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共 193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30 15:52

历史沿革

2016年5月,博物馆开工建设。
2017年3月,博物馆建成试运行;同年4月,正式定名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2018年4月26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开馆。
2019年12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上流动博物馆”在三亚揭牌。
2023年12月,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遴选咨询机构承担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建设项目咨询评估评审任务。
2024年4月,博物馆决定通过比选方式遴选1家单位负责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夜色下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建筑布局

综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70593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主要的展览区域,有8个室内展厅和一个敞开式室外展廊,设文创销售区、儿童互动区、公共服务区及接待区等,重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功能;北区有2个展厅,主要用于引进临时展览,设多功能厅、会议报告厅、接待厅、文创销售区和观众餐厅、书店等。此外,馆中还建有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以及化学实验室、分析检测室、精密分析仪器室、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器物修复室、书画修复室等硬件设施。
建筑契合场地形成南北长、东西窄、面向水面微微弯曲的狭长建筑体量, 保留横贯基地内的红树林河道。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二区:南区为博物馆主体, 地下1层, 地上5层;北区地上5层;主要为会展功能。南、北二区:南区为博物馆主体,地下1层,地上5层;北区地上5层,主要为会展功能。南、北区通过最大跨度约为60米的空中平台和屋盖连接为一体。
馆内有基本陈列《南海人文历史陈列》和《南海自然生态陈列》,专题展览《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充分展示南海人文历史、南海自然生态、南海文化遗产保护等。

展厅

场馆特色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整体外形借鉴了海南黎族地区船型屋建筑形态,融合了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文化意义。

展出内容

馆藏文物

截至2019年5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有藏品78910件(套)、标本藏品123件、征集藏品1222件(套),包括更路簿1本、带波斯铭文广彩瓷器10件套等,征集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软骨鱼类、硬骨鱼类标本近900件套,接收无偿捐赠藏品3572件(片)。

主要文物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各类社教活动660余场次,文创产品共计开发400余款。
2018年8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奇妙水手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9年7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智志”双扶暑期夏令营活动。
2020年1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我们的更路簿”主题社交活动。
2022年11月30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中国港口博物馆、中国南海博物馆和广州海事博物馆等6家单位发起成立“郑和文化场馆联盟”,将整合郑和相关资源,凝聚内部合力,为弘扬郑和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

学术交流

2019年11月,“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博物馆展览交流体系构建与完善”2019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

所获荣誉

2018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先后被批准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海南省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海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2019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7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被命名为“海南省直机关创建文明单位示范点”;同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2021年6月19日,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2年3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主题旅游项目,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名单”。
2022年,获评“2022年海南省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作用价值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宣示南海主权、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发掘、展示、研究、保护中国南海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史料物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保障。

参观信息

参观须知

交通路线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