石门、通道的原因。

研究价值

曲回寺石佛冢群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鼎盛的标志,也是东方和世界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址,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1986年8月8日,山西省政府公布曲回寺石像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曲回寺石像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曲回寺石像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曲回寺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出发到曲回寺石像冢约190.2公里路程,走天黎高速、京昆线驾车约2小时39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