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建筑群

上海外滩建筑群

共 612字,需浏览 2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上海外滩建筑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以两层、三层的砖石结构为主,建筑形式采用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或券柱式。
第二时期的建筑类型表现出多元倾向,欧洲新古典主义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并行,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和五层以上的建筑结构。
第三时期(1925~1937年),欧美现代主义风格的“国际式”建筑传入,逐渐取代简化的仿古典主义和与商业化社会融合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十几层到二十几层的高层建筑迅速崛起。

建筑格局

上海外滩建筑群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代表着当时世界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平,是上海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最高的近代建筑群体,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主要建筑有汇中饭店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上海总会大楼、亚细亚大楼、怡和洋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中国银行大楼。
上海外滩建筑群

主要建筑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上海外滩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