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桥
共 120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05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滇缅公路通车前畹町河上只有由几棵木头搭成的晃悠悠的便桥,主要供商人和骡马通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31日正式建成通车,同期建成了单孔石拱桥。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 月中国军队发起滇西反攻。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拱桥毁于战火。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0日至27日,中美工兵联合搭建了贝雷式钢架畹町桥。
1990年,为满足中缅两国贸易的需要中缅两国通过外交换文的方式修建了现在通行使用的提篮式钢混桥。
2003年12月,恢复钢架畹町桥。
建筑格局
畹町桥是一座贝雷式钢桁桥,应用的是无缝焊接的技术。全长40米、宽16.52米、高13米。以方木铺为桥面,两岸砌石墩,方形单孔,桥面铺钢混预制板,两侧有高1米的钢架护栏。畹町桥是著名的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是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通向中国走向东南亚的第一站,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
畹町桥
文物遗存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 月20 日至27 日,中美工兵联合搭建了供游人参观的贝雷式钢架桥,留存至今。畹町桥是双层栏杆,是滇缅公路的出进口,为一个咽喉通道。它是利用现代钢混的技术所建成的拱顶桥梁。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畹町桥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中国军队将日寇逐出畹町国门,滇西抗战全面胜利,“创全歼顽敌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期间,畹町石拱桥毁于战火,同月,由中美工兵重建贝雷式钢架桥,与从印度利多(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八莫、南坎至畹町的中印公路交汇,此路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8日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畹町河上的单孔石拱桥同期建成,这条被称为“道路史上的奇迹”,为抗战而修筑的滇缅公路,一经诞生便成为中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是抗战时期中国的“输血线”、“生命线”,担起了拯救炎黄子孙的历史重担。畹町桥是祖国西南之门户,昆畹公路之终点,滇缅公路之锁钥,中印公路之纽带,因其在我国抗战史、外交史和边贸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闻名遐迩,被誉为抗战名桥、友谊名桥和商贸名桥。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畹町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畹町桥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中缅两国的界河上。
交通路线
乘车前往畹町桥:从瑞丽客运站乘坐客车前往畹町,步行可前行畹町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