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
共 205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09:58
文物历史
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北朝(439~581年),兴盛于唐(618~907年),经宋(960~1279年)、金(1115~1234年)、元(1206~1368年)各代改塑、重妆。
文物特征
大佛窟乃利用天然石洞加工而成,是唐太宗(626~649年在位)为纪念彬州浅水原大战中的阵亡将士而建,窟内大佛背光刻有“大唐贞观二年(628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记。此窟因窟中雕刻一尊高24米的阿弥陀佛坐像而得名,是全寺早期开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窟,也是中国现存唐太宗时期规模最大、最精美的一座洞窟。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宽34.5米,高31米,进深18米,穹隆顶。窟前有一座50多米高的砖木结构三层楼阁。窟内共计有70个佛龛,1001躯造像。窟内正中有石胎泥塑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居中,观世音菩萨侍左,大势至菩萨侍右。主尊结跏跃坐于六角莲座上,面方圆,肩宽厚,造型自然丰满,神情端庄肃穆,佛教艺术的初唐(618~712年)风格表现明显。背光雕饰繁缛、精美,上雕7尊坐佛,22躯飞天以及火焰纹、菩提树叶等纹饰,凸显主尊。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躯挺立,略微倾斜。窟内四壁佛鬼密布,大小造像共计400余躯,最小的仅2厘米。大佛窟为初唐洞窟的典型代表。
西南是小窟群,又称罗汉洞,约开凿于唐高宗(649~683年在位)时期,规模较小,共有4个洞窟,其中3个窟内共有60余幅浮雕经变故事及雕工精细的造像,存有大量唐宋以来的游人题记。东南的千佛洞亦约开凿于唐高宗时期,共分3个洞窟,正中为方形,两边为长方形,窟内均有佛和菩萨造像,其中一佛二菩萨造像盒内造像与真人等高,造型极其优美,具有典型的初唐长安风格,为干佛洞武周时期(690~705年)雕刻艺术的代表作。窟内壁面遍雕入物、经变故事,共计300余幅,不但题材丰富,保留题记也最多。
文物遗存
大佛寺石窟尚存留石刻《温室洗浴众僧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碑石8通,以及唐朝以降的题记178则。
主要景点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1956年,陕西省拨款,彬州市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持修缮了大佛寺。
1956年08月06日,公布大佛寺石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1985年,国家投资24.3万元,维修、彩绘了大佛寺护楼。
1986—1987年,拨款补塑了大佛寺韦陀、伽蓝、仙姑圣像9尊,装裱了原有的明代细墨线佛教藏画45轴。
1988年1月13日,大佛寺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10月,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签订了维修大佛寺石窟危岩、裂隙、风化、剥落、渗水等病害的技术协定。这项耗资200余万元的维修工程,历经了三年完成。
1995年06月,陕西省文物局又投资9.2万元,为加固大佛窟窟顶打进了螺蚊钢锚杆125根,大势至菩萨顶部按进4米长锚杆3根,大佛颈部按入骑马巴丁26根。
2006年,大佛寺石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预备名单,大佛寺石窟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确保大佛寺石窟得到有效保护,提升其科技保护和水平,《大佛寺石窟保护管理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大佛寺石窟保护规划》和《大佛寺石窟综合信息监测及预警系统方案》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意见进行修改。
2008年,彬州市委托、联合对大佛寺明镜台加固工程进行勘察设计,2009年4月完成抢险加固方案,2009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大佛寺明镜台维修抢险加固工程方案,2012年4月该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2013年,在千佛洞、大佛窟等洞窟内设置了木栈道并安装冷色光源照明。同时24小时检测石窟内外环境,建设高标准的文物电子档案系统。在彬州市政府部门的关注下,实施了312国道改道工程,减少国道离石窟过近对文物本体和环境的影响,建立了一道安全防洪大堤防止泾河水灾对石窟的破坏,同时为石窟提供了近700多亩的绿化用地。
2014年06月22日,在多哈召开的第38届会议上,大佛寺石窟作为、哈萨克斯坦和三国联合申遗的“”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