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民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7 01:20

地名由来:因镇政府驻地在抚民屯,故得名抚民镇。原名“大肚川”,因地处两端狭窄、中间宽阔的山谷平川之中,形似“胃囊”,故得名“大肚川”。1931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三省,侵入本地后,为蛊惑人心,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取“安抚民心”之意,将“大肚川”改名为“抚民屯”。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抚民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抚民镇地处长白山支脉龙冈山北麓,位于县城朝阳镇东南45公里处,省级朝长公路穿过镇内,是长白、抚松、靖宇等市、县、区出入梅河、长春、沈阳等地的必经之路,宇辉铁路即将竣工,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功能齐全,是省级经济“十强镇”之一。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幅员350.68平方公里。全镇有5,300户,总人口21,60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0人,镇区人口8,000人。

抚民镇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交通发达、美丽富饶。境内森林茂密,有林地3.7万公顷,林木蓄积量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7.2%,林下生长着天麻、贝母和野山参等500多种中草药材,刺嫩芽、蕨猴腿、大叶芹、蘑菇等100余种纯天然绿色山野菜,猴头蘑、羊肚蘑、灵芝等山珍,富含多种矿物及天然矿泉水达十多处,硅石、铁矿、泥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两座远近闻名的火山湖“东龙湾”和“南龙湾”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旅游度假的极佳场所。

历史沿革:

据《奉天通志》、《辉南厅志》、《辉南县志》所载:古代此地虽有政区管辖,实为原始林海。

清代初期,这里被封禁为盛京围场。

光绪五年(1879),设置海龙厅时,归海龙厅的海绥社管辖。

光绪二十八年(1902)盛京围场全部开禁,逐渐形成居落,海龙厅升为府。

宣统元年(1909)海龙府划出东南8社,设立辉南直属厅,治所在大肚川(今抚民)。

同年12月,移于谢家店(今辉南镇),此地仍为海绥社。

1913年废厅改县,改为辉南县,此域因位于蛤蟆河畔,一度称之为“蛤蟆河”行政区,仍属海绥社。

1919年,辉南县将8个社改为8个区,归第三区管辖。

1923年,辉南县将8个区改为8个社,原冠于社首的“海”字改为“辉”字,归辉绥社管辖。

1925年辉南县将8个社改为4个区,归第一区的第一村大肚川。

1928年废除区制。

1931年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三省,侵入本地后,为蛊惑人心,实现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取“安抚民心”之意,将“大肚川”改名“抚民屯”。

1932年改称抚民街,设街公所于此地。

1935年辉南县设立5个警察区,归第二警察区。

1937年改为抚民村,设村公所。

1945年11月,辉南县民主联合政府成立后,把全县划为8个区,为五区(抚民区)。

1956年3月,改区村制为乡镇制。

1957年,改设抚民区。

1958年3月,全县乡镇调整,铺板石乡并入抚民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中,由原抚民乡、青顶子乡的8个高级社和工商户组成五星人民公社。

1961年,全县人民公社调整,五星人民公社改为抚民人民公社。

1983年,全县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改为抚民乡。

1986年1月7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根据辉政办发〔1986〕2号文件,撤销抚民乡,设立抚民镇,名称沿用至今。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