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亚马逊这些大厂为何热衷“一云多态”?
作者:赵满满
编辑:苏苏
头图来源:网易新闻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全国26个省区,覆盖国土面积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
在这么大的地理范围内,如何应用云服务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呢?国家电网公司利用阿里云,全面建成企业管理云、公共服务云、生产控制云等,利用统一的架构和服务,把云服务带到最靠近用户的地方。
LG电子也在利用美国电信营运商Verizon 5G和亚马逊云科技AWS Wavelength边缘云试验新一代移动车联网。利用5G技术的高速度、低延迟和边缘云服务,让计算随着汽车移动,在提高驾驶安全性的同时达到成本效率最佳。
中国软件网认为,为了扩大应用,增加市场占有率,在云计算“下半场”,云计算玩家们拼得是场景化能力和全栈能力,正在将云服务延伸到最靠近用户的地方。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朵云多种形态,形成区域云、本地云、边缘云、混合云等不同的形态。一云多态正成为云计算发展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广州机场高速公路作为交通枢纽连接了许多重要的交通通道,拥堵现象日渐严重。
为缓解高速拥堵问题,采用无感通行系统后,取消大部分收费杆,ETC车道车辆交易时间仅为普通收费站的1/3,车辆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有效地缓解了高峰期常态化拥堵。
该项目融合了跨摄像头追踪、密集物体移动图像分割、点云、夜间对象识别、数字孪生技术等多种高精尖技术领域,形成了边、云、网、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一云多态成功案例正在逐渐增多,收益看得见。
那么,一云多态出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用户的需求促成。在数字时代,用户对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极致,应用对响应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尤其在游戏、虚拟现实、自动驾驶、工业制造等场景中,时延就成了一个关键的指标。
这就要求计算必须在最接近用户的地方完成,因此相应的边缘云、本地云、混合云的形态越来越多。
二是数据应用促成。当前视频、AI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很多企业都已经成为了数据驱动型企业。
这些数据因为各种原因,需要保存在本地机房。另外,数据爆炸的时代,这么多数据都传到公共云,传输成本也是挺高的。这就要求云计算要主动靠近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
三是解决传统的混合云的弊端。传统专/私/混合云的目标,是满足监管需求、资源的可控性、独占性以及本地业务的就近服务能力。
但实际建设中,往往都是项目制为主,周期长、标准化程度低、重复建设,建成以后,再被动地与公有云打通。
平台级数字运维服务商北京广通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介绍说,多云的好处很明显,但是带来的管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云平台碎片化,运维管理离散化,不同的云需要不同的运维团队,这个时期的运维基本都是依赖于云平台自带的云管。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进行,通过混合云管平台将多云多态转换为管理视角的一云多态,同时在新兴业务上采用一云多态的架构,各个云厂商也试图通过统一的规范(国标或者行标)建立不同云厂家之前的桥梁。在这个阶段,运维也出现了三个趋势:以AIOps产品对于多种运维产品进行统一进行管理;以混合云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以真正的平台化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有云技术栈下沉,向用户侧延伸,不仅要满足低延迟、就近接入的需求,连行业客户“专私混托”的需求一并承包了。
采用“一云多态”的多形态部署方式,无论企业选择哪种上云方式,都拥有一致的操作体验,开发人员无需担心延迟和性能之间折中的限制。
‖应对一朵云的模式下多朵云的管理挑战
面对一云多态,云服务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云的基础设施管理。云原生技术天然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云变成多形态后的统一界面管理问题,包括混合云带来的复杂度挑战。
各个云厂商在这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亚马逊的EKS Anywhere在2021年9月上线,阿里云也在随后的10月发布了ACK Anywhere,两者本质上都是提供更加完备的方案,让用户可以在一朵云的模式下使用多朵云。
阿里的一云多态ACK Anywhere。
为了适应阿里云推一云多形态的部署架构,在中心云、本地云、边缘云、云盒等多种部署形态中有一朵云的体验,阿里云容器服务全面升级为ACK Anywhere,让企业在任何需要云的地方,都能获得一致的容器基础设施能力。
ACK Anywhere将公有云能力向本地化进一步延伸,客户在自建的数据中心内也能体验到低成本、低延迟、本地化的公共云产品。
ACK Anywhere可将成熟的云原生可观测、安全防护能力部署到用户环境,更可以将云端先进的中间件、数据分析和AI能力下沉到本地。
ACK Anywhere 拥有“一致体验、弹性算力、能力下沉、简化容灾”四大核心能力,使企业在任何业务场景下使用容器服务时,都能实现统一集群管理、统一资源调度、统一数据容灾和统一应用交付。
据悉,ACK Anywhere 支持对中心云、本地云、边缘云容器集群的统一管理,同时支持对客户自建集群和其他云 Kubernetes 集群的统一纳管;依托强大的弹性算力,通过托管弹性节点,企业可以按需从本地扩容到云端,实现秒级伸缩,从容应对周期性或突发业务流量高峰。
亚马逊一云多态EKS Anywhere
Kubernetes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容器编排行业标准,帮助用户对容器软件进行快速扩展或收缩。
但是搭建并对多个Kubernetes集群进行管理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复杂的架构和工具栈、陡峭的学习曲线,让很多缺乏资源和技术能力的组织望而却步。
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EKS Anywhere,可让用户在本地和云中运行容器服务。借助EKS Anywhere,用户可以利用EKS控制台查看在任何地方运行的所有Kubernetes 集群。但是,尽管被称为EKS Anywhere,列出的许多服务都被描述为“建议”或“进行中”。
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Amazon EKS)是一种托管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它在AWS无需安装、操作和维护自己的Kubernetes 控制层面或节点。
广通优云专家介绍,真正意义上的一云多态,即由一个厂商提供统一的云底座,以不同的形态来满足用户的业务。
在一云这个底座上衍生了多个生态伙伴,而对于企业的整体运维而言也是一个大的挑战,运维也要适应平台化的管理需求,生态化运维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基于用户业务和管理双重要求下的产物,云管和诸多运维工具作为一个APP运行在运维生态平台上面,遵循共同的开发、打包和上架规范,同时利用生态运维平台上的低代码平台,客户运维部门和运维服务商能快速开发适应客户业务发展需要的APP,深度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一云多态市场看涨
面对如此清晰的市场机会,当前国内外主要云服务商纷纷推出了本地云服务,或本地部署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如AWS Outposts、Azure Stack、阿里云飞天Stack、浪潮云ICP、华为云Stack、腾讯云TCE、金山云KingStack、百度云ABCStack、京东智联云JD Stack。
对于另一个主要形态——边缘云,IDC认为,2020年中国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为91亿元,其中区域、现场、IoT三类边缘云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7亿元、38亿元及16亿元。
边缘云计算尚处在发展的萌芽期,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广阔,预计到2030年中国边缘云计算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
2022年IDC首次发布《中国边缘云研究,2021》报告认为,边缘云已然成为公有云、专有云、私有云之后,云计算生态下的最新拼图。
2020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23.4亿元,其中,边缘云服务市场达到13.6亿元。
在服务商方面,阿里云、百度智能云、金山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公有云服务商成为中国边缘云服务市场的最大受益者;天翼云、移动云等电信运营商及广播电视运营商,依托网络接入侧基础设施,亦在加快对外输出边缘云服务。
在国外有AWS Wavelength、Azure Edge Zones和由Anthos提供支持的Google全球移动边缘云。
未来,云服务将延伸到每一个数字化设备。“我们将在2022以至未来几年看到,云正在加速超越传统的集中式基础设施模式而进入意想不到的、需要专门构建技术的环境中。云将出现在您的汽车、茶壶和电视中,云将出现在公路上行驶的卡车、运输货物的船舶和飞机等一切事物中。云将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与地球上甚至太空中几乎所有的数字设备或系统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