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

共 5285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敕修建三原城隍庙,现存庙内的大明浩命碑称“三原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敕封三原城隍庙为“鉴察司民城隍显祐伯”。在其投意下,由其嫡二子秦王朱樉督建。明洪武八年(1375年),三原城隍庙破土兴建。
据《关中金石记》记载,自明代起,三原城隍庙历经先后20多次维修扩建,其中大规模的修复就有8次。
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照壁,嘉靖二十七年(1550年),进行了重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进行了整修。
清咸丰二年(1852年),三原城隍庙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维修,由三原北城望族、已故的清内阁中书李锡龄夫人刘恭人,慷慨出资四万余两白银,历时三年整修庙内建筑、油漆彩绘、重塑神像。用工三万多个,木材数百立方,咸丰四年(1854年),竣工。并在庙门前竖13米多高、重达两万余斤的旗杆,以彰此善举。
经明成化、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前后历时500余年方成现规模。
三原城隍庙特写

建筑格局

三原城隍庙以均衡对称的正统方式把楼、殿、廊、庑(wo)亭等四十多个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全部建筑琉璃盖顶、,雕梁画栋、结构严谨、肃穆壮观。有“毕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的美誉。包括照壁、木牌坊、应门、东西走廊、石牌坊、戏楼、东西庑殿、钟鼓楼、牌楼、月台、大殿和东西陪殿、明陻亭、财神殿和寝宫等。
景点掠影

主要建筑

照壁

照壁是进入应门的第一座建筑,北距应门17米,水磨青砖壁身为“一”字形,壁高10米,宽9.50米,厚1.60米,石刻须弥座高1.50米。上端有砖雕斗拱、昂头、花砖。歇山式琉璃盖顶,四角透雕龙风。壁心用25块方砖雕刻“鲤鱼跳龙门”。壁座浮雕“姜太公垂钓”“喜鹊闹梅”故事。一对铁旗杆立在影壁北1.60米处,旗杆高13米,杆上有铁斗、铁旗,4条铁龙缠绕杆上。旗杆正对三间木牌楼,牌楼距应门1.50米,系城隍庙古建群的导入建筑,高12米,面阔三间,共15米,进深5.20米。4个通柱承托一明楼、二次楼,属琉璃盖顶、歌山式牌楼,出九踩,重昂斗拱,边昂以45度相交,旋子彩绘,中间由立方、花板、走马板、挂落、扁方、额方层层相套,每层均有吉祥木雕,外龙里凤,走马板上浮雕“威灵昭应祠”5字。牌楼建在长11.60米、宽4.20米、高0.20米的石台基之上。

应门

山门是进入城隍庙古建群的第一道大门,高15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门为重檐歌山顶,二层重檐,采用旋子苏式结合彩绘。两旁各踞石狮,大门两侧为青砖砌成的八字屏墙。门楼由10根立柱支撑,由斗拱、榫卯交叉,盘悬衔接,藻井、榫卯成八卦形。有中门、侧门3个。中门高4.20米,宽3.60米;侧门高3.05米。应门正面重檐下悬挂崔绍书“显佑城隍庙”木匾。门额悬挂王杰书“城隍庙”圆额。进门之后,中间石板条铺路,东西两侧有廊,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428.30平方米,高7.20米,台基高0.20米。单坡、硬山、青砖瓦建筑,前檐檐柱间施木质挂落,苏式彩绘。前院廊房共分三段,第一段位于应门内到小木牌坊之间,东西各8间,总长21.60米,进深4.30米。墙壁镶有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40块。第二段位于小木牌坊、石牌坊之间,东西各7间,进深4.30米,总长19.90米。墙壁镶始修、重修、正修、翻修城隍庙记事碑14通。第三段位于石牌坊和戏楼之间,又名西庞,东西各两间,长7.76米,进深4.60米。

前院木牌坊

木牌坊,位于城隍庙前院中轴线上,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9年),置于长10.55米、宽4.12米、宽0.44米的台基之上。牌坊高10.45米,长11.50米,宽4.20米,它距前院第一段和第二段廊房距离各为0.50米。有一明楼,二次楼,明楼为悬山顶,次楼为歇山顶,楼下置五层重昂斗拱,琉璃盖顶,旋子彩绘,走马板浮雕“陟降在兹”4字,花板上有“尧王访贤”“岳飞赶考”“李白醉写”“肥牛瘦马”“封侯挂印”等木雕故事图案。

石牌坊

石牌坊为庙内第三座牌坊,位于城隍庙前院中轴线上,距前院廊房和两庑距离分别为0.60米,全用石构件拼装而成,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8年)。坊高6.68米,长7.60米,宽2米,建在长6.77米、宽2米、高0.24米的台基上。石刻庑殿顶和装饰三踩斗拱,石柱上雕刻“福善祸淫万里高悬日月鉴;除强扶弱千年永奠山河图”,额上刻有“鉴观”二字。额方上浮雕“十八学士登瀛州”,走马板上浮雕“鹿鹤同喜”、“三阳开泰”图案。

戏楼

戏楼位于中院开始的南端,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面阔五间,进深4间,高15.90米,宽23.20米,建筑面积320.16平方米。楼顶为九脊歇山琉璃盖顶,脊眉有3米“高明”,南为重檐歇山,北为单檐歌山,五踩带昂斗拱及如意斗拱,采用旋子、苏式结合彩绘。雀替、梁、坊均有“苍龙戏鳌”等木雕图案。整体由10根里柱承托,楼下有中、侧门三个。楼上戏台宽5米,进深4.50米。戏台两边各有化妆楼一间,戏楼东西两边各有耳房一间。

庙院

戏楼北为庙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钟鼓楼东西对峙,北靠东西两庑,南临中院东西两廊,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高17.50米,宽7.60米,建筑面积57.76平方米。为正方形三重檐亭式建筑,冠冕部分十字歇山顶,十字脊中有两米“高明”,屋面系琉璃盖顶,第三层楼承托四根通天柱上。第一、二层楼承托在12根明柱上,三踩单昂、斗拱、卸接,线脊上均有仙人、走兽装饰。钟楼第二层中央悬挂铁钟一口,鼓楼一楼正中有铁狮一个。

东西走廊

东西走廊,位于中院东西两侧,在戏楼、钟鼓楼之间,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西两廊各9间,共18间,长24.90米,进深6.80米,高7米,建筑面积338.64平方米。三踩、单昂斗拱、四架梁、青砖瓦硬山式、旋子彩绘。

中院木牌坊

中院木牌坊为庙内第四座牌坊,位于中院大殿前9.20米处中轴线上,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高13米,长15.30米,进深5.50米。十五踩,五层重昂斗拱为一明楼,二次楼。旋子彩绘,琉璃歌山式顶,四根通柱和八个侧柱组成三角支体。斗拱的马蹄昂头上木雕58个“童子佩块”。走马板上木刻明代尚书温纯书“明灵奠佑”四字。雀替上木雕“圯桥纳履”“黄桥授兵书”;连花方板上浮雕“雷公电婆”“八仙过海”等典故。

大殿

大殿,位于中院北端,由拜殿、献殿组成,居中轴线正中,建于1.20米高的台基上。殿前有48平方米石砌明台,台周有石栏杆,明台上有一对2.30米高的石狮。献殿长18.90米,宽23.20米,高1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438.48平方米,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拜殿系后来新建,建筑面积210.90平方米。与其后的献殿呈“勾连搭”形式。屋顶为琉璃卷棚歇山;献殿顶为十一脊歇山。脊眉高1.30米,装饰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琉璃工艺。大殿东西各有一座垂花门,形成回廊,大殿建筑总面积649.38平方米。梁架为彻上明造,抬梁式构架。五架梁上用瓜柱、角背。太平梁上保留驼峰;叉手和丁华抹颏拱。外檐斗拱为五踩双下昂,平身斜仅用两攒。后檐平身斜要头刻作卷草,“三福云”式样,后尾向上托在金檩下,起挑杆作用。歇山顶转角为抹角梁与顺、扒梁并用。旋子彩绘。

东西配殿

东西配殿是庙院横轴线上的对称建筑,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系五脊悬山式建筑,各配殿面阔三间,高8.80米,长11.30米,进深10.30米,建筑面积116.39平方米。前檐有3.70米深的走廊,四根明柱。琉璃盖顶,旋子彩绘。东配殿内过去有泥塑观音像,故正脊配有琉璃莲花娃。西配殿内原有泥塑布政使司、按察司、都察司和牛头马面像,配殿正脊上有“二龙戏珠”“仙女舞飞”等琉璃件。

东西庑殿

东西庑殿位于拜殿东西两侧2.10米处,亦称东西小虎,南面紧贴配殿山墙,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系五脊歌山式建筑,两庑各面阔四间,东庑南端一间为东道院如意门,西庞南端一间为西道院如意门。东庞高7.60米,宽11米,长12.90米。西庑高7.60米,宽7.70米,长12.90米,总建筑面积为241.23平方米。两虎均为琉璃盖顶,旋子彩绘。北山墙系海紫池山墙。

寝宫门

寝宫门是城隍庙中轴线上第二道大门,又称无梁门和垂花门。门楼商7.10米,宽2.30米,高4.40米。门楼上棉卯衔接无台梁。垂帘柱,透雕莲花,顶为琉璃歇山,旋子和苏式结合彩绘。门东西看墙为照壁形,青砖墙体,琉璃件装饰,东为“二龙戏珠”,西为“凤戏牡丹”。

明陻亭

明陻亭把宫门与寝殿连为一体,高5.60米,长6.80米,宽6.80米,建筑面积46.24平方米,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陻亭四周无墙,为单檐卷棚顶,以八根明柱承托,柱间有木栏杆相连,栏杆以外形成回廊,苏式彩绘。明陻亭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三间,为一坡单檐琉璃盖顶。各长10.10米,宽6.30米,高7.10米,建筑面积127.26平方米。

寝殿

寝殿,亦称寝宫楼,位于城隍庙群体建筑最北边,建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高18米,长14.20米,宽18.20米,建筑面积258.44平方米。系大式建筑,为三重檐二层楼上下回廊。琉璃饰面九脊歇山顶,三踩单昂斗拱,通柱承托,殿内一层有通向二层楼转角木梯。旋子与点金结合彩绘,寝殿台基长17.70米,宽13.60米,高0.60米。

文物遗存

综述

三原城隍庙在建筑形象上,大屋顶、高台基,增加了线条上的神秘感和庄重感,又有防水防潮的功能。在建筑色彩的使用方面,多用强烈的原色,如青、白色石质的台基和栏杆,朱红色的屋身,檐下涂以青绿的冷色,屋顶的琉璃则为黄色和绿色,这些对比鲜明的色彩使整个建筑物显得富丽堂皇,灿烂夺目。它的建筑风格和形式集中体现了明代庙宇结构的特点,布局错落有致,严谨宏伟。其规模之庞大,建筑之堂皇,在中国城隍庙中首屈一指。整个建筑布局独特,结构新奇,飞檐落霞,鎏金映彩,宏伟壮观,气象森严,体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杰出智慧。

雕刻艺术

整个三原城隍庙堪称一个雕刻艺术的殿堂。这里无处不雕,无雕不精,砖雕、石雕、木雕等样样俱全,所刻人物形神兼备,凝结着民间的智慧文化与审美创造性。

琉璃装饰

三原城隍庙建筑琉璃装饰内容丰富多样、色彩缤纷绚丽、造型灵活生动、气势庞大豪华,是整个城隍庙建筑装饰中的重中之重。它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三原城隍庙昔日的高等级及繁华程度,反映了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高超的琉璃制作工艺。

彩绘

三原城隍庙属于民间宗教建筑,彩绘主要以“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为主,采用绘、雕结合的方法,在雕刻的基础上进一步绘制图案,光影体积感非常强烈。
城隍殿过梁、后檐坊额、雀替等彩绘装饰保存完整,两根粗大的过梁上绘以“盘龙戏珠”的彩绘图案,属于旋子彩绘的范畴。金龙龙身弯曲成“s”形,龙首凝视宝珠,龙爪腾空而起,周边祥云团簇,呈现出恢宏而奢华的气势。整个绘画用圆润饱满、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纹样简单明确,表现力强,布局条理分明。
明礼亭内的梁架,主要以蓝、白、黄、黑等色彩为主,采用苏式彩绘画法,中间饰以水墨上水。两侧饰以写意兰花及传统符号图案,构图淡雅精致,淳朴简洁。

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

1957年5月31日,三原城隍庙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1980年起,对城隍庙进行了逐步修缮。至1985年完成山门、牌坊、戏楼、钟鼓楼、大殿;1986年至1990年,完成廊房、寝宫、石牌坊、影壁,维修工程历时10年。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三城隍庙的保护范围为:
重点保护区:城隍庙现围墙内;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延5米内;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新合巷,西至箔子巷。南至停车场南墙下,北至清峪河岸。
2000年,又对西华殿进行了落架大修。
2001年6月25日,三原城隍庙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