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开发区(窑湾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8-13 19:07

地名由来:以驻地地名及政府派出机构通称而命名。有一黄姓人家在雨淋包山系形成的一个小湾烧窑制作陶瓷品,当时很有名气,因此后人称这个湾为“窑湾”。解放初期,取消保甲制后,在此地建乡之时取名为“窑湾乡”。2017年11月,撤乡为街时改为窑湾街道。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西陵开发区(窑湾街道)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一、基本情况

西陵区窑湾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东接伍家岗区,西邻峡口风景区,南望宜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靠夷陵区。辖区面积27.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195人,非农业人口47094人,占比88.53% 。道路硬化率、绿化率和路灯安装率100%。现辖9村(东山村、沙河村、茶庵村、后坪村、唐家湾村、大树湾村、黑虎山村、石板村、望洲村)1场(三岔河农场)1所(农科所)。2017年窑湾街道完成辖区经济总收入97.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6亿元,工业总产值34.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84元,村集体经营收入1902万元。

二、街道优势

交通便捷。宜黄高速公路、宜秭公路、三峡专用公路、三峡大学路、西陵二路快速路、峡州大道、开发区发展大道等贯穿境内,夜明珠、黄柏河两港口直通长江黄金水道,构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

物阜民丰。窑湾街道以盛产“窑湾蜜桔”而闻名,其前身窑湾乡素有“峡口桔乡”的美誉,著名词曲作家乔羽和谷建芬等参观后,留下了“柑橘王国”的墨宝,并创作《门前的柑橘树》歌曲,在三峡地区广泛咏唱。窑湾乡先后获得“中国蜜柑之乡”、“优质柑桔生产基地”、“中国名牌产品”、“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环境优美。窑湾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黑虎山村享有城市后花园、都市绿肺的美誉。近年来,窑湾街道大力实施“全域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建设,美化人居环境,大力建设宜昌蜜桔生态公园。

乡风文明。窑湾街道从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目标出发,以“农民读书节”为载体,强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以“立典型、树新风”为抓手,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新村”、“乡风文明中心户”、“乡村道德模范”、“最美村官”等评选活动,为实现窑湾街道跨越式发展目标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窑湾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立足实情,理清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西陵区“1456”战略,以推进全域城市化、全民市民化为主线,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农村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窑湾街道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示未来城市新形象。

历史沿革:

明弘治年间称为新安乡,属夷陵州管辖。

清朝时期更名为盘石铺,属宜昌府东湖县管辖。

民国时期属宜昌县第九保。

解放后的1950年3月窑湾乡成立,行政区域形成,面积约11平方公里。

1961年改称为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果树试验站,1962年2月9日,将园艺场11个队合并为一、二、三、四分站,即胜华社的部分队划为一分站,清峰社的部分队划为二、三分站,伍家岗园艺场的部分划为四分站,总站址设在二分站一队,整体划入宜昌市版图,改名为宜昌地区专署果树试验站,属于宜昌地区行署直管。

1968年8月,经宜昌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宜昌市果树试验站革命委员会。

1970年,划归宜昌市郊区管辖,改名宜昌市窑湾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5年2月12日,撤区并社,将窑湾公社,东湖公社,沙河公社合并为窑湾公社,版图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

1984年3月再次更名为宜昌市窑湾乡人民政府,属宜昌市郊区工作委员会管辖。

1987年,西陵区人民政府成立,窑湾乡划归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管辖。

2017年11月,撤销窑湾乡改为窑湾街道,隶属关系不变。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