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乡
地名由来:新营乡原为明朝肃藩朱枕之牧地,于股沟筑城名牧营;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秋,因旧牧营城墙倾圮,改建新城,故名新营。
2022年3月,新营乡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宁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新营乡人口数量为1.39万人,位列西吉县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新营乡位于西吉县西北方向、月亮山下。土地面积282.8平方公里,23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6880户3.4万人。
新营乡是马铃薯之乡,现在已成全县最大的马铃薯外销集散地。它的种植面积达11.3万亩,占全县的十分之一.户均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至3亩,增加到人均3亩以上。每年收购旺季,在这里常驻的外地客商160多人,累计投入收购资金1亿多元。产品运销河南、广东、内蒙古、四川等12个省市和地区。2006年,这个乡人均纯收入2033元,其中马铃薯收入占到1084元。
新营乡按照全县“稳基地、提单产、扩营销、促增收”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思路,在标准化种植上下功夫,在拓展外销上下功夫,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坚持做强、做优、做精马铃薯产业。为了化零散为整体,形成合力。2003年,乡党委政府组织成立了马铃薯经销协会,下设了装卸公司,规范了马铃薯经销市场。今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规范了马铃薯经销协会管理体制,健全了管理制度,提供了办公场所,做到了“政府搭台,协会唱戏,客商赚钱,农民增收”。农民从种植马铃薯中得到实惠,商品意识也在不断增加,老百姓自发的建起了大型贮藏周转窖。为了鼓励农民建窖,政府采取补贴的办法,累计投资178.5万元,统一设计、统一图纸、统一验收,全乡目前新建10吨以上贮藏窖1378座,60吨以上贮藏窖255座。不但解决了马铃薯周转外运,同时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方便。
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1871—1908年),置新营堡。
民国时,置新营镇。
1949年10月,设新营区,辖新营、新克、白城、二府营、红耀、硷滩6个乡;白城乡址设在大窑滩。
1956年9月,新营、硷滩乡合并为新营乡,仍属新营区。
1958年,迁今址新营村上川。
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区乡建制被撤销,设立新营公社,撤销白城乡,并入新营公社。
1981年6月,划出北部白城、石砚等8个生产大队增设白城公社。
1983年12月,由公社改为乡时,分别设白城乡、新营乡。
2004年,撤销白城乡,划归新营乡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