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布式系统的困境与NPC性别研究

吹牛拍码

共 4980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1-04-22 15:51

1 楔子

最近每天晚上听凯叔西游记,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每当孙悟空要打听小道消息的时候,都会找当地的NPC(土地)。可见NPC这种角色自古有之,并不是网游里的特产,他们平时不怎么起眼,但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或者背后捅刀子。

不要问我为啥要听凯叔,都是为了知识,知识懂不~


不过今天,NPC可是我们的主角,它指代分布式系统中三个重要角色:N(Network网络)、P(Process进程)、C(Clock时钟)


2 Network

网络模型

年轻的时候看小电影,平时感觉还凑合的网络,关键时刻总是一卡一卡的,让人火大。即便这样,我觉得网络是底限的,虽然慢但好赖是靠谱的。直到我后来当了程序员,我才发现年轻的时候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程序员通常把两个节点之前的Point-to-Point通信叫link或channel,根据人品价格不同,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1. Reliable (perfect) links:消息有可能乱序,但是不重不丢。不重不丢也就算了,但是『可能乱序』是个什么鬼?

  2. Fair-loss links:消息可重、可丢、可乱序,但是只要发送端够努力,不断的retry,早晚能把消息发过去。请注意,这里我使用了早晚这个词。语文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这个字用得好』。某条从济南发给北京的消息可能会先去泰国做了SPA,这中间会磨蹭多长时间完全看人品,几分钟到几小时都不是梦。

  3. Arbitray links:消息可能被恶意窃听、篡改、丢弃,总之,你摊上事儿了。这年头,谁心里还没有一点儿小秘密?


我曾天真地以为网络都是Reliable的,是现实教会了我Point-to-Point就是P2P,而P2P是会跑路和暴雷的。在一个稍具规模的公司里,拔网络和贴胶带都是运维工程师的基本操作,不然你以为他们凭什么拿这么高的薪水?而在某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日子,网络时好时坏已经是业内规则。

不要问我为啥了解P2P,这叫知识,知识懂么~


还好我是认识鲁迅的人,我知道:软件工程里,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通过增加一个中间层来解决的

  1. retry+dedup:通过不断的重试+去重,我们可以把Fair-loss links转化成Reliable links。

  2. TLS:通过某种形式的加密(比如:TLS),我们可以把Arbitrary links转化成Fair-loss links。




CAP与PACELC

还有一种经常被拎出来单独讨论网络异常现象是Network Partition(网络分区)。它特指由于交换机失败,导致整个网络被分割成多个子网络分区的情况。分区内的网络节点可以相互通信,但分区间的网络节点相互失联。

网络分区之所以被大家广为知晓,很可能是因为跟它相关的CAP的定理特别出名,尽管这个定理没啥用。CAP定理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C(Consistency,一致性,其实是指Linearizabilty,线性一致性),A(Availability,可用性),P(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忍性)。CAP号称三选二,但在分布式系统中其实只能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二选一,通常只用于面试或对萌新妹子吹牛,对实际系统开发指导能力有限。

另外,还有一个PACELC理论,它是加强版的CAP定理,却因为名字起得不好,导致鲜为人知。PACELC强调它的后三个字母ELC,即Else Latency Consistency,指在没有发生网络分区的情况下,分布式系统需要处理好『延迟』和『一致性』的关系。简而言之: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分布式系统,达成一致的节点越多,则返回响应越慢。

同志们呐,给孩子起个好记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


3 Process

失败模型

我们通常把运行中的计算机(节点)抽象为进程,进程可能发生各种奇奇怪怪问题。除去跟代码逻辑密切相关的问题,在通用层面上进程(节点)可能出现的问题至少包括:

  1. Crash-stop(fail-stop):进程可随时崩溃并停止响应,不再恢复,永远消失。这可能会伴随着物理硬件的损坏或丢失,比如你上洗手间的时候把手机洗了。

  2. Omissions:进程不接受其它节点的请求或者不返回响应(注意,其它节点无法区分这两种情况)。从其它节点的角度看,就是懒政、不作为。

  3. Crash-recovery(fail-recovery):进程可随时崩溃,但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并再次响应。在该模型中,经过持久化(到非易失性存储)的数据可以恢复,但在内存中的状态则可能会丢失。

  4. Byzantine(fail-arbitrary):拜占庭将军问题,问题进程可以干任何事情,包括试图作弊和欺骗其它节点。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时候问题节点并不会(或不能)主动通知其它节点它出问题了,甚至有些节点会主动隐藏自己的行为。就像病人需要看医生一样,这时可能需要通过系统中的其它节点,感知问题节点的状态。比如通过docker或supervisor自动重启意外crash的进程,通过heartbeat或ping/pong机制探测某个节点是否工作正常。虽然不是所有的解决方案都简单直接,但更加完善和细致的监控,确实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排查问题。

脑裂

另一个也许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当你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你疯了的时候,你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类似的,当医生判断你已经要玩完的时候,你如何争取再抢救一下?以及,当所有其它节点都觉得某个节点已经僵死的时候,被观察的节点如何自证清白?

也许,这个进程只是打了个盹,比如发生Full GC了,结果一觉醒来就变成了千夫所指。也许,只是其它节点观察它的方式不对,比如发生网络分区了。但无论如何,嗓子哑了喊不出来,与喊的很大声但别人却听不见,这两者在别人的眼中并无本质的区别。


这种被孤立的进程(节点),客观上有效,但主观上已经被宣布社会性死亡。这对于无状态集群来说,可能伤害性不大。可以简单的切换到对等节点上,对外提供几乎一样的服务,只是集群中少了一个劳动力而已。但对于有状态存储,伤害就比较大。比如MySQL主从集群中,leader节点被宣布死亡,可能会导致集群切换leader节点。但更糟糕的情况是:万一旧的leader节点又复活了呢?现在集群中同时存在两个leader节点,听谁的?会不会脑裂?

这个问题被称为分布式共识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远比我们简单脑补出来的要复杂的多。真实情况是,长久以来,学术界都没能找到一种逻辑正确的算法解决这个问题。而直到Paxos算法出现近20年之后,工业界才慢慢理解了这个算法并有了相对稳定的实现。直到近些年,相对简化的Raft等算法才开始在Etcd, TiDB等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应用开来。


4 Clock

时钟和计时是如此重要,即使在跟时间无关的业务中也会大量使用到,比如:

  1. 什么时候发送提醒邮件?

  2. 缓存何时过期?

  3. 日志的时间戳是多少?

  4. 某个请求是否超时了。

  5. 某个服务的9分位响应时间是多少?

  6. 在过去的5分钟内,服务的QPS是多少?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使用的系统时间,可能是不准的?

你可能会想,这怎么可能?操作系统不是会使用NTP协议校对时间吗?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NTP对表导致时间更错乱了呢?


前面示例中,1~3描述是瞬时时间(时间点),4~6描述是持续时间(时间差)。要正确的计算它们,需要分别使用计算机中两种不太一样的时钟:墙上时钟和单调时钟

时钟还要分两种嘛?是的,现实世界只有一种,计算机世界却有两种?我能说什么,我也很无奈啊~


墙上时钟

墙上时钟根据某个日历返回当前的日期和时间。linux使用clock_gettime(CLOCK_REALTIME),java使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会返回自纪元1970年1月1日(UTC)以来的秒数和毫秒数,不含闰秒。

墙上时钟可以与NTP同步。但是,如果本地时钟远快于NTP服务器,强行重置之后会导致本地时钟跳回到之前的某个时间点。这种不稳定性,导致墙上时钟不太适当测量时间差。

单调时钟

单调时钟的名字来源于它总是单调增加,而不会出现类似于墙上时钟的回拨现象。它通常是计算机启动之后经历的纳秒数(或其它数值),因此单调时钟的绝对值没有任何意义,但特别适合测量时间差。linux使用clock_gettime(CLOCK_MONOTONIC),java使用System.nanoTime()获取单调时钟。

NTP时间同步并不会直接修改单调时钟的绝对值,但这并不代表NTP不会影响单调时钟。如果NTP检测到本地石英钟比时间服务器上的更快或更慢,NTP会调整本地时间的震动频率,以加快或减慢单调时钟步进的速度。


这年头,连时钟都不守时了

计算机中的石英钟不够精确。是的,先生,刚买的、还没用过的、一万块钱的计算机上的时钟也不精确,经常漂移(步进速度会加快或减慢)。时钟漂移主要取决于机器的温度。按google的说法,如果服务器的时钟偏移为200ppm(百万分之一)。那么,如果每30s同步一次,则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为6ms;而如果一天同步一次,则最大偏差为17秒。

闰秒是指一分钟有59s或61s的现象。很神奇吧?想想我们每隔几年还来一次闰月,是不是觉得闰秒正常多了?然而,闰秒会使一些毫无防范的系统混乱,甚至崩溃。处理闰秒的推荐方式是,不管NTP服务器具体如何实现,在NTP服务器汇报时间时故意做些调整,目的是在一天的周期内逐步调整闰秒(称为拖尾)。

全民上云的时代,应用已经很难保证自己是运行在物理机还是虚拟机中。在虚拟机中,由于硬件时钟也是被虚拟化的,这对于需要精确计时的应用程序提出了额外的挑战。当虚拟机共享一个CPU核时,每个虚拟机会出现数十毫秒的暂停以便切换客户虚机。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种停顿会表现为时钟突然向前跳跃。

时钟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仍然有不少使用上的陷阱:一天可能并不总是86400s,时钟会向前向后回拨,一个节点上的时间可能会另一个节点上的时间完全不同。跟网络和进程问题相比,时钟问题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如果石英时钟有bug,或NTP客户端配置错误,最后出现了时间偏差,对大多数功能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调试依赖于精确计时的软件,可能会出现一些隐式的后果,比如丢失数据而不是突然崩溃

因此,如果应用确实需要精确同步的时钟,最好仔细监控所有节点上的时钟偏差。如果某个节点上的时钟漂移超出上限,应将其宣告为失效,并从集群中移除。这样可能确保在出现重大损失之前及早发现并处理


5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Network网络、Process进程、Clock时钟,本来还想给它们中的一个加加薪,结果仔细琢磨了一下,就没有一个是靠谱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孔子的一句名言: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我孟子忍不住要补一句:孔子说得对啊,这年头,还是公众号『吹牛拍码』最靠谱啊~




6 参考文献

  1. 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

  2. Distributed Systems 2.3: System models Martin Kleppmann的讲座

  3. Distributed algorithms - Chapter 3 : Group Communications 法国尼斯大学的pdf讲稿

  4. Consistent Backends and UX: Why Should You Care? 这个系列有4篇文章,这是第一篇

  5. Why are Distributed Systems so hard? A network partition survival guide - Denise Yu 很有趣的演讲

  6. https://deniseyu.io/art/  我喜欢这个女生的漫画

  7. 分布式理论最新提出的PACELC理论作为CAP理论的扩展。具体补充了哪些内容?

  8. FAILURE MODES IN DISTRIBUTED SYSTEMS

  9. Modes of Failure (Part 1)



浏览 3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