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溇港
共 225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35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吴国人开始在临水的地方筑堤开渠排水。
两晋时期,人们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陆地开始出现。挖出的泥土堆在土地四周,形成犹如城墙般的堤坝,人们称之为“ 圩”。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了太湖滩涂上的溇港圩田。
11世纪,人们在圩田内的低洼地带挖成鱼塘,用塘泥培筑塘堤,创造出“ 塘内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种特有的“ 桑基鱼塘”。
明清时,太湖南岸发展成为包括吴兴和长兴在内的 73 条溇港。
2014年以来,成立了太湖溇港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以市水利局为骨干的部门单位,开展溇港整治保护。
遗址特点
主要建筑
堤防工程
太湖溇港
庞大细密的溇港系统,除纵横交织的水道,亦包括水闸、桥梁等,具备“一溇一闸一桥一庙一树一井”的完整形制。在每一条溇港水道汇入太湖的尾闾处均设有水闸,是溇港系统中由人力操作的关键部分。溇港上游区域遭遇洪涝时,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而不使为患;太湖遇涝水涨之时,水闸关闭,防止湖水内侵良田;旱季,溇港区水位降低,水闸开启,引太湖水流入溇港,供圩田上的居民生产生活之用。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中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溇港将蓄泄吞吐、分水引排的各项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为农业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推动了航运及商贸的发展。
溇港横塘体系
太湖溇港图
纵溇横塘的农田水利系统催生了“桑基鱼塘”高效农业模式。在溇港水利建设过程中,先民们创造性地将河道中疏凿出的土方堆高成堤,在地势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中养殖水产,在塘岸阡陌种桑养蚕,以蚕沙喂养水产,以水中淤泥作为稻田、菜地和桑园的肥料,创造出“塘内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溇港圩田体系
太湖沿湖滩修筑的港圩田系统,是古代太湖流域劳动人民改造利用滨湖湿地、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太湖港圩田系统将运河塘、太湖港、众多横塘和万顷圩田联系成了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溇港,太湖港以大钱港为界,大钱港以西称为港,大钱港以东称为溇,溇港河道走向大致与太湖大堤垂直,但在入湖口处,为抵御泥沙淤积,河道朝向东北。20世纪50年代,东苕溪导流工程实施后,长兜港取代小梅港、大钱港,成为北排的主要河道。2000年前后,对罗溇、幻溇、濮溇、汤溇进行拓宽并延长至頔塘。
横塘,多数横塘被阻断,完整性遭到破坏,其中尚有3条主要横塘—頔塘、北横塘、南横塘基本完好。
湖漾,规划范围内超过20万平方米的湖漾有12个,分别为大荡漾、陈湾漾、周渎漾、长田漾、草荡漾、上河漾、西湖漾、诸墓漾、西山漾、松溪漾、清墩漾及陆家漾,部分存在水质污染的问题。
水利工程设施,湖州市区浦港、陈溇、沈溇等众多涵闸都已相继被封,闸口涵洞仅剩10多座,18条功能已废弃,但河道遗迹尚存,仍然发挥其原有的防洪、灌溉、交通功能者有21条。
圩区,城市化建设导致圩区面积缩减严重;“桑基鱼塘”的传统农耕模式发生了变化;渠道等基层水利系统淤塞严重;环境污染存在。
主要展览
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
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
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出水利工具、太湖流域土质样品等260余件,展示太湖溇港及圩田系统的自然环境、发展历史、创新成果、重大贡献、民风民俗等内容。
文物价值
太湖溇港俯瞰图
太湖溇港是环太湖地区特有的古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太湖流域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伟大创举。溇港造就了“田池布千里”的南太湖风貌,孕育出了太湖平原这个粮食产区和纺织品生产地,更孕育出了许多耕读世家。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16日,太湖溇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2年5月27日,《湖州市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并将于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
所获荣誉
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太湖溇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太湖溇港,路程约18.7千米,用时约2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