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依镇
地名由来:思依镇因境内思依山而得名。
2022年12月,思依镇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19年,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思依镇管辖,思依镇人民政府驻罐山大道3号。
思依镇位于阆中市西部,距城区29公里,省道302线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1.4万,现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多年以来,这里山峭风急、十年九旱,素有“小西藏”之称。近几年来,该镇党政一班人以敢为人先的时代勇气,一路攻坚破难,开拓创新,强力推进了富民强镇进程。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6元,比上年增加41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招商引资建场镇
加快场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思依镇在不新增债务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思维,招商引资推进场镇建设,实现了强镇富民。
促共识,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村社干部会和“贯彻-,思依怎么办”、“思依新跨越,我为思依作贡献”等大讨论,更新干部群众观念,树立起了“跳出农业抓农业,招商引资促发展”的新思路,激发了全民招商引资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招商员”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发动,先后引资860万元,建起了长2400米的新区街道、两所管理规范、设施齐全的中心幼儿园、三家砖厂、高档次的“林乐酒家”、“怡景山庄”、第一农贸市场、海椒干鲜批发市场。2000年至今,新增场镇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居民450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0人。
多渠道,灵活招商。全镇以“招、引、扶、跟、帮”五字经,引领招商活动。“招”即建好“梧桐树”,吸引“金凤凰”。通过创建文明卫生城镇,加大了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了城镇品位,使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明显增多;全面落实小城镇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实行“两让”、“三最”的优质月服务,即:让市场、让口岸,收费最少、办理最快、手续最简。“引”即回引有技术、资金的务工青年回乡办企业、兴产业。“扶”即将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跟”即对重点项目、大客商只要有信息就落实专人跟踪。投资80万元新建的阆中思依海椒干鲜批发市场,就是因为跟得紧,才没被别人“挖走”。“帮”即以感情招商、诚心帮商、用心留商,落实干部联系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在资金、销售等方面的困难。
巧借力,依托项目。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当前财政吃紧、无处举债的情况下,对于债务本身就较重的思依镇,发展城镇何其艰难。
历史沿革:
南北朝南齐(479至502年)期间,今思依镇境域划归胡原县管辖。
隋开皇七年(587年),胡原县更名为临津县,今思依镇境域仍属之。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今思依镇境域改属普安县。
清期时,今思依镇境域由剑州普安县(今剑阁县)划归南部县。
[1-2]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思依乡,属南部县。
1953年,划归阆中县。
1958年,思依乡改为思依公社。
1967年,思依公社更名胜平公社。
1971年,胜平公社更名思依公社。
1984年,由思依公社改为思依乡。
1990年8月,由思依乡改为思依镇。
1992年,小垭、北门、河楼3乡并入思依镇。
1994年,北门、河楼2乡析出。
1996年,小垭乡析出。
2005年8月,小垭乡并入思依镇。
2019年10月,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划归思依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