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镇城东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龙洞、紫阳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
文化
文化特点
青龙洞,整个建筑群重重叠叠参差不齐,纵横有致,沿庭院小径漫步,登斯楼而极目,如临海市蜃楼,蓬莱仙岛,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
青龙洞还把儒、释(佛)、道三教融汇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的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
建筑特点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依洞傍崖,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使其呈现出嘲中建楼”、“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
历史
建筑历史
青龙洞古建筑群从明弘治二年(1489年)至清朝逐步修建的,明清时,其曾是东南亚国家僧众转经拜佛之圣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镇远知府黄希英主持在中河山中元洞建儒学大师朱文公(朱熹)祠,在青龙洞山腰建紫阳书院,并立考祠亭于紫阳洞旁边。明万历午间(1573-1620年),镇远知府张守让再次补筑祝圣桥,沟通了湃阳河东西两岸。以后道、佛两教的建筑相继流人,“官绅士商军民人等”筹资捐修,在青龙洞、中元洞倚崖竖架,循山势选地基,砌路建殿。至清雍正初年,青龙洞古建筑群臻于完备。清末,旅居镇远的江西商人在山脚下建万寿宫,将中元洞、青龙洞、紫阳洞连成一片,占地面积达到两万余平方米。
文物保护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贴崖古建筑园林奇观,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有“贵州古建博物馆”之称。
主要景点
青龙洞
青龙洞,整个建筑群重重叠叠参差不齐,纵横有致,沿庭院小径漫步,登斯楼而极目,如临海市蜃楼,蓬莱仙岛。
祝圣桥
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
中元禅院
中元洞,也称中元禅院,明嘉靖年间建筑,有大佛殿、望星楼、独柱亭、六角亭、藏经楼等建筑,处于整个青龙洞建筑群的最北端。
万寿宫
万寿宫,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始建于1734年,建筑在濒临舞阳河东侧的石基坎上,由山门枋、戏楼、厢楼、杨泗殿、客堂、许真君殿与文公祠等单体组成。北连中元洞,南通青龙洞,上居紫阳洞,是一组从北往南延伸的高风火墙四合院。
香炉岩
香炉岩是脚插舞阳河的一个形似香炉的奇特巨岩,与青龙洞一组古建筑只有一条8米宽的公路相隔。既是青龙洞古建筑有机组合的一部分,又独立成景。岩顶建有一座单檐六角攒尖小亭,因其棚中装有“鸳鸯戏莲花”藻井,可俗称“莲花亭”。其临河一面崖壁上,镌有“沂元光”三字,相传为孔明所书;“乾坤入钓竿”,戏李烈钧所书;曾是历代文人游览题咏,借景抒情之地。
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亦称紫阳洞,位于万寿宫东侧石崖上。北通中元禅院,南接青龙洞,下至万寿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地势险要、环境幽深、建筑比较紧凑的一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它是为纪念大儒朱熹而造,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宗旨,也是黔东地区教早兴办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