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干不过流感了吗?

共 4844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12-07 20:41

2019年12月份,武汉市通报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

2020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nCoV。

距今已三年。


近期社交媒体上多了很多关于病毒感染率和致死率等的激烈讨论,双方各执一词,难分胜负,但基本诉求,无非都是想更好地活着。

我想,如果想将各种观点的人拉回到一个基准线讨论,不如用数据来说话。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现在的新冠病毒。

正视毒株的变化

讨论一切的前提是,此刻的病毒状况如何。病毒一直在迭代变异,新版本就该有新打法,了解它现在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面对它。

56e17552869e6256fcd6da90becda42e.webp注:奥密克戎具有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性质,传染性很强,出现爆发性扩散[1]。目前已发现“BQ.1”“XBB”等600多种衍生毒株,但其共性是出现了免疫逃逸性质增强的“收敛进化”。

那么现在这轮疫情,是什么毒株呢?它的毒性如何呢?过去三年间我们所熟悉的主要有原始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目前国内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该亚分支是BA.5.2.1.7的缩写,其与年初流行的BA.1、BA.2及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同属于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亚型变异株,而其传播力是目前我国本土流行株中最强的。

从致病性上看,目前国内流行的BF.7变异株与其他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差别不大,目前没有发现根本性的加重或者减轻[2]。所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相关的历史数据,都可以为我们本轮疫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e1bd1376f9d4df960434464bd256e294.webp

首先,奥密克戎与前年、去年流行的原始毒株、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最明显的临床特点就是潜伏期进一步缩短,部分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

其次,奥密克戎的传染力更强,但致病能力更低,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如今年年初分析上海疫情时,国内开始出现大量无症状患者)。

另外,在疫苗等免疫保护下,感染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基于以上特点,从整个社会来看,奥密克戎的流行规模扩大,且以容易重症化的老年人为主,进而导致死亡人数的绝对值增加。

因此今年的奥密克戎毒株,使得新冠演变为了“针对老年人的瘟疫”!

老年人的瘟疫?

老年人现在更容易感染新冠吗?

老年人现在更容易因为新冠去世吗?

95bcd717a33c7f49d2d28ba2b8f7df33.webp

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拿日本和香港地区的公开数据来看看。

为什么选用日本和香港地区的数据呢?日本是在今年3月21日重新放宽防疫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今年4月21日起放宽防疫措施,两地都避开了早期原始株,并在今年经历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完整周期,所以对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

先简单看看日本的情况(日本的情况很有意思,我下面会单独出一篇,大家保持关注公众号)

日本目前正面临第八波疫情的冲击,与第七波疫情相比,更加来势汹汹。11月29日新确诊人数为12万9903人,死亡人数为228人,重症患者334人

64148214a12d8c6542ba54fab3d61f71.webp

确诊人数已达第七波巅峰单日确诊的一半以上,死亡病例约为第七波巅峰单日死亡的三分之二。根据AI测算,高峰或在明年1月中旬到来。

2d4719c533b362dd1db4e528d30a3510.webp

但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却正考虑将新冠病毒的传染病分类,下调至与流感同等的水平。

促使日本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正是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变异株BA4/5(日本第六波、第七波的主要毒株)引发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呈现出了在不同年龄区间的明显差异

f918ebd597206e5d251a091cb4b7bd7f.webp

对比再看香港的数据[3],根据港大病毒专家金冬雁的介绍,按照年龄区间统计,20到29岁的人死亡率极低。感染死亡者主要是80岁以上的群体,特别是其中没打过疫苗的人,感染后死亡率可以达到14.70%。

而80岁以上接种过一针到四针疫苗的感染者,死亡率则分别降为7.16%、3.74%、1.58%和0.87%。

由此可见,疫苗的多针接种,能够降低感染概率并有效地减少重症和死亡数

debf8f10b81bec990af50aa245c5365f.webp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毒株对不同年龄组别的“杀伤力”差异,60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有较高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所以这也验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新冠似乎逐渐变异成了“针对老年人的瘟疫!”

奥密克戎打不过流感?

在以上数据的前提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流传着“奥密克戎在数据上没有干过季节性流感”的说法,依据是来自某日本电视台的数据披露。

78d46189ecc19c7da6032df958866268.webp▲ 图源来自微博

为此我查找了相关数据,来探究这件事是真的吗?

1、数据是真实的吗?

在日本的统计口径下,披露的季节性流感数据是真实的。

其实在微博上看到挺多朋友反驳这张图的数据,引用中国和美国CDC的数据认为日本夸大了季节性流感的致死率。

但这实际上是因为各国对于流感发病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口径不同。例如中国统计的是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但中国疾控中心官员曾表示,获得诊断的流感患者要少于实际发病人数。

而美国则依据统计数字和数学模型来计算,在死亡人数中,流感可能只是死亡原因的因素之一。

日本实际统计的是2017年9月~2020年8月三年的合计数据,计算出季节性流感的各年龄段重症率、死亡率等。此处我参考他们统计的原始数据,计算确实与上图一致。

c3d5d3f8adb313b2e700eff3dd63fbf1.webp

2、流感 = 感冒吗?

流感与感冒并不能划等号。

国内实际每年确诊流感的人数并不多(2019年确诊354万人),而大家都经历过的实际是感冒,所以千万不要把新冠等同于小感冒

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发烧常为低中度,基本3-5天可自愈,很少有全身肌肉疼痛或乏力的症状。

流感:有明显的发烧,且常为高热,发热时间也较长,一般会伴有全身症状,如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

还记得几年前一篇题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两万多字长文刷爆全网,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实际上流感的“威力”一直不容小觑。

3、致死率低,致死人数就少,社会危害就小吗?

致死率≠致死人数,更不等于对经济社会及个人的影响,不要忽略病毒的传染性。

奥密克戎变体的传播性比早期病毒有了极大地提升,更是比季节性流感的感染率更是高出一个数量级。

我们现在应该都比较熟悉R0这个指标,这是个流行病学术语,其定义为平均每位感染者在传染期内使易感者个体致病的数量

e750e7b06a675ea4725b47043143cbfc.webp

根据舒跃龙教授的分享,目前国内季节性流感的R0值为1.28,而新冠原始毒株则是2.2-3.8之间,到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R0值达到了9-10,此外还有R0值达到了21的观点。

1f06bd484d69954880896fd9470ff530.webp0b33fb858ee06793d746fdbdffc655e3.webp

所以我们不能抛开最终的感染基数和死亡人数,只谈致死率的降低。

另外,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中,有一个概念——疾病负担,它的出现就是为了从经济学角度评价疾病伤残和早死对个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上,在1982年后,仅仅通过死亡率、发病率、病死率等常规指标来代表疾病负担的算法就已经被淘汰了,疾病负担的框架模式还包含了其它多种个人、家庭、社会的相关指标。

115125538ee666080a75c4fcbb0137f1.webp

超额死亡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超额死亡的问题,由于许多国家没有建立很好的死亡监测的数据系统(比如印度这个数据黑洞),各权威机构统计的超额死亡率也成了目前大家用数据说话时公认的数据指标。

“超额死亡”是指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基于大流行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

  • 不同机构/平台如世卫组织、各国公共卫生组织、Our World in Data、美国CDC等网站计算超额死亡的方法并不一样,结果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大体的趋势上是一致的。
  • 每个月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是回归分析推算出来的,因此不需要考虑人口老龄化对超额死亡率的影响。
6e64f0f0dbfa4cf832dea22a9236ecba.webp

美国属于最早彻底躺平的一派,所以如下图所示,2020年前,美国每周死亡人数和估算正常死亡人数几乎完全一致。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几乎每一波疫情(新毒株的出现)都会导致持续的超额死亡。

看到下图中几个超额死亡高峰,可以肯定地说,我国2020、2021年的防控决策,不仅遏制了每轮疫情蔓延势头,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4],还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cd3caed98ad615f426201ac377c53a87.webp

另外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好消息是,新变种的威力似乎真的下降了;坏消息是,快一年了,奥密克戎新变种也没有向更低毒性变异。

接下来,我们再看日本的超额死亡数据,日本由于2020年也执行了较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反而实现了超额死亡为负数。

314b5ef5c3783a270e9856b3dfbc2641.webp

但在日本放开后的第六波、第七波疫情期间,都出现了明显的超额死亡波峰。

bd8551fbb5319c997d99f6c6c7c082ee.webp

至于具体超额死亡了多少呢,这里直接放日本网友在推特做的图,在2022年已出现了两轮疫情(第六波、第七波)的情况下,日本今年的超额死亡人口已超过2011年(当年发生了3·11日本地震)。

af28ff8db13b35ff5616c4e1eabf72bd.webp

其实除了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数据都能给我们很多参考,这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展开。

搜集和整理以上数据,是希望我们都能一方面不妖魔化“新冠”,另一方面也正视新冠带来的“危险”。

同时,数据也不代表可以一股脑儿地直接换算,各国和地区之间都有差异,实际的人口结构、疫苗接种率、人均ICU、人均医院床位等等多重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在内。无论后续面临什么样的疫情防控政策,我们都要多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自己的保护措施,维护自己的健康。

相较于某些“专家”的空口白话,希望数据能带给大家更多理性的思考。

我们下篇文章见。

参考资料

[1]

日本经济新闻: 奥密克戎现身一年,带来新社会问题

[2]

【防疫科普】感染奥密克戎BF.7变异株会有哪些临床表现?专家详解

[3]

港大病毒专家金冬雁: 即便80岁老人,打好疫苗后危险性也低于流感

[4]

浙江宣传: “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

 
浏览 6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