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为“长江三大庙”之一,其殿堂建筑属南方红墙泥瓦的典型大式建筑,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
文化
文化特点
“城”原指挖土筑就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作为中国唯一的城市专有神灵,在唐末及五代时期被纳入道教的神灵系统。
建筑特点
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红墙泥瓦的典型大式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着明代格局: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顶,檐下为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呈象鼻状。
历史
建筑历史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时任上海知县张守约将上海城内供奉霍光的金山神祠改建为上海城隍庙,供奉上海城隍秦裕伯。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当地乡绅集资凿池造亭,堆叠山石,修成东园(又称内园),归入上海城隍庙,使上海城隍庙庙基扩大到12亩有余。
后上海城隍庙曾遭破坏,并屡有修葺。
1995年1月31日,上海城隍庙正式对信徒开放。
文物保护
2000年,上海城隍庙修复一期工程基本结束。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上海城隍庙坐北朝向南,内部有大门、二门、戏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庙内主体建筑有大殿、元辰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等。如今,上海城隍庙已成为上海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并发展成为上海的小旅游圈,城隍庙道观、城隍庙小吃、豫园等景点均分布于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