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崖
飞云崖,亦称飞云洞,位于黔东南自治州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占地约0.5平方公里,湘黔公路旁,距今已有560年的历史,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平飞云崖,也称飞云岩、东坡山、月潭、飞云洞。它位于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占地0.5平方公里。明清时,由北京至云南、贵州及邻邦缅甸的古驿道从山门而过。景色秀丽,风景宜人,是贵州东线旅游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
文化特点
在贵州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叙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自明清以来就有大量的名人至此游历,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故人们又将其誉为贵州的“文化富矿”。还有那布局巧妙、建筑精致、凝结了儒、道、佛三教文化精华的古建筑群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更增添了飞云崖厚重的历史与沧桑感。
建筑特点
飞云崖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经历代增修扩建,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明朝正统八年(1443)始建月潭寺,曾多次遭受自然损毁,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及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先后两次毁于战争。后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宗教建筑、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相间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赢得了“贵州第一古刹”、“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誉。
历史
建筑历史
飞云崖原庙传为苗民草创,每年农历“四月八”,数万苗胞聚集于此,跳笙、对歌、赛马、斗雀,狂欢三昼夜。明王守仁胜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此崖。”
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逐步完备。它既是寺庙建筑,又带有园林风味。平面布局可分为东西二院。东院的布置比较灵活,山门及皇经楼均位于纵轴线上。皇经楼之后,一反通常格局,长廊、滴翠亭、圣果亭、碑亭、接引阁等建筑物都依山傍水排在轴线两旁,形成比较开阔的空间,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飞云崖。西院的布局比较规整,月潭寺及大官厅,均自成格局。至少有8个贵州乃至全国之最,或在贵州省内具有唯一性的资源。
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
文物保护
2006年05月25日,飞云崖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主要景点
飞云崖
自古以来,飞云崖以它瑰丽多姿的岩溶奇观、典雅秀丽的古建筑群和茂密深幽的古树林木呈现在人们眼前,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景致绝佳,空气清新,气候温润,而且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物较多。自明清以来就有大量的名人至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飞云崖的名篇佳句。还有那布局巧妙、建筑精致、凝结了儒、道、佛三教文化精华的古建筑群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更增添了飞云崖厚重的历史与沧桑感。
月潭寺
明朝正统八年(1443)始建月潭寺,曾多次遭受自然损毁,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及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先后两次毁于战争。后经历代增修扩建,遂形成一组宗教建筑、民族建筑和园林建筑相间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赢得了“贵州第一古刹”、“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誉。
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
1988年元月设立于飞云崖的古建筑内的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节日博物馆。它的建立,受到我国文博界的深切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在收录贵州的4个博物馆与纪念馆中,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博物馆志》也将这个博物馆列为该志的志目。其基本陈列《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曾先后应邀赴西安、北京、深圳、广州、南通和无锡6个城市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高度赞赏。该馆收藏有民族节日文物1000多件。藏品中,各民族的节日服饰极富特色,仅苗族服装就有20余种。各式银冠、首饰技艺精湛,民族乐器种类繁多。还有饮食器皿、祭祀用品、手工艺品以及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