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寿寺塔
凝寿寺塔
共 1097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4
历史沿革
凝寿寺建于唐代,塔因寺得名。延及明代,因暴雨骤至,山洪突涌,凝寿寺惨遭淹没,仅存宝塔一座。塔始建年代无考,据塔身外观推测,约建于唐宋。
1964年,受犁耕雨蚀影响加上人为的破坏,凝寿寺塔的第一层损毁较为严重,本地村民张芳、黄景钧二公以个人名义主动维修。
1981年10月,宁县博物馆对凝寿寺塔第一层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1994年,庆阳市相关单位对凝寿寺塔进行了全面维修。
2019年5月至7月,庆阳市有关部门对凝寿寺塔进行维修。
建筑特点
凝寿寺塔
凝寿寺塔平面方形,通体用青砖和黄土胶泥砌筑。无基座,五层楼阁,单壁中空,通高21.2米。首层边长6米,南面辟一券门,门高2.2米,宽1.8米,塔心室边长2米,内木楼梯已毁,仅存木架。各层塔身上部隐出,枋上每面施补间铺作二朵。塔檐为仿木结构,每面两朵斗拱,一斗三升,斗拱之上14层砖挑出塔檐,檐下有仿木方椽、望板和勾头板瓦,其上为反叠涩塔檐。二至五层塔身逐渐收分,檐口连线基本为直线。第二、四层的东西两面,第三、五层南北两面交错辟二券门。二、三、五层塔身出平座,下施五铺作斗拱,上隐出勾栏。斗拱与勾栏形式保留五代特征,第五层栏板作勾片式样。
凝寿寺塔的五级塔身每面交错开券门,平座层由斗栱挑出木质围栏,栏板上饰以纹样。突出特点的是塔檐不是由斗栱挑出而是由十四层砖叠涩,堆叠而成,层叠而上。
文物遗存
凝寿寺塔各层檐部、平座斗拱之间及栏杆的格内均有构图简约、线条流畅的砖雕装饰,图案有万字纹和菊花纹等题材。塔顶上竖立石雕相轮七重。
历史文化
研究价值
凝寿寺塔结构严谨,风格质朴,建筑造型和风格与西安相近,是研究唐宋建筑造型、结构形式、用料及构造技艺的重要实证。
保护措施
1963年,凝寿寺塔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1981年10月,凝寿寺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凝寿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0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凝寿寺塔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自塔基沿东至东山腰50米处,西至震宫山底50米处,南至东山100米的沟壑处,北至北山底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自塔基外沿东至东山山顶100米处,西至震宫山顶100米处,南至东山南面150米处,北至北山顶100米处。”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凝寿寺塔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村镇政平村泾河北岸。
交通信息
驾车自宁县人民政府出发,经银榕线、X025到达政平村。
评论