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臣》的命运 : 文艺复兴时期
卡斯蒂廖内撰写的《廷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欧洲级”的伟大著作。作为一本贵族行为指南,它在出版后的三个世纪里风靡欧洲:在意大利出现了62个版本;仅在16世纪,就以6种语言在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版。作为文艺复兴精神的体现,《廷臣》的文本已被后世许多学者研读,但其遍布欧洲的众多读者却很少受到关注。
本书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的一部书籍史、文化史力作,讨论了《廷臣》一书被写作、出版、传播、阅读、评论甚至模仿的历史。通过对《廷臣》接受史的研究,作者揭示了《廷臣》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欧洲的文学、艺术、风俗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展现出一幅近代欧洲的文化地图。本书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书籍史、文艺复兴的传播及欧洲文化整合的理解。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当代著名新文化史家。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著有《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制造路易十四》《知识社会史》《图像证史》《什么是文化史》《什么是知识史》《历史写作的新视野》《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等。
译者简介:
闵凡祥,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际技术史学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ICOHTEC)执行委员会委员、波兰国家科学院主办《科学技术史》季刊(Kwartalnik Historii Nauki i Techniki)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史分会常务...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当代著名新文化史家。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著有《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制造路易十四》《知识社会史》《图像证史》《什么是文化史》《什么是知识史》《历史写作的新视野》《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等。
译者简介:
闵凡祥,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际技术史学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ICOHTEC)执行委员会委员、波兰国家科学院主办《科学技术史》季刊(Kwartalnik Historii Nauki i Techniki)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史分会常务委员等。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欧洲史、外国史学史、医疗社会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