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王府

共 1030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去世后,将原的府邸改赐予第二代怡亲王,改建为怡亲王府。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第六代怡亲王获罪后,怡亲王府被收回。
清同治三年(1864年),怡亲王府改赐孚郡王,称孚郡王府。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孚郡王爱新觉罗·奕譓晋爵为孚亲王,府邸改称孚王府,因其排行第九,故又称九爷府
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孚王府售予的部下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立北平大学文理学院租借孚王府办学,改称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1999年,孚王府西路建筑改建为社科院宿舍
孚王府

建筑格局

孚王府
孚王府坐北朝南,占地自朝阳门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总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将近300米。东西向建筑布局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要建筑,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西路是以合院式为主的建筑,应为居住区,东路则以排房为主,应为府库、厨、厩及执事之舍。中路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南房(后改为街门)、府门、银安殿、后殿、正寝殿、后罩楼,两侧建有附属建筑。东路建筑临建情况较严重,中部保存有北房五间。后部有两进院落保存较完整。此外,王府北部和中路多处保存有王府府墙和内宫墙,均为城砖糙砌,连檐通脊。西路仅存有后部的四组四合院,原西路前方的内门和大门已无存

主要建筑

文物价值

孚王府的布局严谨规整,主次分明,殿宇屋舍等级鲜明,建筑类型多样,空间变化丰富。历经近300年,其建筑体系仍基本保持着原貌,是研究清代王府建筑的宝贵实例,也是了解清朝礼制制度和王室贵族生活的重要依据。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王府亦是北京城市变迁和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传统文化思想和建筑艺术的物质体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物保护

1979年8月21日,孚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孚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孚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

交通路线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