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上遗址

岗上遗址

共 1950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岗上遗址
1952年春,原华东文物工作普查队在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岗上村)普查时发现一处遗址,定名为岗上遗址。
1953年5月,岗上遗址发现4片彩陶,这是在境内第一次发现彩陶。
1961年,山东东大学历史系进行试掘。揭露面积40平方米,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8座、东周灰坑1个,出土遗物百余件。
1969年,由于当地兴建水利工程,在西岭南、北两处和东岭南各修水渠1条,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岗上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确定遗址以大汶口文化堆积为主,也有部分东周、汉代遗存,基本廓清了岗上遗址的范围及堆积状况。
2020年9月下旬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北部居址区和南部墓葬区进行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岗上遗址遗迹
岗上遗址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发掘分南北两区进行:北部居址区发现大面积红烧土块堆积,堆积内包含墙体拐角及带有白灰面的房屋残余构件;南部墓葬区共发现大汶口文化墓葬15座,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大、中型高等级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鲁南地区大汶口文化社会上层组织结构、葬俗及礼制起源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根据发掘资料分析,岗上遗址的年代,最早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并含有龙山、商周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堆积,在遗址中采集的含炭标本,经放射同位素炭14测定,其年代距今60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约2000年。
居址区
岗上遗址北区居址区在完成晚期堆积清理后暴露出大面积红烧土块堆积,面积超300平米,堆积内包含墙体拐角及带有白灰面的房屋残余构件,初步推测为房屋废弃后倒塌形成。
墓葬区
三联棺
岗上遗址南部墓葬区北距城址南墙约240米,共发现墓葬15座,呈排分布,均为土坑竖穴墓,方向近90度,头向东。其中,发现的四人合葬大墓,葬式较为特殊。大盖板下为并排三联棺,4人均随葬象征军权的玉钺,从其随葬玉钺数量、材质、大小可明显看出身份等级的差异及安葬排列顺序。大中型墓葬有大量陶器及较多玉器出土,陶器主要堆放于二层台上及棺内南侧。有随葬大口缸、猪头、猪蹄骨的习俗。高等级墓葬及高等级玉器的发掘出土,为研究鲁南地区大汶口文化社会上层组织结构、葬俗及礼制起源提供了珍贵材料。

文物遗存

综述
岗上遗址随葬品一般10余件,最多20件,主要为陶器,有少量石质生产工具。陶器多为手制,经慢轮加工。陶质以泥质和夹砂红陶为主,还有灰陶、黑陶和少量彩陶。器表大多为素面,部分涂加陶衣,饰镂孔划纹和少量篮纹。主要器类有鼎、罐豆、背壶、盆、杯和器盖等。
人面纹玉饰
人面纹玉饰
人面纹玉饰长3厘米,宽3.6厘米,用阳线刻划人面轮廓和椭圆形眼眶,眶内刻短线表示眼睛,三角形鼻,口用短横线表示,人面神情含蓄恬静,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这件人面纹玉饰,不仅为研究史前雕刻艺术,同时也为探索东夷部族的原始宗教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历史文化

文化活动
2020年,“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正式立项并启动,岗上遗址位列其中。

研究价值

岗上遗址考古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岗上遗址是海岱地区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随着高等级墓葬及玉器的出土,区域中心地位尤为凸显。居址区与墓葬区的发掘对考察聚落布局,了解聚落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研究当时社会组织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获得荣誉

2021年4月,岗上遗址考古项目获得“2020年度山东省考古新发现奖”。
2021年10月,岗上遗址考古项目入选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考古学会承办的“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保护措施

1997年,岗上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岗上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滕州市文化与旅游局委托山东建筑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山东省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岗上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规划期限为16年。分三期实施近期2020~2025年、中期2026~2030年、远期2031~2035年。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岗上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岗上遗址,路程约9.8千米,用时约18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