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塔

共 118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13

历史沿革

玲珑塔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
1979年、1983年和2013年,对玲珑塔进行了修缮。
2022年,平原示范区启动玲珑塔修缮保护工程,从12层、11层逐步向下维修,包括外部的酥碱砖、风铃以及塔内的通道等都将进行修复、挖补处理。

建筑格局

玲珑塔,又名善护寺塔、徽塔、雁塔,为平面六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全塔高约47米。原为善护寺内附属建筑物,清代善护寺失火,寺毁塔存。玲珑塔向东北方向倾斜2°33′,池塘里,塔身与倒影刚好形成一个夹角。塔身底部自南向北,冒出地面的4块塔砖,逐渐缩减到了2块,塔身向东北倾斜。塔底层已被黄河泥沙淤埋于地下,地面以上见十二层。塔北面有一塔门,塔檐砖砌斗拱露出地面。塔体自下而上面阔与高度递减,每层塔檐为叠涩砖砌出,上加莲瓣平座,各层有半圆券门、古钱纹和破子棂式假窗,塔身轮廓略呈抛物线形。塔心室呈平面六角,各置雕砖垒砌的斗拱、倚柱。每层檐之翼角下有木质角梁,梁头下悬挂铁风铎,共72个。塔身每层均辟半圆拱券门及假窗。紫檩木刹柱座在第五层楼板上,从顶层穿过,上串高0.88米的铸铁塔刹。塔内五层以下为斗拱攒顶,五层以上为木楼板。各层由盘旋砖阶相连,可直至塔顶。塔顶铁刹、覆钵、相轮犹存。

文物遗存

玲珑塔塔身
玲珑塔塔身每层均辟半圆拱券门及假窗;塔心室各面置雕砖垒砌的斗拱、倚柱。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玲珑塔,又名徽塔、雁塔。徽塔,应与该塔建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有关。而雁塔之说,则有与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相媲美之意。
倾斜原因
玲珑塔倾斜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古建筑师有意设计。因为地处土质松软的大平原,且每年最大的风力和风向是东北风,这样设计能使该塔更坚固;二是天灾导致。据原阳县志记载,该塔经受地震灾害10多次,水灾更甚,“明景泰三年(1450年),黄河南徙,原武数次冲决,治城沦没”,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1721~1723年),黄河一连三年在武陟马营决口,塔基被河水浸泡了一年半之久。

文物价值

玲珑塔历经地震、黄河淤积、日寇炮火,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63年6月,玲珑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玲珑塔遗址碑
2013年5月,玲珑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玲珑塔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境内。

交通信息

步行:自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原武镇人民政府步行前往玲珑塔,路程约740米,用时约11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