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和“融郴达江、产业强县、幸福共享”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强“六抓”、促“六稳”,持之以恒推动“1357”发展思路落实落细,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势头。
桂阳稳居中部经济百强县,被评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入选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2019年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程电子化登记率居全市第一,“一件事一次办”做法经验被全省推介。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获评“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舂陵模式”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禁毒民调排全市第一,连续3年被评为省综治先进县,连续7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跻身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8.2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3亿元,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599元,增长7.5%。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3:37.8:48.9。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5.9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
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占全县GDP的比重62.9%。人均非公增加值31806元。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62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27.32亿元、5.56亿元、14.05亿元、1.61亿元、2.09亿元,分别增长3.9%、增长8.2%、下降1.8%、增长1.9%、增长14.1%。粮食种植面积72.84万亩,增长0.2%;产量28.83万吨,增长0.6 %。烤烟种植面积20.8万亩,增长5.1%;产量2.84万吨,增长6.7%。油料种植面积11.68万亩,下降6.1%;产量1.56万吨,增长6.4%。蔬菜种植面积20.21万亩,增长0.6%;产量41.68万吨,增长1.7%。全年出栏生猪63.21万头,下降12.2 %;出栏牛0.91万头,增长3.9%;出栏羊7.6万头,增长4.9%;猪牛羊肉产量5.37万吨,下降10.9%;出笼家禽231万羽,增长6.0 %;禽蛋产量2034吨,增长4.4%。水产品产量1.45万吨,下降7.2%。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7550亩,增长75%,产量623吨,下降24.9%。
全县市级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26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利润11.77亿元,增长9.9%;实现利税14.12亿元,增长9.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6.9亿元,增长0.6%;农民专业合作社960个,增长17.1%;合作社成员10.85万户,增长13.5%;种植专业大户576户,增长12.7%;家庭农场780个,增长13.7%;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个数7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5个、国家级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190个,增长0.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51万人次,增长0.8%。土地托管面积3.82万亩,增长10.7%;秸秆还田面积76万亩,增长24.6%,开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农户数95户。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02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21亿元,完成土石方10.46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5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34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4.3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5%。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6.2 %;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1.7%;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0.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0.1%。年末省级及以上园区集聚规模工业85家,实现增加值增长 8.1%。原煤13.95万吨,增长 329.97%;铁矿石 47.8万吨,增长 10.4%;铅金属含量 1.0万吨,下降33.3%;锌金属含量1.0万吨,下降23.3 %;硫铁矿(折含硫35%) 0.4万吨,下降88.9 %;水泥 207.5万吨,增长13.0 %;铅13.4万吨,增长45.7%;白银112.8万千克,增长 32.2%。发电量 9.92 亿千瓦时,下降 9.5%。其中,水力发电量2.19亿千瓦时,下降 30.4%;风力发电 7.39亿千瓦时,下降 0.7 %。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4家,其中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6 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38.7亿元,与上年持平;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1.46亿元,增长1.45%。全县24个工业小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 2.96亿元,增长2.0 %;制造业利润总额26.8亿元,增长2.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11.1%。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0.64万平方米,增长19.6%。新开工面积180.7万平方米,增长18.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8.38万平方米,增长2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59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69个,新开工项目482个,已投产项目342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9%。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投资增长12.6%;非公有制投资增长11.8%。从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民生投资增长97.1%;生态环境投资增长1.6%;产业投资增长20.3%;工业投资增长27%;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3.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住宅投资17.65亿元,增长13.7%。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67.65万平方米,增长6.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1.73万平方米,增长20.9%;商品房销售金额32.73亿元,增长10.1%;其中住宅销售额26.65亿元,增长42.2%。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2亿元 ,增长16.2%。限上企业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76亿元,增长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增长20.6%。限上企业按行业分,批发业8.69亿元,下降6.6%;零售业30.44亿元,增长24%;住宿业1.01亿元,增长4.9%;餐饮业4.18亿元,增长25.1%。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39.51亿元,增长15.5%。分商品类别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7.8%,日用品类增长42%,书报杂志类增长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7%,家具类增长2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2%。八大消费品中:食品烟酒类上涨7.6%,衣着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教育文和娱乐类上涨2.5%,医疗保健类上涨2.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9%。鲜活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6%,服务价格指数上涨2.2%,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9%,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4%,服务业价格指数上涨1.8%。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3.04亿美元,其中出口2.37亿美元,进口0.67亿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0.87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67个,实际到位内资65.1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2%,同比增长19.6%。完成外派劳务人员253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3.1%,同比增长30.1%;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895.7万美元,完成年任务的110.1%,同比增长26.6%。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1.99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8%,同比增长12.4%。
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全年接待游客692.09万人次,同比增长7.7%;实现旅游总收入63.65亿元,同比增长12.7%。境外入境人数3.15万人,同比下降10.9%。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64亿元,比上年下降1.2%。年末通车里程5013公里。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27.6亿吨公里,增长2.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6.03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5.8万辆;轿车保有量3.2万辆。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8亿元,增长7.4%;电信业务总量26.52亿元,增长9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8万户,增加0.0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4.4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9.91万户,增加3.6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9.1户/百人;互联网电脑13.19万户,增加1.38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18.3户/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财政总收入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7亿元,增长5.1%。按部门征管看:税务部门征收19.62亿,增长5.4%;财政部门征收4.54亿元,下降5.7%。上划中央收入5.69亿元,增长1.5%;上划省级收入1.69亿,下降9.1%。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1.82亿元,增长10.0%;非税收入4.95亿元,下降5.1%。总税收19.20亿元,增长5.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9.5%,比上年提高1.77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70.48%,比上年提高3.17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3.4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97亿元,增长7.4%;非金融企业存款37.18亿,下降1.9%;政府存款29.25亿元,下降10.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0.55亿元,增长14.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8.41亿元,增长12.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12.12亿元,增长15.6%。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4.76亿元,下降27.7%。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盈利5.52亿元,同比增长6.2%。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2.8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上升0.29个百分点。
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证券交易额151.88亿元,比上年增长85.2%。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4亿元,增长1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县5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0.9亿元。专利申请422件;其中,发明专利81件,授权专利274件,增长65%;年末有国家气象站1个,区域自动站气象站63个,地震台站1个。
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49所,其中,新增3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金1.22亿元。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毕业生升学率95%。全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415人,在校生6857人,毕业生1470人;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50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50人次。普通高中招生5610人,在校生15759人,毕业生3806人。初中招生11743人,在校生35371人,毕业生10909人。普通小学招生10326人,在校生69114人,毕业生1120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302人。特殊教育招生52人,在校生481人,毕业生0人。各类民办学校14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22293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档案馆1个。出版期刊1种,期刊出版量1500册、已开放各类档案17万卷。电影下乡免费放映5880场次。年末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52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5%。
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妇幼保健院、卫生计生监督检验机构和疾控中心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村卫生室513个。卫生技术人员471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67人,注册护士228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9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9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058张。乡镇卫生院22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988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028人,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所。
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434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52个,游泳池8个,各种训练房60个。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0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6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0个。获得全国冠军9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经省、市批准,全县新增建设用地198.32公顷,比上年下降46.6%;建设占用耕地59.60公顷,增长4.6%;历年来剩余新增耕地指标13.2公顷,今年补充耕地77.16公顷,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个,建设规模197.35公顷。耕地面积6.6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8万公顷。
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4种。其中,能源矿1种,金属矿27种,非金属矿14种,水汽矿产2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32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2个,已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2个,建成绿色矿山2个。
全县年平均气温18.5度,年日照时数1491.6时。年降水量1801.4毫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703立方米。总用水量3.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39立方米。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27亿立方米。
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0651.17吨、4200吨、1352吨和161吨。
全县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面积744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1.2%、42.2%;活立木蓄积430万立方米;全年完成荒山荒地及迹地更新造林4.96万亩,其中: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0.6万亩;完成面上封山育林4.3万亩,森林抚育9.5万亩,退化防护林改造4.2万亩。
全县共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50%和4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人口91.19万人,常住人口72.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2%。出生人口 8299人、人口出生率为 8.93‰,死亡人口 4981 人、死亡率 5.36 ‰,自然增长率为3.57 ‰。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 3535 人,发放奖励扶助金509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 366 人,发放扶助金351万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11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20125元,居民经营性净收入4575元,转移净收入7527元,财产净收入23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61元,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8914元,家庭经营可支配收入7162元,转移性可支配收入4297元,财产性可支配收入688元。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936元,比上年增长6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29元,增长10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3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4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3.97万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9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失业人员再就业329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72人,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16.37万人,在外务工总收入62.87亿元;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2万人,其中职工3.69万人,离退休人员1.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1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458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70.3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6万人,其中职工2.16万人,退休人员0.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15万人。
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2895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5764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7999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703万元,农村低保覆盖率2.9%。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5764张,收养各类人员315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9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85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486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19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和“融郴达江、产业强县、幸福共享”战略,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强“六抓”、促“六稳”,持之以恒推动“1357”发展思路落实落细,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势头。桂阳稳居中部经济百强县,被评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入选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2019年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程电子化登记率居全市第一,“一件事一次办”做法经验被全省推介。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获评“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舂陵模式”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禁毒民调排全市第一,连续3年被评为省综治先进县,连续7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跻身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 RAG-ES | 2024-09-11 |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8.2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3亿元,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599元,增长7.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3:37.8:48.9。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5.9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占全县GDP的比重62.9%。人均非公增加值31806元。二、农业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62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27.32亿元、5.56亿元、14.05亿元、1.61亿元、2.09亿元,分别增长3.9%、增长8.2%、下降1.8%、增长1.9%、增长14.1%。粮食种植面积72.84万亩,增长0.2%;产量28.83万吨,增长0.6 %。烤烟种植面积20.8万亩,增长5.1%;产量2.84万吨,增长6.7%。油料种植面积11.68万亩,下降6.1%;产量1.56万吨,增长6.4%。蔬菜种植面积20.21万亩,增长0.6%;产量41.68万吨,增长1.7%。全年出栏生猪63.21万头,下降12.2 %;出栏牛0.91万头,增长3.9%;出栏羊7.6万头,增长4.9%;猪牛羊肉产量5.37万吨,下降10.9%;出笼家禽231万羽,增长6.0 %;禽蛋产量2034吨,增长4.4%。水产品产量1.45万吨,下降7.2%。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7550亩,增长75%,产量623吨,下降24.9%。 | RAG-ES | 2024-09-11 |
全县市级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6家,实现销售收入26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实现利润11.77亿元,增长9.9%;实现利税14.12亿元,增长9.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6.9亿元,增长0.6%;农民专业合作社960个,增长17.1%;合作社成员10.85万户,增长13.5%;种植专业大户576户,增长12.7%;家庭农场780个,增长13.7%;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个数7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5个、国家级1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190个,增长0.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251万人次,增长0.8%。土地托管面积3.82万亩,增长10.7%;秸秆还田面积76万亩,增长24.6%,开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农户数95户。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02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21亿元,完成土石方10.46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15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34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4.3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5%。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