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风阁古建筑群

共 86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2:05

历史沿革

景风阁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景风阁始建。
清乾隆九年(1744年),知州张泫把文庙(棂星门、大成殿和启圣祠又统称为文庙)移至今址。乾隆十六年(1751年),文庙、灵宝塔因地震倒塌。乾隆十八年(1753年),张泫主持文庙重修工作。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灵宝塔重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州瑞征重建了大成殿。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州陈良主持重建了启圣祠。
清光绪二年(1876年),建财神殿,署州龚运光重建了棂星门。
民国元年(1912年),剑川赵藩首倡改魁星阁为景风阁。
20世纪50年代,大成殿内原所供奉的先师、先哲牌拆毁。
1982年,魁星阁重修。
1983年,景风阁落架维修,剑川县政府共拨专款3万元。
1995年,维修财神殿正殿,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4万元。
1996年,维修财神殿过厅和厢房,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拨专款5万元。

建筑格局

景风阁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由景风阁、大成殿、启圣宫、关岳庙、棂星门、财神殿、灵宝塔等白族古建筑群组成。

主要建筑

文物价值

景风阁古建筑群集文庙、武庙、财神殿,佛塔为一体,构成了多种文化和谐共存的环境,创造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实例,是研究白族建筑艺术、宗教信仰、民族民俗等多门学科的实物资料。建筑群的斗拱及木雕装饰图案,内容丰富,古朴大方,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是“木雕之乡”剑川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重要艺术价值的木雕构件,是白族木雕技艺的见证和云南木雕工艺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6年5月20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剑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21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景风阁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