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3 19:13

地名由来:因古时候有一口大堰命名。

2018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大堰乡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大堰乡位于清江中下游南岸,与五峰、宜都两县(市)接壤,距隔河岩电站58公里。下辖15个村,5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有耕地2978.9公顷,农业人口34786人。该乡是19万年前“长阳人”的发祥地,鄂西南最大的天主教堂-----石磙淌教堂就座落在大堰的石磙淌村。

二OO二年大堰乡工农业总产值达9361万元,财政收入达33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8元。

大堰乡工业以煤、方解石开采和加工为主。三洞水村煤矿和伯加利公司为乡内工业纳税大户和支柱企业,伯加利公司主要产品为重质碳酸钙、塑料母料,二OO二年新上了一条环保快餐盒生产线。生猪生产在全县独占鳌头,全乡年出栏3.5万头以上。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建设“福鼎大毫”无性系繁育基地6.4亩,出圃茶苗100余万株。脱毒马铃薯生产已形成以“长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二00二年六月中旬省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上,农业部及中南六省的专家对全乡脱毒马铃薯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全乡有14个村种植脱毒马铃薯“鄂马铃薯三号”,分别建原种、良种繁殖基地105亩、300亩,收获原种9.8万公斤、良种30万公斤,平均亩产达1017公斤,最高达1345公斤。

大堰乡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农网改造已基本结束,维修乡内干线公路31公里,国家扶持农户新建沼气池390口,移动通讯已开通,电视已基本普及,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长阳人遗址

长阳人遗址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距长阳龙舟坪县城45公里,距今19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就出土于这里,“长阳人”的发现,证明在远古时期,长阳境内就已有人类生存活动。遗址为一海拔约

历史沿革:

大堰古时称老鸦岭。

元朝为南里。

明洪武初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安德乡,嘉庆二十五年(1820)属南乡,宣统二年(1910),属二自治区。

民国初为二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为大蔡乡。

新中国成立初为二区,辖3乡;1951年8月为四区,辖16乡;1956年4月为赵家堰区,辖7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8月设山峰公社,辖5个大队,12月改平洛公社,辖9个管理区。

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平洛区,辖9公社。

1975年11月撤区并社为大堰公社,辖26个大队、241小队。

1984年2月设区建乡,设大堰区,辖5乡、35村、326村民小组。

1987年9月区、乡体制改革设大堰乡,原5乡改办事处,2002年10月合村并组,大堰乡辖15个村至今。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