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机器学习中,某一标签占比太大(标签稀疏),如何学习?

小白学视觉

共 4962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11-02 00:58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假设10000个数据,有100个1,200个2,其余全是0,这种数据如何建模,普通模型会倾向所有数据都标注成0。

batch抽样学习,每次从数据中抽样,比如每次抽32个数据训练,16个0,8个1,8个2,丢到模型里面训练,这么做可以吗?


作者:予以初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393735908

1.问题定义

这是典型的数据类型不平衡问题。比如对于一个二分类任务,训练集中类别为0的负样本占样本总数的90%,而正样本只占10%。那么这样的训练集有什么弊端呢?
如果类别不平衡的样本直接丢给模型学习,那么很显然模型会在负样本上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模型‘看到’的负样本更多。举个栗子,就像你如果花9天时间去学习数学,花一天时间去学习语文,不出意外你会在数学考试中表现更好。
那么对于类别不平衡的训练集,该如何处理呢?
做过视频或者广告点击预估比赛的小伙伴应该经常遇到这种问题,这类比赛的训练集一般都是非常不平衡的,正样本的比例通常不足10%。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在比赛中用过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下面为大家逐一介绍。
Tips:是不是类别平衡的训练集就一定更好呢?这个不能保证,但对于大多数情况,类别平衡的数据对模型来说是更友好的,至少模型不会倾向于数量多的那一类别。

2.解决方法

2.1 采样

这是解决数据类别不平衡的最简单、最暴力的方法。

如果负样本太多,那就对负样本进行欠采样,就是随机的从负样本中抽取一部分样本,然后与正样本合并成训练集丢给模型训练。这样有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会造成严重的信息损失,数据收集不易,你还要丢弃一部分,很显然不合理。
如果正样本太少,那就对正样本进行过采样,就是对正样本进行复制,或者如果是NLP、CV任务,可以做一些数据增强,以此来增加正样本的数量。但是对于一般的任务来说,简单的对正样本进行复制,以此来达到增加正样本数量的目的,这样会使模型在这正样本上过拟合,因为模型‘看到’太多次这样的样本。就像你如果复习同一道题太多次,答案都背住了,所以看到类似的题就直接写答案,不会变通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采样的方法不是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的权宜之计,慎用
2.2 SMOTE方法

上面介绍了对正样本进行过采样,会使模型过拟合的问题,SMOTE也是基于采样的方法,但是SMOTE可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过采样是直接对样本进行复制,导致训练集重复样本太多,而SMOTE则不是直接复制,而是生成与正样本相似并且训练集中没有的样本。具体做法:首先随机选取一个正样本,然后用K近邻选取一个与其最相似的样本,取两样本的中值或者均值,作为新样本。这样生成的样本可一定程度降低模型过拟合的风险 (仍然可能过拟合) 。
Tips:如果你对K近邻有些陌生,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做个简单的回顾。https://zhuanlan.zhihu.com/p/160800727


2.3 阈值调整

调整阈值也是比较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我在做比赛时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对于二分类任务来说,一般会以0.5作为阈值来划分正负样本(比如逻辑回归),预测概率值大于0.5则判定为正样本,反之为负样本。对于类别不平衡的训练集来说,这个阈值就不再合适了,因为当使用负样本来更新模型权重时,权重的更新会使模型的输出尽量偏向于0,如果负样本太多,那么负样本对于模型权重的更新量就比较多,使得模型输出接近0的概率就比较大,所以可以根据正负样本所占的比例来调整阈值。比如正样本只占10%,则可以将阈值调整为0.1,输出概率大于0.1的则判定为正样本,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调整阈值是个简单且高效的方法。
感谢评论区馒头对解决方法的补充:可以在计算每个样本的loss时,通过为正样本增加权重的方式,来优化样本不平衡问题。该方法原理跟划分阈值类似,正样本对权重的更新会使模型输出尽可能偏向于1,但是正样本太少,所以一方面可以降低划分为正样本的阈值,另一方面则可以在计算loss时,增加正样本权重,从而增大正样本对模型参数的更新量,提高模型输出为1的概率。
2.4 模型融合
模型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其实也可以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
比如对于正样本(10%)、负样本(90%)的训练集,可以将负样本均等拆分为9份(注意一定要同分布拆分),然后每一份都与正样本组合成为一个小训练集,得到9份类别平衡的数据。然后用9个模型分别去训练(可以使用有差异性的模型, 使预测精度更高),然后可以对9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加权累加,作为最终的输出。最优的权重通常难以抉择,可以使用一个LR将9个模型的输出作为输入,通过训练让模型自己学习每个模型对应的权重即可。
通过模型融合就可以保证每个模型的训练数据都是类别平衡的数据,并且还能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一举两得。
Tips: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方法一简单粗暴,方法二复杂、收益低,方法三和四是我最常用到的两种,简单且高效。当你遇到类别不平衡的数据时,可以参照以上几种方法进行尝试,至于哪种方法更有效还得通过实践来证明。
作者:莫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043490391
有些方案又老又长,捡些有用的写吧。
多类单标签的不平衡问题
常见两个方向
1.构造数据集。比如用半监督或度量学习做筛选/辅助标签,大概率会比简单的按数量比例要好一些。
2.设计loss /loss weight,注意 细粒度,优化内容
其它方案比如数据合成,GAN生成新样本,我们做过实验,没有明显提高,或者和强数据增强的效果差不多,但是成本就很高啦;多模型在工业项目是不划算的/没有产品竞争力的,单模型都得各种修剪。当然这有个前提,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任务,数据总量都得在百万级。否则,您要试验的方法可多得去了,而且并不能超过数据量上升带来的收益。
如果是极端不平衡
考虑 异常检测的思路

作者:苏冠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140392823
针对样本不均衡问题,我专门做过试验。一句话概括:随机森林、GBDT等集成学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F1,而上抽样、下抽样、SMOTE等方法,在集成学习面前基本没用。

作者:打铁烧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502141503
这是一个经常会在各类明星公司的AI,机器学习以及数据面试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答主都谈了一些比较新的方法。而最基本的三种方法可以归纳如下(面试的一个比较基本的答案):
1.欠采样(under-sampling),去除一些反例。
2.过采样,up-samplinh增加一些正例。比如data augmentation等方法。很多答主提到的SMOTE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3.第三种方法叫阈值移动(threshold-moving),不动原始数据集,对预测值进行一些调整,也就是对算法本身进行一些改动。这方面也有不少的一些算法。比如有改版的SVM以及ensemble learning。在现在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比如AI的公平性研究(比如避免在银行贷款算法中出现根据肤色来决定是否贷款的情况),类似的改动算法本身的参数的思想也有很大应用。

作者:Min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182965574
分享一个面试题中的回答:
面试DS的职位的时候,被面试官问道。回答了上采样下采样之后,面试官追问,没有回答的很好(掩面)。然后面试官的回答是,在业内里面,假如遇到了这种太稀疏的情况,可以构建一个白噪声的分布,比如说 ,然后加上原数据构建新的数据来让整体的数据变得平衡。或者用别的标准来看模型的好坏,比如说F1-Score。

作者:Yiiiiiii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149397361
个人觉得,高维不平衡数据集,就机器学习方法来说,ensemble+集成学习是个不错的方案。还有现成的库可以用。
我在跑一个不平衡数据集的时候,用的是imblearn的balancedbaggingclassifier(),和balancedRandomforest()效果相当好。
对于一个分布不明的数据集,建议不要过采样。而ensemble方法可以保证欠采样也不丢失信息。

作者:Xiechen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056969532
补充下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是binary问题,需不需要做再平衡,取决于两点,1.你的建模或者实验目的;2.你的检验结果。不同的模型,对于非平衡标签的容忍度是不一样的。多做几轮实验,看下under sampling, over sampling 或者smote这类拟合仿真数据的方法下,检验结果的好坏,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重抽样不是必须的。
如果是multiclass的问题,我会建议必须做再平衡。因为这类问题通常需要模型回答正确分到哪个类。不做平衡容易导致结果倾斜到一个类上。
Binary有一些不同。除了回答正确分类之外,也会经常用输出的概率解决排序问题。

作者:adam8654685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152217557
目前工业界的角度来看,保留数据的原始分布是最可靠的,大厂基本都是拟合原始分布,一般不太会去采样。自己原先也做过相关采样实验,会有信息损失,auc在千分点损失在实际线上效果都是可反映的。由于样本多,所以一般是加大模型复杂度,nn模型增大特征规模,尽量拟合真实分布。当然也有各种采样理论以及修正,如果不计较精度,可以权衡准度和样本规模。

作者:磐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186043/answer/1432241043
楼主的想法实际可以尝试看看效果。技术层面很多楼主回答很详细了,我就不在说了。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比较少的样本存在这个标签对应的模式,那么使用一些学习技术很有意义。如果少量的样本中无法学习得到这个标签的模式,那么意义也不大,因为可能网络拟合的只是记忆样本,无法学习到对应的范式,这样泛化效果也不会好。

好消息!

小白学视觉知识星球

开始面向外开放啦👇👇👇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

下载2:Python视觉实战项目52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Python视觉实战项目即可下载包括图像分割、口罩检测、车道线检测、车辆计数、添加眼线、车牌识别、字符识别、情绪检测、文本内容提取、面部识别等31个视觉实战项目,助力快速学校计算机视觉。

下载3:OpenCV实战项目20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OpenCV实战项目20讲即可下载含有20个基于OpenCV实现20个实战项目,实现OpenCV学习进阶。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SLAM、三维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以后会逐渐细分),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三 + 上海交大 + 视觉SLAM“。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


浏览 4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