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函谷关

新安函谷关

共 310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10:09

历史沿革

新安函谷关现存遗址
战国时代,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国西进,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据险设关,名“函谷关”。
西汉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有位楼船将军叫杨仆,为新安县铁门镇南湾人,因“屡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而“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便由杨仆主持,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史称“汉函谷关”。
东汉时,由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汉函谷关就成了洛阳通往长安的西大门,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汉灵帝时增置八关都尉时,汉函谷关成为八关之首,军事要塞地位进一步巩固。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改汉函谷关为通洛防,大兴土木予以修缮,大将贺若敦(洛阳人)为中州刺史镇关防。
唐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在汉函谷关附近兴建合璧宫。
新安函谷关
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出资重修新安函谷关,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等。
1997年,开始新安函谷关田野工作。在310国道改建项目的考古工作中,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新安函谷关关城的北部,发掘了一处烽燧遗址。这座烽燧遗址修建在函谷关关城南侧的长墙之上。东西残长约20米,南北残宽约10米,保存高度约2米。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清理并详细地做了记录。
1999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曾在新安县仓头乡盐东村调查发现一处与新安函谷关北线关塞相关的汉代大型仓储遗址,开启了新安函谷关考古全新的工作历程。
2000年冬、2001年夏,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调查了新安函谷关南线的散关城遗址;在新安县东关村,调查了新安函谷关的南北长墙和烧窑遗址区。
2008年5月31日~6月28日,新安县文物局邀请洛阳市钻探管理办公室对函谷关关城遗址北山(凤凰山)、南山(青龙山)和窑场村进行调查。发现了位于函谷关关城遗址南北两侧凤凰山、青龙山山上的长墙遗址。
航拍遗址
2012年6月起,洛阳市文物工作者对汉函谷关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截至2013年12月份,共钻探面积13.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000余平方米。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新安函谷关处于秦岭山脉东段崤山山脉的深山峡谷之中,北依凤凰山,南临青龙山,皂涧河流经遗址的西部、南部,涧河流经遗址的东部,涧河与皂涧河交汇后再折向东流。
空间布局
新安函谷关遗址分布图
考古发现了函谷汉代大小关城城址,小城四周墙垣尚存,保存较好;发现了贯穿关城遗址的汉代道路和叠压在关城遗址之下的早期道路,通关古道路土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35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道,从西汉一直沿用到今天,历经2000多年。清理解剖了大城城墙、大城南墙、望气台、建筑基址等两汉时期的遗迹,确定了主要遗迹的年代、形制结构和文化内涵。大城东墙墙体厚度达到了22米;大城南墙依皂涧河修筑,平面略呈弧形,宽度7~15米;在建筑遗址区,发现了两期汉代建筑。
夯土城垣相互环绕围成二个独立空间。北部空间平面大致呈长方形。规模不大,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10米。从出土的包含物和地层关系来看,始建于西汉中期。垣墙宽约22米。北墙、南墙保存完整,西墙、东墙遭到晚期破坏。垣墙的4个转角依然存在,东北、东南城垣转角上,各保留一个大型的夯土台基。这二个台基就是后世俗称的鸡鸣台和望气台,它们可能是当时角楼的遗存。北面空间之南部,另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南部空间形状不规则,大致应为不规则长方形。它的面积比北部空间的面积要大得多,从地层关系上看是东汉时期增补而成的。发现了东墙、南墙,西面、北面由于居民区和陇海铁路的阻挡,没有发现。以文献为准,遗址的西边不应超越皂涧河。空间的西部、皂涧河北岸发现了大面积的建筑基址和活动广场,这里是主要的居住区。南部空间对于北部的空间形成环抱之势,二者相互组合形成大小城之状态。大城的东墙,原是垣塞长墙的一部分,东汉时改为大城的东墙。大城东墙又分别与南北两侧山上的垣塞长墙相连接。小城处于大城的最东部,小城南墙的中部有一个缺口,为小城南门遗址,可与大城相通。遗址内发现两条古代道路。一条位于大城的南部、皂涧河的北岸,被西汉以后的城墙和建筑基址直接叠压。它的年代应早于西汉中期,推测是“秦道”或者是“周道”。另一条位于小城的中部,东西向贯穿小城。这条道路的路土共分12期,宽约4~15米,从西汉一直延续到近代。最早的路土的年代明确,是两汉时期的,宽约4~6米,路面陷于现在的地面之下3~5米,道路的两侧是生土的直壁。这一现象表明,两汉时期人和车辆实际上通行在地表以下,行走在一个4~6米宽的路壕之内,而关城则建在直壁之上。如果算上已经被晚期破坏的生土之上的地层,这条道路应在当时地表之下10~20米的深处。通关道路和大小关城的结构相互配合,以河间谷地的地形地貌考量,新安函谷关应该只有东西二个方向的城门。南、北方向实无法设置,面对高山环水亦无必要。因为内城、外城在东部相交,所以函谷关关城应该只有三个城门,即内外东墙一体的东门、内城西门、外城西门。但是由于破坏严重,所有门址均无发现,只是内、外城的东面和内城的西面残留了两个缺口。关城城门一字排开,道路穿城而过。在整个函谷关防御体系中,北中南三个地点三个关塞,制度应该一致。即每关三门,一共九个城门。此即东汉李尤所谓“上罗三关,下列九门”。
关楼与鸡鸣台
新安函谷关关楼与鸡鸣台、望气台的平面呈“H”形分布。其中,关楼在其西;鸡鸣台、望气台在其东侧,南北对峙,中间的通关古道宽约50米。关楼遗址为砖石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下层为平坛,坛高9米,南北长25米,东西宽20米,坛下中部为拱形东西通道;中层为砖混结构,是四面相通呈“十”字形对称的窑洞,洞宽2.6米、高2.9米,每室壁间各嵌“无字碑”两通(共8通),地面灰陶方砖,角对角、缝对缝,铺设考究。室外设平台,四门各有石联,上层已经坍塌。鸡鸣台位于古道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0米,残高15米;望气台位于古道南侧,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5米,残高约15米。

文物遗存

新安函谷关出土了大量与函谷关相关的历史文物,有陶制建筑材料、陶制生活用具、兵器、钱币等,其中包括函谷关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关”字瓦当,另外还出土了“安世”“安世万岁”瓦当,为遗址年代和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所获荣誉

门洞
2014年,新安函谷关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的一处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4年4月9日,新安函谷关遗址获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研究价值

新安函谷关
新安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重要关隘,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的丝绸之路的第一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保护措施

2000年9月25日,新安函谷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新安函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新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关镇东关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新安函谷关,路程约4.6千米,用时约9分钟。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