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共 1692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元代曾设有奚关总管府,又据李《龙飞御天歌》记载:“奚关城东距薰春江(珲春河)七里,西距豆满江(图们江)五里”。裴优城可能是元代关总管府治所。裴优城一直沿用到明代。
温特赫部城址于高句丽时期始建,渤海时期东京龙原府属下庆州治所。
1972年5~6月,考古学者对珲春市境内的古城进行了考古调查,通过这次考古调查,搞清了珲春古城的付代和一些间题,其中包括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1993年,考古队对温特赫部城的南墙和西墙进行了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平面图
裴优城与温特赫部城一墙相连,裴优城的南墙就是温特赫部城的北墙,并列成东北向与西南向两座城址,故有“姊妹城”之称。
裴优城址
“裴优”是满语,汉译“簸箕”之意,城以形得名。裴优城具有典型的辽金古城特点,是东北平原地区罕有的保存较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古城。
裴优城址
裴优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方形,方向偏向西南。东墙长520米,西墙长521米,南墙长460米,北墙长522米,周长约2023米。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保存较好。高3.6米左右,顶宽1~1.5米,底宽9米。南墙和西墙各有一座门址,并有瓮城,南门址有城门柱础石。城垣四角各有一个角楼址,四面城墙共设有14个马面。城墙外8米处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
温特赫部城址
温特赫部城址西墙
温特赫部城址部分城垣被风沙覆盖,现呈沙丘状。温特赫部城是一座历代沿用的古城,早在汉代,此城便是高句丽王国庆州龙原县治所,唐代渤海国时期,曾是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庆州治所,辽代为女真部族温迪痕部所居,该部族在《金史》上称为“统门水温迪痕部”,始称“温迪痕部城”,后又称“温特赫部城”“温地痕”温特赫”均为女真语,汉译为“神龛”、“神板”,亦即为“庙”的意思,具有“祭祀祖先地”之意。
温特赫部城址南墙
温特赫部城址呈梯形,城坦土筑,周长约2269米,东西墙各长710米,南墙381米,北墙468米,高3~5米不等,是一个长方形,前墙略窄。这是一座假城,真城则埋在假城底下。1993年,发掘确认假墙在上,真墙在下,真墙高3米许,宽3米许,墙的外坡较陡,内坡有一阶台阶式的坎,是作为一种军事设施。墙基有顺着城墙方向挖的两道基槽坑,基槽坑深0.5米,宽0.5米,是一个保护城墙的措施。城墙明显南移6~7米。在西墙基底下还发现了房址,说明该城是在古遗址上修筑的。
温特赫部城址
温特赫部城址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大的柱础石,其形状如渤海寺庙址础相同,因此推测遗址恐即渤海时期的庙宇,而辽金时期沿用。
文物遗存
裴优城址内外,除出土一些渤海莲花纹瓦当和辽金时代滴水瓦、瓦片、陶片外,还出土9方铜印,其中有崇庆年号的“勾当公事威字号之印”、天泰年号的“副统所印”“行军万户之印”、大同年所号的“副统所印”和“尚书礼部之印”等。此外还出两颗人纽小铜印(印记)。据考证“天泰”与“大同”两个年号,是金末蒲鲜万奴所建的东夏国先后使用过的年号,从而证明裴优城是金代古城,后为金末东夏国所据。
温特赫部城内外,采集有高句丽、渤海的板瓦,也出土辽、金古城和遗址经常见到的六耳铁锅和宋代铜钱。
研究价值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对研究高句丽时期、唐代渤海国时期历史沿革、经济、政治军事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古城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路程约10.7千米,用时约18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