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流杯池石刻
宜宾流杯池石刻
共 2350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43
历史沿革
元末,流杯池一带因动乱荒废。
明景泰年间,逐渐修复流杯池。
清嘉庆《宜宾县志》把流杯池列为宜宾八景之一。清光绪年间,再度修建,增设2座二柱式石坊,基本形成了现流杯池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杯池及周边区域被辟为。
宜宾流杯池石壁上的张大千题联(1983年翻刻)
1983年,内江籍书画大家张大千题写的书联“亭下华方午;江前石亦流”,翻刻于壁。
2017年11月,流杯池修缮工作完工。
文物特点
地理环境
宜宾流杯池石刻
宜宾流杯池因宋代凿石构景而成,位于岷江北岸天柱山下的峡谷之中,距市中心约4千米。宜宾流杯池依傍峡谷和山水之势构景,堪称邑郊理景艺术的典范,成为宜宾自宋代以来的文人雅集场所。
流杯池整体布局
流杯池“流觞曲水”
流杯池遗存位于“涪翁谷”内,于谷底凿石成景为流杯池,两侧布置石凳,列坐其次。涪翁谷是由一块巨石中间劈裂而成的天然峡谷,两面谷壁陡峙,遍布历代摩崖石刻。涪翁谷整体狭长,长约52米,高约14米,最窄处约4米,险峻幽深,两端入口稍狭,中部渐宽,宽处达7米,行走其中幽静而不压抑。涪翁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呈两端高中间低,流杯池位于涪翁谷底东段,东西谷口与谷底高差分别约3.79米和3.83米,均设20级入谷石阶,石阶中部平台处各设有一座二柱式清代石坊作为谷门。涪翁谷的两面谷壁整体陡峭嶙峋,南壁中部有石名曰“落星石”——“圆石嵌壁,半隐半露,其状欲坠”。谷西石坊处有一棵古榕树盘根错节,沿石壁攀缘向上。出了涪翁谷西石坊可见涪翁楼,涪翁楼分2层,下廊上阁,登楼可俯瞰流杯池全貌。出谷东石坊向南行约10米处有涪翁洞,涪翁洞为断崖成隙,入口甚狭,宽约0.6米,仅容一人通过,洞内有石阶,直达洞顶。据嘉庆《宜宾县志》记载,涪翁洞乃为“巨石中裂为二,其裂处上下曲折,相去皆二尺许”,光绪《叙州府志》描述其“磴路伛偻而达于巅”。涪翁洞南面石丘之上建有一座六角飞檐翘脚亭,名曰“荔红亭”,石丘东壁下为涪翁壑。涪翁壑东侧有一小山岭,古称“涪翁岭”,岭侧即为涪翁祠旧址,内存明代建修黄山谷(即黄庭坚)祠碑。涪翁壑向南“有水汩者曰涪翁溪”,即涪溪。流杯池东北面有一人工湖,《宜宾地区文物志》称其旧为水塘,是流杯池水源。人工湖与流杯池沿路有一道浅沟,细水潺潺。
文物遗存
石碑
宜宾流杯池石刻南壁西端脚下立有两通石碑,一为《培修流杯池碑》(清光绪年间),一为《涪翁楼培修募捐功德碑》。
石刻
历史文化
黄庭坚
(1045~1105),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北宋绍兴元年(1094年)至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遭贬官、流放,先后被“安置”于今重庆涪陵、彭水和四川宜宾。
流杯池的来历
宋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因修《神宗实录》获罪,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因此又自号为“涪翁”,后于元符元年至元符三年间(1098~1100年)谪居戎州,今宜宾。宜宾曾为僰人聚居地,史称“古僰国”,汉置僰道县,后隶属戎州,宋政和四年(1114年),因“戎”“僰”名州、县不雅,改戎州为叙州,改其属下僰道县为宜宾,宜宾由此得名。《宜宾县志》《叙州府志》分别有“黄庭坚于其中甃池九曲,为流觞之乐”“黄鲁直垒石为九曲,号流杯池”的记载,黄庭坚于此谪居期间,效仿兰亭风雅,相地构池、行曲水流觞之乐。
“曲水流觞”源于上巳节的“祓禊”习俗,春秋时期逐步演化成为踏青郊游和宴饮赋诗的“春禊”活动。魏晋时在“魏晋风流”的时代风尚和“兰亭雅集”的社会影响下,曲水流觞活动成为文人墨客时代性的文化盛事,并逐步演化为传统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的程式化景观。曲水流觞是传统诗酒文化的典型载体,饮酒活动和诗词创作于此结缘,并升华为精神寄托,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文物价值
流杯池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谐美结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曲水流觞地面遗存之一,且融合了宜宾独特的诗酒文化。流杯池两侧的摩崖石刻,记录了从宋代以来的历代名人石刻书法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措施
宜宾流杯池石刻
2019年10月7日,宜宾流杯池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宜宾流杯池石刻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北岸天柱山下“涪翁谷”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宜宾流杯池石刻,路程约2千米,用时约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