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寺
灵岩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之滨,木渎古镇西北,坐落于有着“秀绝冠江南”之称的海拔二百二十公尺(高三百六十丈)的灵岩山麓上,始建于西晋,是一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庄严古刹,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也是国内外驰名的明胜古迹和风景游览胜地,该寺雄踞山巅,占地约2.3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为殿宇,东为塔院,西为花园,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灵岩寺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印公塔院”等。它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净土道场,而且是为佛教事业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学府,道风严谨,学风兴盛,反映和展示了中国佛教兴旺发展,说明和标志着中国佛教事业远大和广阔的前景。
文化
建筑特点
灵岩山寺坐北朝南,中为殿宇,东为塔院,西为花园。中轴线上依次有弥勒阁(天王殿)、砚池及界清桥、大雄殿、藏经楼等。弥勒阁、大雄殿均为歇山造。大雄殿面阔五间23米,进深18米,高约18米。中轴线两侧,企归轩、净念轩、方丈室、尊客寮、库房等分列左右。塔院以多宝佛塔为中心,前有智积殿,后有香光厅,东有息虑堂、斋堂,西南有香岩厅,东南有钟楼。钟楼为歇山式,三重飞檐,平面正方形,内悬大钟。花园地势高于中部殿基,有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梳妆台等吴宫古迹。
历史
建筑历史
灵岩山寺,又名崇报寺,始建于西晋,梁时名秀峰寺,唐代始称今名。明弘治年间寺庙遭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火,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三十年代重建。
文物保护
目前,灵岩山寺寺内藏经楼保有清方式工刻龙藏一部、明代嘉兴正藏一部、元代普宁藏1070卷、日本续藏609册、日本大正藏一部、日本明教藏一部、频伽藏一部、还有藏外佛典经论一万六干八百五三册。寺内文物有唐、宋、明、代楠木雕观音立像各一尊,有明代铜铸日本的空海大师像两尊。以及其它一些字画各种佛像。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灵岩山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藏经阁、灵岩寺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印公塔院”等。天王殿(有实物记载庚申年重修),殿正中供奉天冠弥勒,后为持杵坐像韦驮,两旁为彩塑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高25米,宽20米,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6米,两旁侍立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像,这组塑像均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神态端庄慈祥。该宝殿右边的花园,是春秋时期馆娃宫的御花园,留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圆形的吴王井,又称日井,相传是西施照影整容的地方。还有八角形的智积井,又称月井,原为吴王宫井,经南朝智积修浚,题为智积井。井边有玩花池和玩月池,当年西施曾在此观花赏月,采莲为乐。在吴王井后,有梳妆台,是西施梳妆之所,现台上建长寿亭。在池西,有琴台,是西施操琴鼓瑟处,这里是灵岩山绝顶,景致佳绝,“下瞰太湖及洞庭西山,滴翠丛碧,如在白银世界中”,风景秀丽,游人驻足。石上刻有“琴台”二字,并有明代大学士王鏊手书“吴中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