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护舍利塔

共 88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1:39

历史沿革

龙护舍利塔始建于汉代。
隋大业初,龙护舍利塔仅存塔基,现存砖塔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到至正十三年(1353年)竣工,前后经十二年建成。
清光绪四年(1878年),对龙护舍利塔进行过一次维修,砖塔除局部有所损坏和风化外,主要结构仍然比较完整。
清乾隆、嘉庆、民国年间,龙护舍利塔均有维修。
2010年,地震灾后龙护舍利塔作大型维修。
龙护舍利塔

建筑格局

龙护舍利塔为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高37.8米,逐级迭缩。塔檐用砖叠涩12层挑出,挑檐第12层用单砖砌出棱角牙子。塔内共7层,塑有佛像,每层中为心室,室顶有砖砌斗拱,层间设磴道相通,磴道位于外壁与室之间,沿盘旋阶梯可登至11层。每层四壁小洞门供佛像,四檐角尖,挂有铜铃。塔门上方是名家公孙长子大罗金刚体书“龙护舍利塔”,左书“利造一切皆可空”,右书“同遍十分三世佛”。周围有石栏,两条卧龙伏其上。

文物遗存

龙护舍利塔修建时有佛舍利供奉于地宫中。龙护舍利塔南侧前十米处,现存有建于明代的藏经楼一幢。龙护舍利塔洞门内有神像,外有石级,门额匾书“龙护舍利宝塔”,为名家公孙长子手笔。四角有青狮白象。每层四壁正中有小洞门供佛像。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龙护舍利塔是四川省现存唯一的元代砖塔,是研究四川砖塔由宋向明、清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是研究中国古塔建筑物稀有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91年,龙护舍利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龙护舍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18年,龙护舍利宝塔抢险修缮工程入围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

旅游信息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