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遗址

塔山遗址

共 151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1

历史沿革

1988年1月,塔山遗址由象山县文管会办公室调查时发现。同年夏,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试掘。
1990年9月~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塔山遗址第一期发掘。
1993年3月~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第二期发掘。
塔山遗址
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第三期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塔山遗址
塔山遗址由原塔山遗址、姚家山遗址及处于两者之间连接带地块共同组成,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通过三期约1600平方米的发掘,证明塔山遗址保存完整,延续时间长,从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代,内涵丰富,是一处滨海古人类遗址。
文化分层
M20
塔山遗址文化层堆积80~230厘米,分三大期。早期出土泥质红陶豆、夹砂釜、夹炭釜等陶器,发现密集有序的单人墓葬40余座,随葬品有陶豆、罐、釜、鼎及玉玦、玉管等,与河姆渡遗址相似。中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墓葬中有合葬现象,并发现一处建筑遗迹,其文化内涵接近于良渚文化。晚期出现大量的几何印纹陶,用来渔猎的石镞以及罕见的青铜鱼钩等,时代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其中出土的古人类骨骼,包括二具完整骨骼(一男一女)和若干头部骨骼。

文物遗存

综述
塔山遗址第一、二期挖掘出土物主要为陶、石器,其中以釜、豆、鼎、罐为最常见器形。石器有锛、凿、釜、镞等。玉器均为装饰品玉玦、玉管、玉璜。还发现了骨耜、木器及木构件。
2007年,塔山遗址第三期挖掘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镞2枚、青铜戈1枚;商周时期的青铜鱼钩1枚,青铜削1件,石镞、石斧、石刀、陶网坠数十件,陶片数千片,其中比较完整的陶器有10余件;新石器时代的陀螺1个及其他一些木器和动物骨头;唐代“开元通宝”钱币600多枚。
斜把石刀
斜把石刀
新石器时代,1990年,塔山遗址出土,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刃宽14.8厘米,高12.7厘米。
陶壶
陶壶
河姆渡文化四期,1993年,塔山遗址出土,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口径7.2厘米,高17.4。
玉玦
玉玦
河姆渡文化三期,1990年,塔山遗址出土,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藏。外径约4.6厘米、4厘米。
靴形石刀、石钻形器、半月形石刀
靴形石刀、石钻形器、半月形石刀
分别为商周时期、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时期文物,1990年,塔山遗址出土,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尺寸分别为长约15厘米、长约6.9厘米、刃宽9.5厘米。

研究价值

考古学家将塔山遗址下层文化内涵命名为“塔山文化”。塔山文化时间跨度3000余年,早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商周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可分为三个文化层:下层文化中的数十座墓葬,其形制和人骨架显示的葬式及陶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品组合,反映了该时期的塔山人为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在这里相遇而不完全相融的状态,文化面貌正好填补河姆渡二、三期间的空缺;中层类似于崧泽文化;上层则相当于良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塔山遗址代表了宁绍地区河姆渡文化以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塔山古人类文化补充了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塔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塔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塔山东南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塔山遗址,路程约2千米,用时约9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