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江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7 01:18

地名由来:该乡由境内西部富尔江河流经富江乡而得名。富尔江乡由驻地富尔江得名。富尔江,发原于本乡北部帽盔山南麓,另一条源头在辽宁省新宾县的金厂岭,清初封禁时,在本乡富尔江上游沿岸插柳设边,当时即称富尔江。富尔江,满语地名,意为“红色的江”。一说是因为江里盛产一种红色的野生鱼叫红娘子(现名红鲮子),每到高梁晒红米的时候,红娘子满江都是,富尔江也就成了红色的江;还有一种说是江的上游有红色岩石即红石砬子而得名。

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地处长白山区两省三县交界处,位于富尔江畔,这里土地肥沃,是一个富饶美丽的鱼米之乡,更是一个集农、商、林和几十种特产业于一身的经济发达乡镇。

总产值在千万以上的项目有3项——细辛、林下参、人参,年产效益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项——平贝母、香菇、山葫萝卜、28号葡萄。另外,龙胆草、黄芪、树苗、天麻、刺嫩芽……等又成为富江乡特产业的一个新亮点。细辛:全乡现有细辛面积850亩,总产值1062万元,成为富江乡特产业的后续项目之一。2000年11月末,被定为吉林省细辛基地项目,有关部门正在考查酝酿确定为国家无公害细辛基地乡,现在正以年增400亩的速度迅速发展。林下参:富江乡倡导高效优质产业,保护生态平衡,现已发展林下参1500亩,其中300亩达5年生,预计5年后产值可达1500万元,缸参发展到600缸,预计5年后产值可达60万元,开发立体生态经济沟25条,其中林蛙养殖成为保护生态平衡的非常优秀的项目。

人参:全乡现有园参4.2万帘,西洋参0.8万帘,总产值为1500万帘,为富江乡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引用2次人参栽培技术、平地栽参共600多帘。

香菇:至97年以来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并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效益。全乡现有平地香菇150亩,平均亩创利润为4000至5000元。

山葫萝卜:我乡现在山葫萝卜460亩,年产值可达50万元。

企业:全乡现在有人参加工厂50余家,其中具有百万元以上产值能力的加工厂两家,主要产品有全须生晒参、光枝生晒参、优质生晒参、全须红参、光枝红参、大力参、糖参、剖片参、白混须、红混须等。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

富江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通化县富江乡政府所在地富尔江村西北1公里处山脚下,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300平方米。是为纪念“四保临江”战役中,第三次临江保卫战中牺牲的48位革命烈

历史沿革:

清光绪三年(1877)设县后,设正教保和垂教保。

清宣统二年(1910)撤保改乡,划归敏树乡管辖;民国十二年(1923)设碱厂沟、下扒沟2个村。

1934年下扒沟村改称协和村,隶属关系不变。

1939年改村屯制后,设有2个村。

1945年建制时仍为2个村。

1949年建政时设有3个村(1948年由碱厂沟划出半拉背村),归英额布区所辖。

1956年设碱厂、富江2个乡。

1958年6月人民公社化时,设3个管理区,归英额布分社管辖。

1959年归三棵榆树公社管辖。

1961年5月由三棵榆树公社分出,建立富江人民公社,下辖6个大队,从碱厂大队划出泉源沟大队。

1966年,富江划出富源,半拉背划出富强。

1978年半拉背大队分出红石砬子大队。

1980年8月,富江公社革委会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会。

1983年8月3日,富江公社改富江乡,人队改称村,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