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2020海康业务增长点在哪里?

架构师技术联盟

共 9102字,需浏览 19分钟

 ·

2020-08-27 03:01



增长点一:2020 Q1业绩下滑,海康启动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减少实体清单影响,提拉业绩增长

 

2020 Q1受到疫情、实体清单影响,海康营收94.29 亿元,同比下降5.17%。一季度延迟复工影响产业链供应,国内外需求均受到冲击,公司业绩小幅下降。

 

创新业务发展迅猛(萤石网络目前不在美国实体清单),机器人、汽车电子、智慧存储、微影等业务都打开了局面,其中,2019年萤石网络实现营收25.92亿元,同比增长58.38%。拟分拆萤石网络(智能家居)上市促其探索发展,成为2020年新的增长点。

 

4月24日,董事会同意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萤石网络至深交所上市,目前在做前期筹备工作。海康威视持有萤石网络60%股权,杭州海康威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萤石网络40%股权。

 

萤石网络(Ezviz)是以智能视频与视觉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及控制等技术,打造可信赖的安全智能家居产品和物联网平台,为家庭、个人及小微企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优质服务。

 

说明:萤石品牌属于海康2013年成立的新业务,主打智能家居。(海康业务分安防业务和创新业务两大板块)。


 

  • 安防业务以视频监控为核心,形成覆盖前端、后端、中心控制等产品;

  • 创新业务包括萤石品牌(智能家居)和机器人、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存储和红外传感器(存储和红外传感器是安防上游零部件纵向拓展)。

 


萤石云平台将海量物联网设备链接起来,使家庭和企业用户轻松管理终端的监控情况。不断完善家居和类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以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IoT 生态。2019 年5月提出萤石“1+4+N”智能生活IoT生态。

 

  • “1”指萤石云视频APP,

  • “4”指萤石自主研发的四类硬件设备,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

  • “N”指N 种子系统的合作生态,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影音、智能晾晒、智能窗帘等。

 

增长点二:2019年12月9日成立消防子公司,作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支点和继智能安防之后的发展机会。

 

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消防设备行业市场规模587亿美元,相当于安防设备行业的3倍。目前主流的消防设备以烟感、温度监控器等事后报警设备为主,不具备预防能力。2019年最新修订的《消防法》明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政策,目前,国内消防设备市场格局分散,前30大企业合计份额不足10%,并且鲜少有厂商具备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综合技术能力,这恰好是海康强项。海康认为智慧消防是继智能安防之后新的发展机会。

 

海康过去几年积极投资各类新型传感器,建立支持多种感知技术的核心硬件平台。海康认为这个硬件平台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落地的重要支点。


 

  • 消防方案亮点:把消防中控室与安防中控室合二为一,实现消安一体化管理和运维。

  • 消防技术优势:海康在视频AI技术积淀,在燃气泄漏报警、区域火点监测、火温烟雾识别等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溫度红外线热成像、烟感、视频三合一体机)已经成熟。

  • 解决方案应用现状:雷视一体摄像头等产品在ETC无人收费等智能交通场景广受好评;红外热成像仪与烟感等传统传感器的集合,也有望成为颠覆传统消防设备行业的重要产品。

 

并成立消防子公司,基于多年积累的红外热成像、烟感传感器等技术研发产品,结合其硬件平台和AI技术试图颠覆传统消防专业设备和产品。

 

增长点三:传统安防领先业界2年,方案已经成熟,处于收割期;未来重点投入新业务领域

 

海康相比传统安防产品,技术领先1-2年,目前方案已经成熟,处于收割期(海康大规模的人员投入阶段已经结束,软硬件平台进入收获期)


率先布局AI,系统技术领先同行业厂商1-2年

 

预计未来几年投入放缓;海康将大力投入外热成像、传感技术、雷达、SSD存储、AI智能化等新业务领域。

 

 

增长点四:新基建政府投入巨大,海康在5G、新能源、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多技术领域已经布局,将成为2020年新的增长点

 

海康看好新基建拉动公司业绩:在疫情对消费需求带来较大不确定的情况下,政府积极投资新基建,5G、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2020年新的增长点(从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产品服务目录来看,海康在5G摄像机、车路协调、新能源、移动机器人、人脸识别、云眸、AI开发平台、智慧家居、疫情热成像筛查等10+个领域)。

 


1、十年磨一剑(2001-2011),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迅速成为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和安防领域标杆。

 

2001年11月成立以来,十年磨一剑,2011-2019以来连续9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公司在2018 全球监控市场份额为22.6%。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 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海康已是传统安防领域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在“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等政策的推动下,公安、交通、金融、政府和企业大力配合下落地安防工程,海康恰逢天时(中电科背景)、地利(技术实力);在安防领域沉淀积累,基于碎片化行业需求,完成应用定制,在市场中打磨出了7大事业部(业务线),公司完成了由视音频压缩版卡、后端DVR、摄像头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围绕视屏监控领域深耕细作,数年时间,已形成立足硬件(首款H.265 4K NVR、30倍200万高清一体化机芯等)和软件平台(首创视频综合平台),传统安防产品技术领先同行业1-2年,迎来了传统安防走向智能安防的转折点,不断开拓创新。

 

2、从单一的安防产品,转变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分析平台

 

安防行业历经多次技术变革,人脸采集、识别、车牌识别、行为识别等需求视频监控需要从“看得见”、“看得清”、“看得远”向“看得懂”过度,AI作为海康核心技术推动安防产业全面升级,提高检索效率,结构化海量视频数据实现快速检索。

 

海康2013年开始布局深度学习,算法研究院投入巨大,在多项算法领域,多项深度学习技术在国际竞赛中获得第一(2017图像中文字识别刷新世界纪录)。AI识别技术发展迅猛,以ImageNet为例,其图像识别错误率在2015年已降低到3.6%,超过人眼识别的精确度(错误率5.1%),并在2017年继续降低到2.3%。

 

2015年基于车牌识别、行为识别推出了基于GPU 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猎鹰”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和“刀锋”车辆图片结构化服务器等AI中心产品,包括“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和“神捕”系列智能交通产品。


 

3、加大研发深耕AI、AI向边缘前移,发布Cloud AI推动智能化转型

 

传统视频大数据、分析大多数通过后端或者云端来实现,网络压力和云端的计算压力过大,无法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判决。但在一些特定的场景,需要将计算能力前移,边缘计算成为必备能力。

 

在此背景下,海康2016年发布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超脑”系列NVR等前端产品。



在前端完成人脸采集、识别、车牌识别,直接往后端传输经过边缘处理的数据。形成覆盖前端、后端、中心控制等AI全产品线布局。大大减轻网络的压力和云端的计算压力,使得事前预警、事中判决以及更多的应用成为可能。

 

 

2017 年,海康提出AI Cloud 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三级架构(“云边融合”的计算架构)连接端、边、云,建设物联网时代数据接口和应用汇聚平台。边缘节点偏重多维感知数据采集和前端智能处理,边缘域偏重感知数据汇聚、存储、处理和智能应用,云中心偏重业务数据融合和大数据多维分析应用。

 

AI Cloud战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融入到物联网应用中,以云边融合理念引领智能物联网发展。三级架构的核心理念是: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


 

提出“两池一库四平台”战略给Cloud AI架构穿上软件外衣。“两池”指计算存储资源池、数据资源池,“一库”指算法仓库,“四平台”则是资源管理调度平台、数据资源平台、智能应用平台、运维服务平台。

 

4、发布“物信融合”数据平台,推动Cloud AI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

 

2019年,海康将“两池一库四平台”进一步整合为跨智能物联网和信息网的物的“物信融合数据平台”。联通物联网和信息网孤岛,实现原有的基于物联网的单场景应用和时空域应用,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还可以实现宏观综合应用。


 

从数据角度,将智能物联网中的数据按照互联网、行业信息网等各类信息网中需要的模型进行组织,并实现融合,实现数据最大化利用。



从AI Cloud角度,边缘节点和边缘域位于智能物联网,云中心位于智能物联网或信息网,数据实现了横向跨网融合、纵向跨层汇聚。在双网中,基于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开发三类应用:单场景应用、时空域应用和宏观综合应用。

 

总言之,物信融合就是把智能物联网的数据与具体业务中信息网的数据相融合,支持跨智能物联网和信息网的资源治理、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数据服务与数据应用,为客户解决数据规范缺失、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汇聚治理困难、数据挖掘力度不足、数据管理成本太大等难题。



物信融合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的组合、复用,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

 

5、组织变革,采用不同销售策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和业务布局变化;采用“构架+组件=产品”的模式实现软件架构统一、组件重用,加强内部协同。

 

推出AI Cloud平台架构,海康围绕视智能安防、大数据、人工智能深耕细作,形成全线硬件、产品和方案,随着行业进入多样化,海康通过组织变革、内部资源优化提升效率。

 

2018 年,公司对传统业务进行了变革重组,重新组织整合资源,以传统的七个事业部与渠道经销管理为基础,将国内业务划分为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提供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公安、交通、司法、金融、文教卫、能源和楼宇七大行业和40 余个子行业的纵向垂直行业。


 

  • PBG 以AI Cloud为核心技术框架,以大数据为抓手,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平台,为智慧应用赋能;

  • EBG 重点是AI、视频分析,面向企事业用户提供以视频联网与AI视觉感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以AIoT为核心的智能化产业升级;

  • SMBG 基于AI、大数据,提供安防服务、SaaS 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用户向可视化经营管理方向全面升级的需求。

 

同时,打造架构+组建的产品开发模式,实现软件架构统一,标准组件重用。把组件规范化、标准化,各个部门、不同的软件开发团队做的东西,都放到组件库里规整以备复用,构建统一的软件平台。公司的组件数量已从18 年的275 个增至19 年的1644 个,其中可被复用的基础环境组件、通用服务组件和共性业务组件经过超240 万套出货软件的现场运行验证。软件产品中组件复用率达93%,平均每个产品新增组件数仅为5 个。

 

6、构建AI 生态,快速落地细分行业方案,解决碎片化需求

 

过去,海康面对视频应用碎片化、需求迥异场景,依靠多年的实战及其对各行业视频监控应用需求的深刻理解,定制化开发覆盖公安、交通、智能楼宇、金融、能源、司法、文教卫7大行业的产品和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多样化的应用需求(IDC 预计,国内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从2018 年的106 亿美元增长到2023 年的201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速13.6%。)。

 

但基于细分碎片场景定制的做法,对产品管理、人力成本提出更多挑战,规模化生产难度高,维护成本高。随着前端采集设备种类愈加多样,海量、多维的数据(过车数据、人脸数据等)涌现,AI在实体经济中的需求非常旺盛,AI应用场景碎片化特征更为凸显,如何实现在海量数据中实现AI分析、快速检索价值数据成为行业痛点。面对越来越复杂的AI边缘场景,在实体经济中落地困难。

 

要解决此痛点,深度挖掘视频的价值,必须依赖于AI计算机视觉技术(CV)和生态伙伴合作。为了决碎片化需求,解决AI落地所需的数据、算法、算力、产品、系统五大实体条件,推出了AI 开放平台,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AI 产业生态环境。

 

AI开放平台包括设备操作系统,集成开发套件和云端配套服务。面对客户海康开放操作系统、集成开发套件和云端多种配套服务。


 

海康认为,正是这5大条件,限制了实体经济中巨大AI需求落地。海康AI开放平台训练了大量不同应用领域的领域模型,根据用户的需求,开放平台会自动选择的一个领域模型作为训练基础,然后在这个训练基础上利用场景数据进行迁移学习。通过通过已有模型和迁移学习,仅用100张左右的训练样本,算法就能获得85%的检测精度;而从头开始训练的话要达到同样性能则至少需要5000张样本。基于领域模型的迁移学习使用户能够用极少量的数据得到一个可用算法。


 

一是数据,解决训练数据问题,海康基于领域模型的迁移学习使用户能够用极少量的数据得到一个可用算法,另外,平台支持虚拟数据引擎,它利用三维建模、光线追踪、对抗学习等技术生成虚拟数据来丰富训练样本。

 

二是算法,提供模型架构搜索算法,该算法用庞大的计算能力自动寻找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解。用户只需提交任务、设定约束条件,由检索引擎自动完成算法设计,完成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和参数的调整。可以基于少量数据,快速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AI 应用,应用上线后进而叠加新的数据做增量训练,不断迭代优化算法。

 

三是计算,开放平台开发了AI编译器,AI编译器利用神经网络图优化、汇编优化、指令编译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算法在各类芯片平台上的自动优化及部署。AI编译器使算法在海康前后端产品的移植变得非常便捷。

 

四是产品,海康AI开放平台主要配合自己的前后端产品,给客户提供一个基于细分场景AI算法开发平台,实现碎片化需求落地。目前支持的设备包括多形态智能摄像机产品系列、“海康AI超脑”智能分析设备系列;

 

五是系统,AI开放平台开放了大量海智能应用能力供行业用户调用,包括视频、跨媒体感知、融合感知的能力;并可以通过萤石云上线这些智能应用服务。

 

AI 开放平台是面向行业用户与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的一站式算法定制服务平台,吸引开发者训练AI 算法训进而推出更多适合碎片化需求的应用,众多的AI 应用会吸引更多的客户,更多的客户又会反过来促使平台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海康AI 开放平台具有三个特点:

 

  • 1、提供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算法模型自动化训练服务,基于很少量数据,快速生成满足场景化需求的AI算法,显著缩短AI应用开发周期,满足应用快速上线的需求;

  • 2、支持将算法模型直接导入边缘设备技术,使边缘设备具备灵活的场景适应性。对零算法基础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支持的设备包括多形态智能摄像机产品系列、“海康AI超脑”智能分析设备系列(海康硬件);

  • 3、提供平台级SDK和云端API与企业应用实现集成,解决AI视觉感知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生产环境中实现数据持续采集和算法模型迭代优化的闭环反馈。

 

海康已经成功将AI开放平台应用于多个细分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在制药企业,实现员工生产行为标准化审核,降低生产安全隐患;在食品生产企业,实现“明厨亮灶”,保障食品安全规范生产存储;在自然资源领域,实现“天脸识别”,推动气象智慧观测等。

 

7、Cloud AI升级生态开放:共筑两类生态圈,开放四层能力

 

AI开放平台解决了细分行业碎片化需求问题,把定制化开发的工作从海康交给了行业客户,通过平台域集成算法模型,解决数据源、训练集、模型等难题,实现一个零算法基础的用户一个小时之内完成整个算法的训练及部署目标。Cloud AI开放生态海康的深度开放战略,拉通“海康与伙伴,伙伴与伙伴”之间合作,AI Cloud开放4层能力,共建产品和服务2类生态合作伙伴。

 

共筑2类生态圈合作伙伴:AI Cloud平台将汇聚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产品类合作伙伴包括设备厂商、基础软件厂商、算法厂商、数据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服务类合作伙伴包括安全服务商、运维服务商和技术规范制定团队。

 

 

AI Cloud四层能力开放,打造一个开放体系。AI Cloud 开放平台通过基础设施


开放、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服务开放以及应用接口开放,通过这四层开放实现多维物联数据的汇集,建立智能算法生态联盟,降低应用开发门槛,加速应用落地。


 

1)基础设施开放:计算存储资源池、算法仓库的开放,算法仓可放第三方算法,实现不同厂家算法的择优、组合使用和统一调度,可以把存储、计算资源给第三方使用。解决算法仓,以及训练所需算力问题。

2)数据资源开放:支持各类数据资源的多维汇聚和统一管理,第三方数据上传,第三方数据被使用。解决训练数据集问题。

3)平台服务开放:智能分析服务支持人脸、人体、车辆的检测、评分、建模、比对等智能分析服务开放。云端分析识别,解决算法和应用问题。

4)应用接口开放。基于海康SDK开发不同行业应用,海康提供了类似中台的服务包装,并对外提供SDK,以便进行业务逻辑实现。

 

AI Cloud开放生态通过生态圈不同合作伙伴的联合,使一些有算法优势的企业、有数据优势的企业等相互合作,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共建AI 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

 

 

个人理解,AI Cloud开放生态注重的中心平台能力的开放,注重生态之间优势的合作,物信融合、大数据分析。海康推出的深思融合智能分析系统级产品,应该是针对硬件开放(不是硬件解耦)、算法引擎开放,并覆盖边缘域。



深思做到了算法引擎对外开放,各类算法厂家的不同算法都可以在“深思”上进行开发、训练和商业化运行。同时,深思融合视频解析产生的数据,通过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对外开放,任何有一定开发能力的平台厂商都可以利用数据做上层业务应用。本质上没有做到软硬件解耦,还是绑着客户走。

 

8、继AI Cloud、物信融合之后,海康提出“数智底座”全新理念


继云边融合AI Cloud 计算架构,由视频监控厂商向AIoT 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进阶,到提出“物信融合”数据架构向大数据服务拓展之后,海康于2019年报中提出“数智底座”理念,将对于AI 和大数据的积累融汇成对智慧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技术底座。

 

截至1Q20海康的AI 开放平台已上线通用AI 功能40 余项,平台日均调用超3500 万次;累计训练模型超过1 万个,其中垂直行业的碎片化场景模型占模型总数95%以上。

  

整体总结


总体来讲,海康在传统安防领域的地位根深蒂固,产品、方案、生态完备,细分领域全面覆盖;AI新机会带来了新挑战,场景迥异、碎片化需求更为严重。


海康改变过去定制化策略,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统一软件架构,开放AI生态等系列措施,利用众人力量解决场景碎片化问题,为寻找新的增长点,海康瞄准消防、安检,通过成立消防公司,拆分萤石上市。2020海康新的增长点:


  • 以萤石网络为首的新业务,智能家居和机器人增长迅猛

  • 智能消防将是一个增长点,红外传感、雷达等技术成熟,智能消防空间巨大(3倍于智能安防)

  • 新基建,海康产品布局全面,销售团队和阵型完备,各个省市建设都可覆盖

  • 新领域机会如“明厨亮灶”、“垃圾分类”、“公路无人收费”建设将带来新增长,海康在烟感、雷达等传感器与视频技术结合的新产品上做好准备。

  • 智能安防领域,依然是海康的主战场,实体清单前期,海康做足备货和供应准备,备选供应商满足关键产品供应,影响可控;随着疫情恢复,业务将持续升温。

 

1、构建了核心技术竞争(视频分析技术的软硬体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实体清单影响了采购,但核心竞争力未受影响,影响部件可替代。


 

2、不断创新,未雨绸缪,为新领域做足技术储备(领先业内同等厂商2年),善于抓住市场机会(如智慧消防、新领域视频与传感设备结合),受益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的多因互驱动, 2018年贸易争端以前收入增长维持在30%以上;净利润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人均利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在国内和海外分别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和模式,促进了销售渠道的拓展和产品的销售。同时,不断调整战略,因时而变(传统安防-智能安防->AI Cloud云边架构->物联网->数据底座),因势而变(细分行业定制->统一软件架构/调整组织架构->AI开放平台),以变应变,长期处于行业领导者地位。

 

4、从一家单纯的安防厂商向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商转型,采取两条腿走路策略:


  • 一条腿从传统安防主业向企业和SMB市场扩展,

  • 另一条腿向新业务市场(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汽车电子、存储等)迈进

 

5、根据公司2019年报,3大BG围绕大数据、视频、AI分析、安防服务深耕细作,各个BG收入占比相对均衡,组织运作健康。

 

2019年收入里面主要是传统政府安防的公共服务事业群(PBG)收入为156亿,占比为41%;而面向政企业事业群的收入为126亿,占比为34%;面向中小企业事业群的收入为94亿,占比为25%。

 

6、自建渠道,发挥渠道优势。一是缩短了销售环节,可以体现出价格的优势;二是企业和市场客户接触的机会增多,细分客户全覆盖,能更快速、准确地了解用户对市场、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极大的增强客户黏性。

 

7、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自2004 开始自建营销网络,截止2018 年底,公司在国内拥有拥有32 家省级业务中心/一级分公司,200多家办事处,在海外拥有44 个分支机构,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营销网络既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提供维修服务、还建有仓库保证交付速度。

 

8、产品覆盖前端、后端、中心控制;包括端设备、边缘域和云中心;种类繁多,针对行业细分场景提供不同产品定制方案,每个子场景都有精准对应产品。海康充分发挥了在人力成本上优势,其营销网络、渠道和人力成本优势使海康相当一段时间里保持竞争力。

 

推荐阅读:

华为:危机的另一面是新战场

超级计算机研究报告(附PPT下载)

NVIDIA收购ARM,意欲何为?

大疆胜诉:美国337调查结束,不会发布禁令!



温馨提示:

请搜索“AI_Architect”或“扫码”关注公众号跟踪技术动态,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技术精彩内容。


浏览 6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