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联合创作 · 2022-09-25 00:00

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抓好“三件大事”、营造“三个环境”的重要要求,紧扣市委督战桂阳赋予的“千年古郡、产业高地、冠军之城、全国百强”发展定位,积极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和历史罕见的极端干旱天气,全力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十大重点工作”,用高质量的实干实效,确保了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安定和谐,开创了桂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0.29亿元,增长5.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49元,增长6.2%。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12:38.23:47.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22年我县跻身乡村振兴全国百强县,入选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获评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先进县。中央电视台特别栏目《走进县城看发展》专题报道我县高质量发展实践,优化营商环境、农村房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机制、市场化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法治建设、财源建设、“279”工作机制破解欠薪难题等典型经验在全省、全国推介。龙潭街道八字塘社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帝京环保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桂阳文化园上榜全省首批“文艺两新”聚集区实践基地。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翔龙航天航空科普体验中心入列“2022-2027年度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争资立项成效显著,先后争取到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9件、政协委员提案116件,办复率100%。办理市长热线交办件1.35万件。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47亿元,增长3.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9.7%。粮食种植面积72.2万亩,增长0.3%;产量28.91万吨,下降0.7%。烤烟种植面积23.42万亩,增长11.7%;产量3.17万吨,增长5.6%。油料种植面积12.76万亩,增长6.5%;产量1.61万吨,下降1.9%。蔬菜种植面积21.19万亩,下降0.2%;产量45.89万吨,增长0.5%。全年出栏生猪79.69万头,增长1.6%;出栏牛1.06万头,增长3.9%;出栏羊8.65万头,增长3.1%;猪牛羊肉产量4.71万吨,下降3.9%;出笼家禽289.28万羽,增长2.7%;禽蛋产量1900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1.34万吨,增长2.4%。

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55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7家,销售收入258.79亿元,增长2.6%;实现利润16.78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0.56亿元,增长11%;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8.5亿元,增长6%;农民专业合作社1118个,增长2.9%;种植专业大户885户,增长0.9%;家庭农场1232个,增长4.6%;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5个、国家级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203个,增长2.4%,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756104人次,增长7%。秸秆还田面积43万亩。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78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15亿元,完成土石方68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6.7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8%。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8.14%;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3%;采矿业增长3.1%,制造业增长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6%。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企业106家,实现增加值增长1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同比增长8.8%;铁矿石增长17.7%;铅金属含量增长12.6%;锌金属含量下降1.7%;硫铁矿(折含硫35%)下降45.5%;水泥增长36.5%;铅增长2.9%。发电量增长10.25%。其中,水力发电量下降46.54%;风力发电增长19.01%。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2亿元,比上年上升0.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9.49亿元,下降0.73%。全县29个工业中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3.3亿元,增长48.65%,制造业利润总额32.5亿元,下降6.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3.67亿元,增长23.57%。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6.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1.12万平方米,增长9.1%;其中新开工面积219.51万平方米,增长8.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4.34万平方米,增长9.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26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81个,新开工项目157个,已投产项目177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9%。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投资增长28.5%;非公有制投资增长9.1%。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5%;民生投资下降30.4%;生态环境投资下降6.9%;产业投资增长17.8%;工业投资增长15%;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住宅投资20.54亿元,增长6.6%。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78.82万平方米,下降15.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6.58万平方米,下降22.9%。商品房销售金额38.67亿元,下降13.6%;其中住宅销售额30.57亿元,下降24.3%。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97亿元,比上年增长3.1%。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04亿元,增长11.6%。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85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亿元,增长17.8%。按行业分,批发业442.6万元,下降29.1%;零售业36.86亿元,增长10.1%;住宿业9035万元,增长21.2%;餐饮业8.24亿元,增长17.7%。按商品类别分,粮油、食品类增长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9.5%,日用品类增长28%,中西药品类增长12.2%,家具类增长18.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5%。

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八大消费品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7%,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与上年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6.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5%,非食品烟酒价格指数上涨1.9%,服务价格指数下降0.1%,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1%,鲜活食品价格指数下降1.1%,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4.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71亿美元,其中出口2.9亿美元,进口0.81亿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08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0.63亿美元。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9个,实际到位内资116.7亿元,同比增长15.8%;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616万美元,增长455%。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171.3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3.2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17万辆。

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11亿元(2020年不变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2.26万户,比上年增加1.69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6.78万户。

八、财政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75亿元,增长16.5%。按部门征管看:税务部门征收25.31亿元,增长8.3%;财政部门征收5.04亿元,增长13.7%。上划中央收入7.229亿元,增长1.3%;上划省级收入1.37亿,下降31.8%。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6.18亿元,增长18.4%;非税收入5.57亿元,增长11.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1.64%,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74.3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2.24亿元,增长14.5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88亿,增长24.01%;政府存款余额29.46亿元,增长5.5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5.71亿元,增长14.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33.28亿元,增长8.9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92.42亿元,增长18.84%。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34.75亿元,增长19.35%。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96亿元,增长2.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6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848亿元,下降52%。授权专利308件,比上年减少4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件,增加3件。年末有国家基本气象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286亿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956人,在校生6231人,毕业生1502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96.6万元,资助中职学生966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1008.6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8405人次。普通高中招生6657人,在校生20823人,毕业生5414人。初中招生12145人,在校生36917人,毕业生11495人。普通小学招生7846人,在校生58662人,毕业生119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664人。特殊教育招生15人,在校生376人,毕业生63人。各类民办学校105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7905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3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4200场。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7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村卫生室437个。卫生技术人员363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00人,注册护士180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7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0人。医院床位数4400张。乡镇卫生院22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022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58人。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845个,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57个,游泳池11个,各种训练房62个。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0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8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34个。获得亚洲冠军3个,全国冠军1个。在2022年亚洲举重锦标赛上,我县00后运动员王佳丽勇夺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帮助中国举重队在巴黎奥运周期参加的首项国际赛事上取得开门红。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耕地面积5.56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71万公顷;耕地灌溉面积5.26万公顷。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60公顷,其中,荒地造林面积273公顷;当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000公顷。

城市污水处理率96.5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6平方米。

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六大高耗能行业消耗39.23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26.5万吨,增长4.7%;焦炭2.68万吨,增长1.52%;天然气0.26亿立方米,增长0%,汽油288.36吨,增长15.9%;柴油2927.62吨,增长3.1%。全社会用电量15.11亿千瓦时,增长15.73%;其中,工业用电量6.8亿千瓦时,增长16.88%;居民用电量5.07亿千瓦时,增长18.87%。

全县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7起,死亡7人。亿元GDP事故死亡人数0.016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5287人、人口出生率为5.7‰,死亡人口5205人、死亡率5.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03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27911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3711元,转移性净收入7339元,财产性收入5941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290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584元,衣着支出1700元,居住支出5322元,家庭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02元,交通通信支出2825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3955元,医疗保健支出1674元,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629元。

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97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12559元,家庭经营性净收入7838元,转移性净收入5259元,财产性净收入104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462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7090元,衣着支出952元,居住支出3823元,家庭生活品及服务支出1261元,交通通信支出2452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700元,医疗保健支出1815元,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369元。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1平方米。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8%;失业人员再就业3100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53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4万人,离退休人员1.01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1.51万人,离退休人员67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8万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68.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5万人,其中职工2.46万人,退休人员0.9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46万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900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600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96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6800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764张,收养各类人员3158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746个,其中农村638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10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250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测算。

时光轴

RAG13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抓好“三件大事”、营造“三个环境”的重要要求,紧扣市委督战桂阳赋予的“千年古郡、产业高地、冠军之城、全国百强”发展定位,积极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和历史罕见的极端干旱天气,全力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十大重点工作”,用高质量的实干实效,确保了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安定和谐,开创了桂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0.29亿元,增长5.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49元,增长6.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12:38.23:47.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RAG-ES2024-10-24
2022年我县跻身乡村振兴全国百强县,入选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获评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先进县。中央电视台特别栏目《走进县城看发展》专题报道我县高质量发展实践,优化营商环境、农村房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机制、市场化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法治建设、财源建设、“279”工作机制破解欠薪难题等典型经验在全省、全国推介。龙潭街道八字塘社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帝京环保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桂阳文化园上榜全省首批“文艺两新”聚集区实践基地。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翔龙航天航空科普体验中心入列“2022-2027年度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争资立项成效显著,先后争取到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9件、政协委员提案116件,办复率100%。办理市长热线交办件1.35万件。RAG-ES2024-10-24
二、农业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47亿元,增长3.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9.7%。粮食种植面积72.2万亩,增长0.3%;产量28.91万吨,下降0.7%。烤烟种植面积23.42万亩,增长11.7%;产量3.17万吨,增长5.6%。油料种植面积12.76万亩,增长6.5%;产量1.61万吨,下降1.9%。蔬菜种植面积21.19万亩,下降0.2%;产量45.89万吨,增长0.5%。全年出栏生猪79.69万头,增长1.6%;出栏牛1.06万头,增长3.9%;出栏羊8.65万头,增长3.1%;猪牛羊肉产量4.71万吨,下降3.9%;出笼家禽289.28万羽,增长2.7%;禽蛋产量1900吨,增长5.6%。水产品产量1.34万吨,增长2.4%。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55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7家,销售收入258.79亿元,增长2.6%;实现利润16.78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0.56亿元,增长11%;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8.5亿元,增长6%;农民专业合作社1118个,增长2.9%;种植专业大户885户,增长0.9%;家庭农场1232个,增长4.6%;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5个、国家级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203个,增长2.4%,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756104人次,增长7%。秸秆还田面积43万亩。RAG-ES2024-10-24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