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和分离个体化理论学习

水木清华

共 11648字,需浏览 24分钟

 ·

2021-02-22 18:51

93ea9025607874bbcf46d6ef04877282.webp


30198f335df21d25f4994a16f92834f5.webp


一说到依恋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过度依恋可能会使人不能独立不能成熟。殊不知,不成熟除了过度依恋导致以外,依恋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也是小孩为了适应人际环境而发展出来的防御性安全策略。


依恋的作用是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的一个阶段重要的短期生存、应对策略。从这个解释就不难看出,依恋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一。

依恋这么重要,那是不是依恋关系要一直保持下去呢?


c531efb54e1d81e978bedd7d00cd5bed.webp



如何既让孩子有依恋又不至于过度呢?那就需要引出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分离个体化。

马勒是近代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她是儿科医生、客体心理学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师。她最突出的贡献是,进一步描述了传统精神分析没有讲清楚的“人出生后0—3岁的心理健康的规律和道理”。

这是一个发展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心理的过程。大家注意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分离个体化主要是在青春期开始,但实际上却是在幼儿期就开始而且持续一生的过程。


分离个体化和依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尽管从表现角度看它们可能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但是从本质看这两个过程却是相互伴随、相互依存,更是无法彻底的划清界限。


 但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觉得幼儿期主要发展依恋关系,也就是说亲子关系里依恋是主题,分离个体化处于次要的地位,也应该注意有所发展。进入学龄期应该渐渐是分离个体化占主题地位,依恋将渐渐退于次要地位。到了青春期分离个体化更应该是发展到高峰阶段,孩子更多的要体现自主性,彰显个性,有和家人父母完全不同的想法见解。


有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完成分离、形成完整的个性而继续依附在父母家人之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原来的“儿童心理学”后扩展为“发展心理学”的原因之一。

依恋与分离个体化这两个概念,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相互补充相互推动的。一个人从小关于自己的认识、看法只有到青春期才会思考我是谁。这时候会动摇自己原先有的部分。进入青春期以后会发现原来的自己不见了,需要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就是在家庭以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友谊和爱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青春期将早期的客体关系重现,回到幼儿期依赖与独立的矛盾中去。内心对于独立面对的期望和恐惧交织在一起,非常的纠结。


父母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是,在孩子没有能力的时候帮他做,甚至替他做事情。在孩子有能力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所有一切他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这个能力的表现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在身体上的力气,一种是内在心理的心理能量。对于成年以后的孩子,假如身体遇到了伤害,自己难以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去代劳。

8b130d07286fdd0aee606cbb7d0b9eed.webp

同样的,在心理上,遇到极大的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也会退回到婴儿期,这时候父母怎么样照顾都没有错。但这时候需要有一个关注或者说觉察,这个阶段的帮助或者代替时间不能太久,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以后,慢慢逐渐交给他自己去完成。就如小时候鼓励他学习走路一样,陪伴着,但坚定的鼓励他自己走出挫折,开始重新走入社会。


那么分离个体化在青春期时该怎么样发展?


怎么样独立和怎么样依恋或依赖,这是孩子自己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一方面要面对失去与父母连接的害怕与恐惧,希望和能够与母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又害怕被控制,失去自主性,而希望和父母保持距离。这时候的父母要给孩子的一种感觉是,你长大了,要成为自己,为自己负责。但父母永远会在你需要的地方给与你鼓励和支持。


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
我们知道经典精神分析佛洛依德重点关注的是3岁以后的心理发育的一些规律,经典精神分析把3岁以后到青春期人是怎么成长的,心理怎么发展的,怎么偏离的,怎么发展成病理的讲清楚了,经典精神分析关注俄狄浦斯期的特点和修通,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是神经症的病理心理的机制和治疗,从发展自我心理学到客体关系理论到现在和近代的精神分析更关注的是0—3岁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知道一个人遭受的创伤性的事件和创伤性的养育越早,成年后的精神障碍和疾病越严重,3岁和3岁后,所经历的心理创伤长大后更多的是神经症,如果我们把正常的人理解为相对健康的人,那神经症是仅次于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实际上还有很大一批心理障碍者他们可能在自我功能、在人格结构上、在症状表现比神经症还要严重,如果要追寻病理的发展阶段,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创伤实际是发生在3岁以前。
经典精神分析没有太多的关心3岁前的人的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佛洛依德曾经说精神分析只去治疗神经症的病人,其他的比神经症结构水平低的人或者是精神病人不是精神分析的工作对象,而现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相当一大批精神分析师把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方向和目标推到了3岁之前,让我们理解了3岁之前人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这也为我们如何去健康和正确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成长环境是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的。


 自我发展心理学——马勒的分离个体化阶段

 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

1.        0-2个月是自闭期

2.        2-6月是共生期

3.        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4.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5.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6.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发展自我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儿科医生、客体心理学的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师——马勒。她最突出的贡献是讲清楚了传统精神分析没有太讲清楚的人出生后0—3岁的心理健康的规律和道理。

 1、经典精神分析关注3岁以后的成长发展自我心理学更关注0—3岁的心理发展

我们知道经典精神分析佛洛依德重点关注的是3岁以后的心理发育的一些规律,经典精神分析把3岁以后到青春期人是怎么成长的,心理怎么发展的,怎么偏离的,怎么发展成病理的讲清楚了,经典精神分析关注俄狄浦斯期的特点和修通,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是神经症的病理心理的机制和治疗,从发展自我心理学到客体关系理论到现在和近代的精神分析更关注的是0—3岁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知道一个人遭受的创伤性的事件和创伤性的养育越早,成年后的精神障碍和疾病越严重,3岁和3岁后,所经历的心理创伤长大后更多的是神经症,如果我们把正常的人理解为相对健康的人,那神经症是仅次于正常人的心理功能和自我功能。实际上还有很大一批心理障碍者他们可能在自我功能、在人格结构上、在症状表现比神经症还要严重,如果要追寻病理的发展阶段,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创伤实际是发生在3岁以前

经典精神分析没有太多的关心3岁前的人的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佛洛依德曾经说精神分析只去治疗神经症的病人,其他的比神经症结构水平低的人或者是精神病人不是精神分析的工作对象,而现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相当一大批精神分析师把经典精神分析关注的方向和目标推到了3岁之前,让我们理解了3岁之前人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这也为我们如何去健康和正确的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成长环境是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的。

意义一:治疗精神病患者

意义二:如何去指导哺养和培养一个孩子的原则和方向。这是精神分析最大的贡献。

今天谈客体关系和自体发展心理学最伟大的理论家——马勒,她是1985年去世,她提出的理论是非常震撼的,这个理论让我们知道,我们人是怎么在心理上诞生的,诞生之后怎么是怎么正常健康的发展的。

马勒把人从出生到3岁,也就是36个月共分为四个期,也就是四个过程。

 2、02个月是自闭期

第一期是 02个月这个阶段,马勒叫自闭阶段自闭期。因为人一出生到2个月绝大多数时间是睡觉。这个时期马勒认为,这样的孩子和外界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交通,用精神分析的行话说,02个月的孩子和客体是不建立关系的,是没有交流的。这个时期,她提出的这个说法实际是违反传统精神分析的。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是不能和客体建立关系,是因为他把力比多的能量完全指向自己,这就是经典精神分析所讲的原始自恋,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的力比多本质是没有朝外的目的的,是完全指向内部的、指向自己的。这是个理论问题,后来有敏锐的客体关系的理论家提出力比多自己怎么指向自己呢?

马勒也提出,这个阶段是处于自闭阶段,而我们在精神疾病中有个疾病叫自闭症,很多儿童患上了自闭症,这样的孩子往往他的心理发育期固着在了自闭期,没有发展下去,这是比较严重的,是0—2个月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会观察到,这些孩子完全是靠本能来生活的,靠反射来生活生活的,如吸吮反射,如当一个母亲或父亲把手指放在孩子嘴边,孩子就会自动吸吮手指。这实际上是一种反射,靠这种反射,找到母亲的乳头,吸吮乳汁,这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不受主观神经系统支配,是一种反射。而且整天基本都是睡觉,好像不和母亲发生关系,自己形成了独自的系统。经典精神分析把这个时期叫做原始自恋,经典精神分析在解释这个阶段时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弗洛伊德没有解释清楚。这个阶段是自闭阶段,是单元关系阶段,孩子不跟外界发生关系,大概两个月,当他到了2个月后,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和母亲有信息的交换,很典型的一点,这个孩子会朝母亲笑,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大概在2个月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朝母亲笑,这个微笑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社交活动开始了,有的学者叫它为人类的第一次社交反应。

 3、26月是共生期

第二期叫共生期,共生阶段(26月):微笑预告了自闭状态结束,微笑也预告了这个孩子从此结束了单元关系进入两元关系,进入和母亲的关系,共生期,共生阶段(2---6月),相当于斯皮策讲的心理融合阶段。孩子和母亲是共生的,孩子会觉得母亲是附属的自我,母亲的存在就是我的存在,母亲的疼痛就是我的疼痛,他不能把自己和母亲分开,非常典型的就是微笑反应,2-6个月的孩子微笑不分人,这个时候的婴儿是分不开母亲和外人的差别的,不仅仅和母亲共生,可能和这个世界也是共生的,这个时候当母亲把他搂在怀里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很听话的,一般是不动的,这种不分陌生人还是熟悉人,不分母亲还是其他人的微笑,是真正关系出现的一个微笑,是最早人类社交的标志,这个阶段叫共生阶段。

 4、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第三期是分离个体化时期(6个月-2岁),就是今天要讲的分离个体化时期,一个孩子他想健康的发育无论是他的躯体还是认知的发展,以及和母亲这个伴侣关系的认同,最关键的功能就是和母亲强大的信息交流,所以我们说母亲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母亲不能和孩子产生非常贴切的、及时的信息的交流,将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当这个孩子从六个月到2岁的时候,要完成非常长的一个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离个体化的过程,2-6个月的时候是和母亲融合在一起的,6个月开始这个孩子要变的更独立、更个体化,从认知和知觉这个层面上说,这个孩子逐渐开始区分母亲和我是不一样的人,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我咬母亲一口,我不疼,这个时候第一次感觉到我和母亲不是一体的,这个时候孩子看到母亲会微笑,看到陌生人的时候紧张焦虑,这个时候不像共生期的孩子看到谁都微笑,共生期的孩子不能区分母亲和陌生人,6个月开始区分自己的母亲和别人不同一样,也开始区分母亲和自己有差别,这是人类走向个体化独立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很多精神分析学家把这个时期叫陌生人焦虑期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探索母亲和陌生人的差别

马勒把分离个体化分为几个亚型

 5、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第一个亚型:6个月开始到10个月,这个时期,马勒叫做孵化期,有人也叫分化期,开始从和母亲的融合共生开始孵化。有经验的母亲会发现6-10个月的孩子不象6个月前静静的躺在你怀里,孩子开始不听话,他会拼命的挣脱母亲的怀抱,要看世界、周围其他的人,开始和周围的环境探索和发生关系,马勒观察到这个时候,这个孩子的挣扎实际是想取得一个更好的体位,来看清楚母亲的脸,好母亲应该用很好的角度让孩子看清楚你的脸,从母亲的脸色上开始找到自己的形象,第一次的镜像反应就出现了,如果母亲是忧郁的、痛苦的,压抑的、婚姻关系不好,总之有很多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看到母亲的脸的时候,就会给自己的内心留下很多阴影,母亲的脸色恰恰反应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母亲一定要是开心的,稳定的,一定要是感觉好的母亲,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会有很多让我们不太高兴的事情,不一定都能做到,在多大程度上做不到,孩子就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发展的影响。6个月的孩子的心理开始分化了,实际的分化已经跟他安静地躺在母亲怀里是不一样的。再往下分化时,这个婴儿除了探索母亲的脸外,又开始探索母亲更多的地方,他会在母亲的身上爬上爬下,抓头发、鼻子、眼睛、耳朵,甚至把母亲的头发放自己的嘴里等,这个时候实际是在探索母亲和自己的差异和差别,是个体化的开始,在孩子的认知和知觉的发育过程中第一次觉察到了我和母亲不同,逐渐让他的心理产生独立和分化的过程。这个时候,如果母亲不能让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探索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抓住一个床单、毛毯、枕巾、更多地是抓住玩具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亲这个客体,让这个孩子探索世界。

另处一个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妮科特把它们(床单、毛毯、枕巾、玩具)叫做过渡客体,这些过渡客体是必要的,是对母亲的补充,如果这个孩子太依赖过渡性客体,无论是吃饭、睡觉、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的时候,一直抓着不放,这时我们要反思是不是过渡性客体的替代作用过多了,这意味着母亲在孩子身边的机会或时间太少了,如母亲急忙上班、挣钱可能会减少与孩子躯体接触的机会,影响孩子正常心理发育。你会发现6-10个月的孩子更多的关注父母以外的人,尽管陌生人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恐惧,但是他们会依托父母探索世界。如果这个时候父亲能及时出现,也能替代母亲,做一些工作,如果这个时候母亲、父亲都不在,孩子就惨了。

曾经马勒描述过一个例子:一个年轻的父亲是杂货店店主,在卖货时抱着7个月的女孩,小女孩穿着连胸裤,她把双手搭在父亲的肩膀,直起身子看,一会看看父亲的脸,一会看看外面的人,这个时候,她的脸上就会出现诧异和惊奇的表情,孩子吸引了路边的一个阿姨,阿姨微笑着向她走来,孩子并没有笑,当阿姨一走来,她就安静了,紧紧的贴着父亲,但是,她一边紧贴着父亲的胸膛,一边看着阿姨,很困惑的看着阿姨,是不是和母亲一样,她把心里母亲的意象拿出来和阿姨对比,这个孩子突然退回到父亲的怀里,马勒认为这个孩子遇到们陌生人的时候她是焦虑的,也是退行的,她特别想退行到共生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孵化阶段孩子就是这样探索的,区别出和母亲和陌生人的不同,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孩子足够退行的支持的话,她就会在个体化分离孵化期产生创伤。

 6、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这段时间马勒把它叫实践期孩子开始走路、说话,一摇一摆学步,这样就加大了孩子对自己身体、肌肉感觉各方面的探索,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当这个孩子学步的时候,母亲会带着这个孩子,有时会放手,孩子走出几步会回到母亲怀里,似乎母亲是基地、港湾、堡垒,马勒叫做感情上的充电,反复的感情充电,让这个孩子一步步的远离母亲、一步一步的独立、一步一步的分离个体。当孩子能够站立起来的时候,孩子会用新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他感觉自己更有能力,这个时候能够行走的孩子及能够说话的孩子,他的自恋达到了最顶峰,同时他的自恋的需要达到了最顶峰。这个时期,如果母亲或父亲不能满足孩子这个时候的自恋需要,长大就会产生病理性的自恋或产生极度的自卑。一个好母亲这个时候要充分的满足这个孩子无所不能的自恋的需要,因此母亲要进行及时的、精确的、共情性的证实,好母亲是共情大师,好咨询师是共情高手,如果这个母亲共情能力不够,她共出的情感是不精确的、迟到的,不能证实孩子内心的自恋的情感与需要,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当这个孩子站起来看世界的时候,当陶醉于无所不能的自大或过度自恋的眼光会看到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惊奇性、好奇性、兴奋的喜悦性,他开始去感觉这个世界的情感,这个时候自大的、全能的、无所不能的自恋的需要,是及时需要母亲来证实的,证实他对这个世界产生的情感。

这个时期有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藏猫猫游戏,是在实践期,在10-16个月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游戏,孩子藏起来,让母亲找,更多的是孩子把自己的眼睛捂起来,孩子心里有个意象,当自己的眼睛被自己的手捂起来的时候,看不到母亲了,就意味着母亲消失了,他捂起来的时间越长,他内心的焦虑越严重,他突然把手松开,看到母亲,累积的能量突然释放,他的喜悦、惊奇、甚至伴随着尖叫。不要小看这个游戏,其实这个游戏可以检验这个孩子可以离开孩子多久,能够在母亲离开时能坚持多久,这意味着孩子在意象上、心理上能独立多久。这个时候的孩子在跟小朋友玩的时候会玩一会儿,又看看母亲在不在,再玩一会,再看看母亲在不在跟前,这就是孩子心理成长和个体化成长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母亲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耐心,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第二个游戏就是你来抓我呀,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他想挣脱母亲的拉扯跑出来,说来你抓我呀!他想逃离母亲,突然引起母亲的注意,突然跑掉,妈妈会跟在后面,突然把他抓起把他抱起来,再放下,孩子又会跑、母亲再次抓住他,这个时候孩子是快乐的、兴奋的,是愉快的,因为他在逃离母亲然后又被抓住后,他会体验到可以操作母亲这种控制感和自尊感。我们会看到很多神经症患者他们在长大后没有这种自尊感和操纵感。

孩子的喜悦并不是仅来自于操控感和自尊感,很多时候是能操纵母亲,也能和她融合,这个感觉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快乐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艺术品、魔术中,很多都是逃离、融合、再逃离,这实际是个很刺激很快乐的状态,这个时候母亲的状态很重要,一个好母亲能够容忍孩子进一步的脱离,但是同时也会站在那里等待孩子充电,而且还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孩子探索外界的世界,母亲是稳定的,不焦虑的、脸上堆着慈祥的、欣赏的表情,母亲鼓励孩子不断的去学习、做逃离的游戏,通常是深情的看着孩子,内心有同理性,同理心,共情性的支持,这个孩子这个时候是需要逃离的兴奋和喜悦的,这个好母亲远远的站在那里,以孩子在游戏中的喜悦和快乐来参与这种喜悦与快乐,这其实是共情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如果母亲做不到,对孩子可能就是一个创伤,如果母亲能够以同理心的状态来欣赏孩子逃离自己的喜悦感和惊奇感,就会让孩子更加有能力的对自己在更大范围里探索,而得到更高的自信感和更强烈的操控感,这些稳定感、操控感、自尊感、快乐感都是人长大后必备的,这非常重要。

但是大多数母亲对小孩子这种无所不能的探索会感到焦虑、恐惧和害怕。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最淘气的,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担心和焦虑,孩子可能会从椅子上掉下来,可能会跑到大马路上,可能会玩尖锐危险的东西等等,这对父母是考验。绝大多数父母是有能力轻易阻止孩子做危险的事情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会在此阶段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如果是老人带孩子,往往怕跟不上孩子,把他们绑在身边,孩子就失去了探索实践的机会,孩子会失去操控感、稳定感、自尊感、愉悦感,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是高焦虑的母亲或父亲或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在这个发展阶段出现问题产生困难的时候,特别是无法和孩子进行分离的母亲。

2-6个月处于共生期,实际是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是母亲的需要,有部分母亲非常需要孩子不能离开她半步,这个孩子也没有探索的机会,还有一种母亲,在这个阶段会把孩子推开,推开孩子是母亲避免和孩子逐渐分离的痛苦,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是怕将来会产生这种分离的痛苦。

另一种母亲的做法,孩子需要充电,什么时候需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充电是孩子决定的,孩子如果有这种操控权,就能体会到操控能力,所以这个母亲一定要稳定,要再等待孩子走出去,再回来,而不是主动把他抓回来,焦虑的母亲当孩子跑出去的时候,为了自己的需要把孩子抓回来,这个时候孩子的感觉和自己回来是不一样的,感觉自己是被操控的,和好母亲让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母亲让孩子的感受是,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操控的,不要小看母亲这样的特点,我们就是一点点的从这个状态上长大的。焦虑的母亲可能会以自己的需要出发,在自己需要和孩子亲密的时候,他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把这个孩子抱起来,结果就打断了孩子原本正在进行的快乐的实践过程,孩子的自尊感、把握感,操纵感就消失了,代之是被操控感,会影响到他将来应对这样的世界。

马勒提出一个建议,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能力离开父母了,所以作为父母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这个能力和离开的恰当的反应,应该是温柔的、稳定的、抱有情感的和他接触,推这个孩子一把,让这个孩子进一步的进行快乐的实践,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期待,能够提供支持和推动的话,能够有一个期待,期待这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逐渐长大,扩大这个孩子的把握感和驾驭感,获得自尊的技巧的话,这个孩子就是幸运的,如果做不到,这个孩子就麻烦了。实践阶段是推动孩子探索世界,以及提高自尊感的关键期,关键期意味着这个时期做这个事情是最恰当的,过了这个事情可能可以弥补,但是毕竟不同。

 7、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当这个孩子发展到16-24个月的时候,叫整合期。马勒发现,这个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需要增加了,其实,这个粘上父母是正常的需要阶段,很多父母害怕了,认为孩子是不是退行了,变小了,很多工作忙的父母对孩子反感了,孩子运动功能发展,对这个世界探索增加的时候,他的认知能力、感觉能力、智力也会增加,然后进入整合阶段,这个已经能够独立走路的孩子,似乎能够包容自己与母亲的分离,似乎能够意识到离开母亲也能生活了,不是那么可怕了,但是同时有另一种感受和体验,就是孤独感16-24个月的孩子虽然他们的知觉功能、运动功能都发展很好,感觉和母亲分离了,但是同时孤独的体验要比任何时候都严重。所以他会感觉很孤独,这个时候他会感到对母亲的需要增加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像前一个阶段对挫折无动于衷,看起来很脆弱,和小朋友有争执就会回去找父母,好像是变小了,自我的情感的充电和逃离的现象也被寻求身体上跟母亲分离的活动代替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对母亲更加需要,这个时候可能会给母亲带来更大的烦恼,对母亲的要求和挑战更大,对母亲的情绪的稳定性和包容性的需要更强烈。

马勒描述了这样的孩子,20个月大的男孩,不断的干扰母亲,打断母亲,不断的在母亲读书、洗衣、工作的时候打断她,他会不顾一切的在母亲工作的时候爬到母亲的胸前引起母亲的注意,温柔的依靠在母亲的怀里,如果母亲主动的抱他,他会把母亲推开,从母亲的怀抱中挣脱出来,但是他挣脱出来后也不会自己玩,还会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寻找母亲,这个时候的孩子似乎需要母亲更多的亲密,但似乎又要逃离这种被亲密控制的感觉,而处于一种矛盾的整合期,把独立、亲近、疏远整合起来,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整合期,母亲最重要的就是情绪的稳定性,因为这个时候,这个孩子第一次在他的生命过程中体验到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冲突和失衡,这个时候,他的心理发育已经赶上了身体发育,客体关系已经建立,他会产生一种忧虑的情绪,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内心冲突的活动,让他在精神上和母亲共生的结合分离出来,所以说这个孩子在不断的试探,通过行动和目光接触,来调整新的分离的体验,这个时候存在一个风险,需要好母亲来避免的,母亲很可能把孩子实质上的一种进步或心理发展中正常的现实误解为孩子的退行,然后母亲会对孩子不耐烦,甚至产生粗暴的反应,因为这时母亲要干活,他要干扰,母亲可能会产生不耐烦和情绪上的不稳定,如果这样做了,会让自我功能没发育起来的孩子感觉到一种被抛弃的情绪当中。这时(16-24个月)特别需要母亲的理解和共情性的证实,需要母亲温柔的理解的证实,这个时候实际马勒命名为心境的易感期,这点上母亲需要更加接纳,更加在情绪上的理解和共情态度,否则在这个点上容易出现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是除了精神分裂症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的根源可能就在这里,就在整合期的这个点上

    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分化期

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这样我们就把分离个体化大概的介绍了,孵化期、实践期、整合期,每个时期都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如果任务完成不了孩子就会在心理健康的发育上受到创伤。

(缺少第四阶段)——文章最后有补充此阶段

实际马勒最大的贡献是把0-36个月这个过程说清楚了,就可以解释边缘性人格的问题或精神疾病发展的时期

后来新客体关系家把这个规定为前俄狄浦斯期,前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期在起源和动力学上都是有所不同的,俄狄浦斯期主要强调父亲的介入,在性和攻击冲突方面具有竞争性前俄狄浦斯期的动力其实是两元关系,父亲没有进入,无论男孩女孩都是和母亲建立关系,这时最重要的是在心理结构中,在两元关系中,发展是不是会中断,如果中断了,会影响后面的三元关系的心理过程,如果两元关系的中断,孩子的心理结构就会有缺陷,这些心理结构的缺陷会导致功能损坏,神经功能或心理功能,或人格功能都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边缘性问题,或严重自恋问题,或前俄狄浦斯期病理,不会表现出很多离散的症状,也不会产生很多内疚感,冲突的优柔寡断,而前俄狄浦斯期出现的是更广泛的功能失调,往往表现是紧张的、过度焦虑的,过分抑郁的,他们自我调节的功能是紊乱的,他们情绪一会是高涨的,一会是低迷的,情绪极度不稳定。情绪稳定性和情绪的控制性、调节性是受损害的,对自己的内心意象和对别人的意象也是不稳定的、模糊的。

斯皮策和马勒对精神分析的贡献不仅仅是在精神病学上应用,更大的贡献是对关于人类心理起源给出了新的解释

经典精神分析所假想的婴儿完全是本能的,是没有文化的动物,完全处于不被社会规范的状态下,所以他和社会和周围环境产生冲突,所以婴儿处于紧张状态,婴儿一生下来的任务就是让自己不断的放松,不断地释放能量。

马勒和斯皮策改变了这个设想,他们的设想是婴儿一生下来是和母亲共生链接在一起的,婴儿是在和母亲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抛弃了能量和驱力的基点,而跳到了和母婴之间的客体关系的基点上,他们认为幼儿在心理意义上的诞生和在子宫里的诞生不是一会事。

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人要被诞生两次第一次是躯体的诞生,温妮科特把这个诞生叫做毛坯房诞生第二次是心理诞生,意味着毛坯房的装潢,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孩子装潢成非常漂亮的房子,这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也叫灵魂的诞生。躯体诞生需要十月怀胎的孕育,灵魂诞生也有一个孕育的过程,这就是母亲的关怀和容纳,母亲准确的及时的共情性的证实、母亲的包容。

为什么这样呢?刚出生的婴儿在心灵上是完全脆弱的,母亲的关怀容纳,母亲的及时准确的证实,这种方式,就好些他的身体在母亲的子宫里被容纳一样,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而我们所有的父母只重视子宫里的孕育和养育,从这个角度上我们理解了人类史前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象征意义,我们也能够用来理解更多的成年人的现象,如成熟的爱情,在某些层面上可能就是一个像共生融合期暂时的退行

 备注:补充第四阶段:——感谢晓希提供以下文字

8、24--36个月后为客体永恒性阶段。

发展中的个体性以及客体恒久性发迹于整合期之分合反复接近尾声的时候。个性一定会伴随一种逐渐增强,在任何处境与情绪下都很稳定的自己是谁的意识。客体永恒性的意思是,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无论她在或者不在,是满足的角色,还是剥夺的角色。

客体永恒性与客体永久性的区别:

后者指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还能去寻找被藏起来的无生命物.这样的寻找意味着孩童已经可以在内心将消失的东西勾画出一个心理影像.客体永久性是客体永恒性的先决条件。

另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把和同一个人有关的愉快与不愉快的感情整合起来.要能相信缺席而令人挫折的母亲正式那个赞赏并挨着他的母亲,这个能力不只依靠理智上统合相反事物的能力,也依赖着足够的美好经验累积.孩童必须要累积足够多的温暖经验才有办法不让小的分离彻底压到会议这些美好经验的能力。


 a6368f02ddcc33cc5f8c8173a1fb33a6.webp

de132e1b8b90e53abd8345acd8dc558e.webp



浏览 11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