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城址

城阳城址

共 160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18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综述

城阳城址
城阳城址主要包括城阳城、太子城、墓葬区等三部分,总面积10平方千米。城阳城位于遗址东部偏北,为遗址的核心区;太子城位于遗址东北隅,扼守淮河要道;墓葬区位于城址西南岗地和东南高地,绵延3千米余。三个部分组成完整、内涵丰富的城阳城遗址区。遗址区海拔高度70~100米。

城阳城

城阳城现存部分平面近长方形,地势西高东低,可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分南、北两城,平面呈曲尺形。以城壕为界的内城总面积0.9平方千米左右,北城较南城大。
城阳城外城由南三城墙(外墎墙)、十字江与淮河故道圈定的区域组成,面积约4平方千米。南三城墙位于南城外东部、邱庄以东,残长1030米,墙垣自西向东渐薄,有的墙垣两侧发现有护坡,至墙垣东端则为淮河故道。

太子城

太子城平面呈长方形,西、北两面临十字江,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70米,墙基宽20米,墙体保存较好,最高处高达9米。以外壕沟为界的城址总面积0.1平方千米左右。

墓葬区

墓葬区由两部分组成:西南岗墓葬区与郭楼墓葬区。
西南岗墓葬区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在城阳城址西南400米的高岗上。这一带分布有几十座大型楚国贵族墓葬,总面积2.5平方千米左右。郭楼墓葬区是2016年以来的新发现。位于城址东南部的郭楼村南部,总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
城阳城址

文物遗存

城阳城址共出土各类珍贵文物2000多件。
城阳城址外护坡出土有鬲、豆等陶器残片,其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护坡中出土较浅的褐色绳纹板瓦,当不晚于战国晚期,或可早到战国中期。城内出土较多的碳粒、烧土及少量陶片等。外围有灰坑、灰沟、陶窑、文化层、夯土基址、房基等。
城阳城址墓葬区一号楚墓,出土文物903件,有建国以来第一套完整青铜编钟。四号墓出土了残破的木瑟等。.五号墓出土青铜剑、戈等文物。六号墓出土文物约200件。七号战国墓,出土了铜器、玉器、木漆器、陶器等各类文物700多件,其中两组套装青铜酒器“金碧辉煌,一丝不锈”。九号墓,出土青铜编钟以及钟架、鼓座、木瑟等。大量木漆器的出土,为楚文化增添了宝贵的文物资源。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城阳城址是中国现有6座楚王城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较有考古价值的一座古城址。对其保护和开发,对研究楚国历史、军事史、淮河上游及信阳城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保护措施

1963年6月,城阳城(当时称“楚王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城阳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文物保发〔2013〕11号),城阳城址被列入“十二五”专项保护150处大遗址名单之中。
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物保发〔2013〕19号),其中“城阳城址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立项名单。
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物保发〔2016〕22号),城阳城址被列入“十三五”专项规划大遗址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城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25千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从信阳市出发经新六大街—北环路—沪霍线—京港线—城阳城址保护区,全程大约27千米。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