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寺大雄宝殿
共 167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6
历史沿革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广济寺大雄宝殿开始建设,俗称西寺。始建于寺院原规模宏敞,年久失修,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乾隆《五台县志》载:“广济寺,在县治西,元至正年间建,已就倾圮,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县王秉韬重葺”。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广济寺碑又说:“广济寺建于元代,土人呼为西寺,以其偏于县西门内也。寺制极巍峨,栋宇插云,斗拱焕日”。
1951年,成立五台县文史馆,负责全县的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指定一名同志负责大雄宝殿的安全保护。
1978年,日本古建专家蒲良一专程来广济寺考察元代建筑,对元代大殿减柱结构造型大为赞赏。
1984年,广济寺大雄宝殿西山墙倒塌,山西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对其进行了维修。
1987年,广济寺大雄宝殿西围墙大面积倒塌,山西省再次拨款抢修。
1989年,广济寺大雄宝殿后背墙塌方,我们立即向山西省文物局做了汇报。山西省市领导亲临现场察看并拨款进行了维修。
1993年,山西省省文物局拨专款3万元委托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大殿进行了勘察设计。
建筑格局
总述
旧图
广济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殿前筑月台,前檐当心间和两次间皆装隔扇,后檐当心间辟板门一道。檐柱柱头作覆盆卷杀,柱身侧脚生起显著,屋顶举折平缓。檐下斗拱简洁疏朗,柱头斗拱四铺作出假昂。殿内柱网使用减柱造,前槽不设柱子,后槽仅用两根粗大的金柱,殿内空间宽敞。大雄宝殿为广济寺正殿,位于寺内轴线北端,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斗棋用材为15厘米,单材21厘米,足材30厘米。柱头作覆盆式卷刹,侧脚升起明显。
殿内
殿内
殿内用减柱造法,前槽不设柱,次梢间用大内额承托平梁,后槽仅用粗大的两根金柱。大内额承荷整个殿顶的千钧重量,梁架构造为四檐楸对乳袱通檐用三柱,青灰布瓦屋面,前檐明次间,后檐明间设扇门。殿内梁架、斗拱、驼峰与柱网配置依然保存着典型的元代手法。殿内塑像与大殿同期塑造,正中佛坛上为一佛二菩萨,扇面墙背塑三大士;两山砌长形砖台,分塑十八罗汉,为元代泥塑代表作。殿内塑像共有32尊,保存完好,正中佛坛上塑像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为文殊。普贤二菩萨,结踟趺坐在须弥座上。坛下两帝为金刚护法,背为三大士。两侧山墙下砌长形砖台,分塑十八罗汉,神态各异。
殿前
殿外
在广济寺大雄宝殿前,月台右侧还立有大理石八角经幢一座,经幢通高4米,下施扁平的须弥座,面雕石狮,幢身八面雕有佛像。经幢上铭文已漫池不清,“尊胜陀罗尼经”几个字还清晰可见,书法近似唐体。可惜建幢时间难以考查,从形体和雕饰上看,可能属于唐代遗物。大殿前檐明,次间柱头(吞口)塑有龙头和独角兽,梢间檐墙东西两端上塑有走投无路人像承压在詹下,这种把佛教,道教的文化巧妙地融为一起的做法,是广济寺大雄宝殿颇具特色的又一例证。
文物遗存
佛像
大雄宝殿佛台的正中心为释迦牟尼佛,是大雄宝殿所供奉的“华严三圣”中的主尊,释迦牟尼像的右侧为普贤菩萨的塑像,左侧则为文殊菩萨的塑像,而佛像侧后身分别为迦叶和阿难二弟子。左右角各有一位护法。在“华严三圣”的后方立有一屏障,屏障后塑有“三大士”,“三大士”的主尊为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文殊菩萨像和普贤菩萨像,其身后还有左右护法各一。
保护措施
1965年,广济寺大雄生殿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佛
2001年6月25日,广济寺大雄宝殿被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广济寺大雄宝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内西大街北侧。
交通路线
北京市——京昆高速——沧榆高速——广济寺大雄宝殿
上海市——京沪高速——青银高速——天黎高速——广济寺大雄宝殿
郑州市——二广高速——沧榆高速——广济寺大雄宝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