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CAN总线中显性电平具有高优先级?

共 112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11-29 08:00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CAN总线的设计初衷之一是用于汽车电子系统,其中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


显性优先机制可以确保关键数据(如刹车信号)在高负载情况下也能优先发送,避免延迟或丢失。


显性优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总线技术(如I²C)。



CAN总线采用 线与(Wired-AND) 逻辑,利用差分信号驱动。总线的显性电平(逻辑“0”)通常由发射器主动驱动,而隐性电平(逻辑“1”)是总线的默认状态,由内部的上拉或下拉电阻保持。


因此,为了在信号冲突或干扰时优先传递明确的指令,“显性”电平被设计为优先。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控通信协议,其中的仲裁机制允许多个节点同时发起通信请求,而不发生冲突。这是通过显性优先的规则实现的。


仲裁机制原理:

  • 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帧,帧头部分的标识符(ID)用于仲裁。

  • 在每个位时间上,总线上会进行逻辑“与”操作。

  • 如果某个节点发送隐性电平(逻辑“1”),但检测到总线上为显性电平(逻辑“0”),它会停止发送,因为它的优先级较低。


所以,使用显性优先:

  • 确保低ID(高优先级)的帧优先发送。

  • 提高总线效率,避免数据冲突和无谓重传。


如果隐性电平优先,则节点无法可靠检测自身是否胜出仲裁,导致仲裁机制失效。


显性电平由驱动器强制施加,抗干扰能力强,在高噪声环境下能更稳定地维持总线状态。


在硬件设计上,显性电平的驱动需要更高的电流能力,而隐性电平则可以通过弱上拉/下拉维持。


这样的设计符合经济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平衡:显性电平优先意味着只有在必要时才需要高电流驱动,从而减少了能耗。隐性电平作为默认状态,减少了空闲期间的能耗。

点击阅读原文,更精彩~

浏览 4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