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和甲秀楼

共 150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6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文昌阁和甲秀楼由文昌阁、甲秀楼组成。文昌阁坐东向西,为底方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攒尖顶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通高约20米。甲秀楼占地面积365平方米,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木石结构建筑。

主要建筑

文昌阁

文昌阁坐东向西,为底方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攒尖顶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通高约20米。第一层供奉武安王(关羽),第二层供奉文昌帝君,第三层供奉奎星。共有五九四十五根柱,九九八十一根梁,二、三层的楞木又各为九根,二、三层的楼面各为九方。二三层奇特的不等边九角形平面形式,是以阁心雷公柱为圆心,平面等分为八分,每分为45度夹角,再将临阁楼西向正面的二分均分为三,形成每分30度夹角。阁的底层为正方形平面,四角各有一口柱(金柱),四柱上升至二层,变作四根檐柱,而二层其余五根檐柱和九根井口柱不落至底层,同样二层的九根井口柱上升至三层作檐柱,也不落至二层。各檐的翼角挑枋,前挑翘角,后挑井口柱,中间以檐柱顶撑。二、三层的檐柱不下穿,减少了二层和底层的网柱,增加了阁内空间、稳固性和平衡度。
文昌阁

甲秀楼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飞甍翘角,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浮玉桥为九孔,长90余米,称“九眼照沙洲”,解放后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能见七孔,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头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字,桥南有古建筑群“翠微园”。
甲秀楼全景照

文物遗存

匾额
甲秀楼
甲秀楼正面三层悬挂匾额“甲秀楼”三字,系清宣统年间学者谢石琴所书,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
碑记
甲秀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8块明代文人诗碑。
铁柱
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乐泰镇压古州(今)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以标榜功绩;二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刻有铭文,现移存于贵州省博物馆保护。

文物价值

甲秀楼是闹市中的清幽之地,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文昌阁和甲秀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文昌阁位于云岩区文昌北路1号。

交通信息

文昌阁:乘坐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至阳明祠站(B口出)下车,步行690米可达。
甲秀楼:乘坐贵阳公交15、48、305路在甲秀楼站下车即可到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