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镇
地名由来:大浦街原名大堡埠,因“浦”与“堡”谐音而得名。
大浦镇位于衡东县的南部,距衡阳市21公里,距衡东县城23公里。四邻与衡南县、衡山县、衡阳县交界,大浦历来就是衡东西南部的政治中心,明代的义城乡太平里,清代的字,民国时期的堡里乡等基层政权机关都曾设立在大埔街。新中国成立以后,衡山县第五区人民政府(后改称第六区)及衡东于1966年成立县以后的大浦区公所、大浦镇人民公社、大浦乡人民公社也都设在这里。1987年大浦镇人民公社和大浦人民公社,合并为大浦镇,1989年,岭茶乡又并入大浦镇。大浦镇历来还是衡东西南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早在东晋时期即已形成了集市.大浦人们有着善于经商的传统。大浦镇是衡东县第一大镇,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各个乡镇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大浦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京广铁路、省道1843线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水运有蜿蜒南北的湘江。方便的交通,加上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紧靠衡阳市,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大,使大浦镇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浦镇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走兴工强农之路,力争把大浦镇建设成为衡阳的“卫星镇”。
堰城城址
位于大浦镇堰桥村遗存的堰城城址,其完整的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地下文化堆积等,在我省汉代城址仅此一处。堰城城址地处衡阳盆地东北边沿,位于大浦镇堰桥村中部,当地小地名“城里院”,其坐落处地理环境
712矿旧址群
712矿旧址群中国第一颗-铀矿原料来原地七一二矿旧址群,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大明村。1955年8月,中南309队第四航测队发现大浦铀矿床。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堡霞乡。
1950年,属衡山县第五区堡覆乡。
1952年,属第六区浦泉乡。
1956年,与青鸦、双托、托源、新开等乡合并为大浦乡。
1958年,从浦泉乡划出设立大浦镇,属大箭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大浦镇人民公社。
1981年5月,设立衡东县大浦镇。
1987年,大浦乡并入大浦镇。
1989年,原岭茶乡并入大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